摆烂,摆烂,摆烂!!! 第90节
左右猝不及防,一时间都怔住了。
把德妃给急得呀:“你们倒是快点啊!”
圣上隐约明白了一点,拉住她的手,柔声道:“不急,有什么话也可以跟我和岁岁说,我们俩帮你记着,丢不了的。”
德妃半信半疑:“真的吗?”
圣上和阮仁燧同时点了点头。
德妃就怀着千万个小心,慎重不已地说:“记住了,脚越大,要穿的鞋就越大!”
圣上:“……”
阮仁燧:“……”
德妃看他们俩一副呆呆笨笨的样子,真是要急死了:“你们记住了没有啊?!”
圣上默不作声地跟阮仁燧对视一眼。
父子俩木然地点了点头,老老实实地说:“记住了。”
……
德妃一觉睡到了第二日天亮。
彼时圣上上朝去了,阮仁燧和夏侯小妹一起守在边上。
德妃睁开眼睛,只觉得脑袋仿佛有千斤重,压得脖颈生疼,抬不起来。
昨天晚上的事情,她都不太记得了,唯独观世音菩萨梦中点化这一节十分清楚。
这会儿见了儿子,人还躺着,头一句就问:“岁岁,我昨天晚上叫你跟你阿耶记住的那句话是什么来着?”
阮仁燧:“……”
夏侯小妹在旁边抿着嘴,用力控制住别笑出声来。
德妃有所察觉,目光不满地白了她一眼,有气无力道:“严肃点,这可是正经事!”
夏侯小妹就强行板住脸,不再笑了。
德妃又略微偏一偏头,很严肃地看着自己儿子,等他复述一遍那句至理名言。
阮仁燧:“……”
阮仁燧开朗地笑,顺手打了个太极,神情天真,语气懵懂:“阿娘,对不起,你昨天晚上说的那句话太长了,我没记住……”
他主动提议:“可是阿耶记住了,等他下朝过来,你再问他吧!”
德妃看他乖觉,倒是也没有为难小孩儿,当下悻悻作罢:“行吧。”
如是等圣上下朝回来,又去问他。
圣上试图引火烧儿:“岁岁没跟你说?”
德妃声音还有点沙哑,嗔怪似的看着他,说:“岁岁才三岁呢,他能记住什么?”
圣上扭头瞧了儿子一眼。
阮仁燧有所察觉,扭头看他,露出来雪白的牙齿,阳光灿烂地向他一笑。
圣上:“……”
到底还是如实阐述了。
德妃不可置信,一怒之下差点直接从榻上坐起来:“这怎么可能?!”
圣上跟她保证:“真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说着,又给儿子递了个眼神。
阮仁燧察觉到了,但是安全起见,还是选择装糊涂,视若无睹。
圣上:“……”
德妃恹恹地躺在榻上,忧伤不已:“怎么会这样?不应该呀……”
夏侯小妹同易女官在外边煎药。
圣上趁德妃没注意,伸手点了点儿子,威胁他说:“你等着,”
阮仁燧不以为然,爽朗地笑:“嘻嘻!”
圣上:“……”
……
因为这场急热,德妃的读书任务暂且停摆,安安生生地猫在寝殿里修养。
她毕竟年轻,又向来体健,清晨醒过来的时候还觉脑袋重重的,吃过药,午后又睡一觉之后,就觉得身体轻快多了。
身体恢复的一大表现,就是肚子饿了,想吃东西。
小厨房做了绉纱馄饨和鸭羹汤。
馄饨皮儿薄得近乎透明,里边裹一点虾肉,一点春笋丁,清汤里略微漂着几个油花。
鸭羹汤半流半凝,由鸭肉丁、鲜百合、山药丁,再加一点荸荠丁慢火熬制而成,最后再撒一点胡椒调味。
德妃喜欢吃馄饨,也惦记着妹妹跟儿子,叫人多盛两碗绉纱馄饨来,叫他们也吃。
阮仁燧婉拒了。
他不爱吃馄饨:“那么大一张皮儿,就裹那么点肉……”
“真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德妃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馄饨好吃的精髓,就在于馅儿不要多。”
夏侯小妹在旁端着碗吃绉纱馄饨,听得忍俊不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岁岁的口味同我们不一样,也不奇怪。”
夏侯家祖籍徐州,并非神都人士,口味上同神都自然迥然不同。
德妃轻叹口气,倒是没有再说什么,叫人给儿子盛了碗鸭羹汤来吃。
阮仁燧看她有气力说话,还能翻白眼,就知道是要好了。
他一边吃鸭羹汤,一边问起昨天的事情来了:“阿娘,昨天往费家去,你见到费氏夫人生的那个小孩儿了吗?他长什么样子?”
