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前夫火葬场了 第40节
  呵,真是不知所谓。
  此时前头廊下穿行而过两个守夜的婢女,显然没有察觉他在此处,正贴着耳朵肆意说笑。
  “……红配绿,塞狗屎,我乡下的姨奶奶都会嫌这样的配色粗俗,真真是难看极了,挂在那房里,那叫一个乍眼鲜艳。”
  “瞧那院中放置的都是些女子之物…容姑娘显然是看不上那些的…莫非是殿下给新纳的通房预备的,嘻嘻,也不知是怎样的女子……”
  二人对视一眼,狭促笑成一团,而后就冷不丁瞧见站在暗处的谢昭珩,身形被宫灯拉长扭曲形若鬼魅,当即吓得膝盖骨一软,跪匍在地,抖若筛糠。
  “…殿下…奴婢知罪…”
  谢昭珩神色淡淡,垂着眸子冷觑她们二人一眼,只道,“去木兰围场的皇庄中摘两斤葡萄来,走着去,若五日内未曾如期回来,割舌,如果有一颗坏果,便剁一指,手指不够脚趾再凑。”
  那皇庄离京城有些距离,就算驱马车去也要一天半,可只有区区五天时间,那就是要二人不眠不休赶路,还不能有一颗坏果,这无异于直接下令割舌剁指。
  这话音刚落,二人只觉塌天大祸,可又不敢不从,还得跪谢他从轻发落,起身退下的时候,腿都是抖着的,须得搀扶着才能前行。
  谢昭珩现下怎么看这院子便觉怎么碍眼,其实那话也没错,他是怎么容许这种丑东西杵在院中的?他是怎么容许那等粗鄙莽撞的女子,在心中留下痕迹的?
  且如今那民女已是今非昔比。
  一朝飞上枝头后,一应吃穿住行,首辅府必定会捡最好的给她,住的院落指不定比此处还要豪华,他又何必让它碍眼?
  谢昭珩微抬抬手,吩咐道,“将此处恢复原状。”
  “是。”
  萧建上前听命,不由问道,“殿下,里头物件应如何处置?”
  “变卖成银钱,换成面粉,直接散给街上的乞儿。”
  原也就是给乞儿准备的。
  如此也算用得其所。
  第30章
  肖文珍心疼女儿辛苦。
  却也欣慰她性格坚毅。
  管事嬷嬷明面上不显,暗地里却同肖文珍夸赞。
  “老身调教过的这么多贵女中,唯有您家大姑娘,是一等一大坚韧刚强。依着老身目前授课的强度,放在别家没有个两三月那是绝对消化不来的,也难为大姑娘,要在短短大半月内啃下来。”
  “夫人放心,应对十天后的及笄宴保准没问题,您便等着大姑娘在那日大放异彩,给您争光吧。”
  肖文珍闻言安心了些。
  唯一能做的,就是变着花样给女儿做好吃的。
  这天课程的间隙,待嬷嬷一经离开,许之蘅就与孔春如释重负般各自瘫倒,惹得许曼抿唇轻笑。
  肖文珍则命婢女将早就准备好的秋梨膏乘上去。
  此时有人上前禀告,“曼姑姐儿,曹公子来了,说有些事关婚事的细节要同您商讨,人已侯在园子里了。”
  许之蘅与孔春对望一眼。
  执了汤勺的指尖,微微一滞。
  肖文珍悠悠端起茶盏,带着善意调笑,“未来姑爷近日来得也太勤了些,约莫是等不及娶妻了……”
  许曼俏丽微红,“主母莫要笑话我……他是个性子温吞的,平日里只将心思都放在学问上,京中无人为他操持婚事,自是万事都拿不定主意,样样都得来问我……”
  肖文珍笑着摆摆手,“去吧,莫要让人家久等了。”
  待许曼走远了,肖文珍才浅浅吮了口茶水,宠溺望向许之蘅,略带唏嘘道,“这次曼姑姐儿的婚事,想来是再出不了岔子了,但愿给你议亲的时候,婚事能顺畅些,莫要如她这般多舛。”
  许之蘅自入府之后,为保性命,有意无意打探过府中诸人的旧事,对许曼之事也知晓一二。
  其实许曼幼年就定过门当户对的婚事,同未婚夫自小相知,待到十七岁准备出阁时,父亲忽就因病去世,因是至亲,所以她只能守孝三年。
  她那未婚夫倒也是个重情义的,愿意等她三年,可眼看着三年之期就要满,他家却因着牵扯了朝堂旧案,一朝获罪,满门抄斩。
  这么一耽误,就耽误到了二十三岁。
  直到现在才定下曹安这门婚事。
  许之蘅将口秋梨膏缓缓吞下去,抿着薄唇轻道了声,“母亲,曼姑姐儿知书达理,温婉贤淑……我觉得那人配不上她……”
  “既然二人能够订亲,便没有什么不般配之说