德妃见是肯定见到了,至于长什么样子……
“就是小孩儿的样子嘛!”
德妃实话实说,同时悄悄地拉踩了人家一下:“不过我觉得,不如我们岁岁刚生下来的时候可爱!”
阮仁燧嘿嘿一笑,当仁不让:“那是一定的呀!”
德妃瞧着近在咫尺的妹妹,后知后觉地想起来昨天还是小时女官的好日子,只是夜里发了那么一场烧,全都给烧忘了。
她叫易女官去备礼:“宫廷女官都是自家人,这么大的喜事,是该庆贺一下的。”
易女官听得笑了:“娘娘只管放心吧,昨天就使人去贺过了。”
昨日圣上等人回到宫里,也将小时女官海棠诗会夺魁和费氏夫人顺利生产这两个消息带了回来。
朱皇后很高兴。
内廷女官在神都诗会中夺魁,无形当中,也是内庭教化的一种展现。
小时女官在外边跟新认识的小姐妹们胡吃海塞,还没回来。
嘉贞娘子就替她跟朱皇后讨要奖赏:“可不能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呀!”
朱皇后沉吟几瞬,终于有了主意:“富贵不归乡,如衣绣夜行。给她放一个月的假,叫回家去看看吧。”
又叫自己的近侍女官:“去找点稀罕有趣的东西叫小时带着回去,再额外赏赐她母亲一套头面。”
还说:“我记得小时是家里的长女是不是?再给她的弟妹们选些笔墨书籍,神都路远,有些书籍,那边不好找的。”
近侍女官也应了声。
嘉贞娘子在旁边听着,就说:“这回可真是富贵归乡了,不只是您,估摸着太后娘娘知道了,也会有所赏赐呢!”
嘉贞娘子说得一点都不错,只是还遗漏了一点。
太后娘娘不仅厚赐了小时女官,也使人出宫去慰问了费氏夫人。
贤妃也使人送了许多东西过去。
承恩公府那边,倒是什么动静都没有。
不只是承恩公自己没动静,就连承恩公世子也充耳不闻,只当成没这回事。
彼时正逢赵国公府的太夫人做寿,席间女眷们说起这事来,淮安侯夫人就不无唏嘘地道:“她也真是够犟的,闹成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老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这么闹一场,公夫人的尊位没了,跟长子也闹翻了,年纪大了,想改嫁怕都没人要吧?”
淮安侯夫人自己说着,都觉得心里边很不是滋味:“只她自己也就罢了,还捎带着一个孩子,听说承恩公府连问都不问,真是可怜!”
又说:“谁不是那么熬过来的,当初何苦去争那口气?”
颍川侯府的世子夫人唐氏在旁听着,忍不住斜了她一眼,淡淡道:“您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呢。”
颍川侯夫人脸色一变,回头瞪儿媳妇:“就你话多!”
只是这也说晚了。
淮安侯夫人看过来,面有愠色:“你说什么?”
唐氏夫人很平淡地重复了一遍:“我说,您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呢。”
淮安侯夫人大为恼怒,觉得跟一个小辈计较有失身份,就去阴阳颍川侯夫人:“颍川侯府真是好家教呢,当晚辈的,这么指摘长辈!”
颍川侯夫人正待言语,唐氏夫人却已经开了口:“我既没说脏话,也没有像承恩公一样拿夫人的床笫之事说嘴,您何必这么生气?”
“怎么说费氏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轮到自己的时候,反倒不懂了呢?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她用淮安侯夫人先前说的话轻飘飘地堵淮安侯夫人的嘴:“真是的,忍忍算了,今天还是太夫人做寿的日子,大家闹成这样,对您有什么好处呢!”
淮安侯夫人脸色涨红,当场破防:“你!你大胆……”
颍川侯夫人原先还想着息事宁人,这会儿听得画风不对,也冷下脸来,喝了一句:“淮安侯夫人,你慎言!”
自家婆媳不和,那是自家的事情。
怎么也轮不到别人越俎代庖,当着她的面教训唐氏!
把德妃给急得呀:“你们倒是快点啊!”
圣上隐约明白了一点,拉住她的手,柔声道:“不急,有什么话也可以跟我和岁岁说,我们俩帮你记着,丢不了的。”
德妃半信半疑:“真的吗?”
圣上和阮仁燧同时点了点头。
德妃就怀着千万个小心,慎重不已地说:“记住了,脚越大,要穿的鞋就越大!”
圣上:“……”
阮仁燧:“……”
德妃看他们俩一副呆呆笨笨的样子,真是要急死了:“你们记住了没有啊?!”
圣上默不作声地跟阮仁燧对视一眼。
父子俩木然地点了点头,老老实实地说:“记住了。”
……
德妃一觉睡到了第二日天亮。
彼时圣上上朝去了,阮仁燧和夏侯小妹一起守在边上。
德妃睁开眼睛,只觉得脑袋仿佛有千斤重,压得脖颈生疼,抬不起来。
昨天晚上的事情,她都不太记得了,唯独观世音菩萨梦中点化这一节十分清楚。
这会儿见了儿子,人还躺着,头一句就问:“岁岁,我昨天晚上叫你跟你阿耶记住的那句话是什么来着?”
阮仁燧:“……”
夏侯小妹在旁边抿着嘴,用力控制住别笑出声来。
德妃有所察觉,目光不满地白了她一眼,有气无力道:“严肃点,这可是正经事!”
夏侯小妹就强行板住脸,不再笑了。
德妃又略微偏一偏头,很严肃地看着自己儿子,等他复述一遍那句至理名言。
阮仁燧:“……”
阮仁燧开朗地笑,顺手打了个太极,神情天真,语气懵懂:“阿娘,对不起,你昨天晚上说的那句话太长了,我没记住……”
他主动提议:“可是阿耶记住了,等他下朝过来,你再问他吧!”
德妃看他乖觉,倒是也没有为难小孩儿,当下悻悻作罢:“行吧。”
如是等圣上下朝回来,又去问他。
圣上试图引火烧儿:“岁岁没跟你说?”
德妃声音还有点沙哑,嗔怪似的看着他,说:“岁岁才三岁呢,他能记住什么?”
圣上扭头瞧了儿子一眼。
阮仁燧有所察觉,扭头看他,露出来雪白的牙齿,阳光灿烂地向他一笑。
圣上:“……”
到底还是如实阐述了。
德妃不可置信,一怒之下差点直接从榻上坐起来:“这怎么可能?!”
圣上跟她保证:“真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说着,又给儿子递了个眼神。
阮仁燧察觉到了,但是安全起见,还是选择装糊涂,视若无睹。
圣上:“……”
德妃恹恹地躺在榻上,忧伤不已:“怎么会这样?不应该呀……”
夏侯小妹同易女官在外边煎药。
圣上趁德妃没注意,伸手点了点儿子,威胁他说:“你等着,”
阮仁燧不以为然,爽朗地笑:“嘻嘻!”
圣上:“……”
……
因为这场急热,德妃的读书任务暂且停摆,安安生生地猫在寝殿里修养。
她毕竟年轻,又向来体健,清晨醒过来的时候还觉脑袋重重的,吃过药,午后又睡一觉之后,就觉得身体轻快多了。
身体恢复的一大表现,就是肚子饿了,想吃东西。
小厨房做了绉纱馄饨和鸭羹汤。
馄饨皮儿薄得近乎透明,里边裹一点虾肉,一点春笋丁,清汤里略微漂着几个油花。
鸭羹汤半流半凝,由鸭肉丁、鲜百合、山药丁,再加一点荸荠丁慢火熬制而成,最后再撒一点胡椒调味。
德妃喜欢吃馄饨,也惦记着妹妹跟儿子,叫人多盛两碗绉纱馄饨来,叫他们也吃。
阮仁燧婉拒了。
他不爱吃馄饨:“那么大一张皮儿,就裹那么点肉……”
“真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德妃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馄饨好吃的精髓,就在于馅儿不要多。”
夏侯小妹在旁端着碗吃绉纱馄饨,听得忍俊不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岁岁的口味同我们不一样,也不奇怪。”
夏侯家祖籍徐州,并非神都人士,口味上同神都自然迥然不同。
德妃轻叹口气,倒是没有再说什么,叫人给儿子盛了碗鸭羹汤来吃。
阮仁燧看她有气力说话,还能翻白眼,就知道是要好了。
他一边吃鸭羹汤,一边问起昨天的事情来了:“阿娘,昨天往费家去,你见到费氏夫人生的那个小孩儿了吗?他长什么样子?”
德妃见是肯定见到了,至于长什么样子……
“就是小孩儿的样子嘛!”
德妃实话实说,同时悄悄地拉踩了人家一下:“不过我觉得,不如我们岁岁刚生下来的时候可爱!”
阮仁燧嘿嘿一笑,当仁不让:“那是一定的呀!”
德妃瞧着近在咫尺的妹妹,后知后觉地想起来昨天还是小时女官的好日子,只是夜里发了那么一场烧,全都给烧忘了。
她叫易女官去备礼:“宫廷女官都是自家人,这么大的喜事,是该庆贺一下的。”
易女官听得笑了:“娘娘只管放心吧,昨天就使人去贺过了。”
昨日圣上等人回到宫里,也将小时女官海棠诗会夺魁和费氏夫人顺利生产这两个消息带了回来。
朱皇后很高兴。
内廷女官在神都诗会中夺魁,无形当中,也是内庭教化的一种展现。
小时女官在外边跟新认识的小姐妹们胡吃海塞,还没回来。
嘉贞娘子就替她跟朱皇后讨要奖赏:“可不能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呀!”
朱皇后沉吟几瞬,终于有了主意:“富贵不归乡,如衣绣夜行。给她放一个月的假,叫回家去看看吧。”
又叫自己的近侍女官:“去找点稀罕有趣的东西叫小时带着回去,再额外赏赐她母亲一套头面。”
还说:“我记得小时是家里的长女是不是?再给她的弟妹们选些笔墨书籍,神都路远,有些书籍,那边不好找的。”
近侍女官也应了声。
嘉贞娘子在旁边听着,就说:“这回可真是富贵归乡了,不只是您,估摸着太后娘娘知道了,也会有所赏赐呢!”
嘉贞娘子说得一点都不错,只是还遗漏了一点。
太后娘娘不仅厚赐了小时女官,也使人出宫去慰问了费氏夫人。
贤妃也使人送了许多东西过去。
承恩公府那边,倒是什么动静都没有。
不只是承恩公自己没动静,就连承恩公世子也充耳不闻,只当成没这回事。
彼时正逢赵国公府的太夫人做寿,席间女眷们说起这事来,淮安侯夫人就不无唏嘘地道:“她也真是够犟的,闹成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老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这么闹一场,公夫人的尊位没了,跟长子也闹翻了,年纪大了,想改嫁怕都没人要吧?”
淮安侯夫人自己说着,都觉得心里边很不是滋味:“只她自己也就罢了,还捎带着一个孩子,听说承恩公府连问都不问,真是可怜!”
又说:“谁不是那么熬过来的,当初何苦去争那口气?”
颍川侯府的世子夫人唐氏在旁听着,忍不住斜了她一眼,淡淡道:“您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呢。”
颍川侯夫人脸色一变,回头瞪儿媳妇:“就你话多!”
只是这也说晚了。
淮安侯夫人看过来,面有愠色:“你说什么?”
唐氏夫人很平淡地重复了一遍:“我说,您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呢。”
淮安侯夫人大为恼怒,觉得跟一个小辈计较有失身份,就去阴阳颍川侯夫人:“颍川侯府真是好家教呢,当晚辈的,这么指摘长辈!”
颍川侯夫人正待言语,唐氏夫人却已经开了口:“我既没说脏话,也没有像承恩公一样拿夫人的床笫之事说嘴,您何必这么生气?”
“怎么说费氏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轮到自己的时候,反倒不懂了呢?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她用淮安侯夫人先前说的话轻飘飘地堵淮安侯夫人的嘴:“真是的,忍忍算了,今天还是太夫人做寿的日子,大家闹成这样,对您有什么好处呢!”
淮安侯夫人脸色涨红,当场破防:“你!你大胆……”
颍川侯夫人原先还想着息事宁人,这会儿听得画风不对,也冷下脸来,喝了一句:“淮安侯夫人,你慎言!”
自家婆媳不和,那是自家的事情。
怎么也轮不到别人越俎代庖,当着她的面教训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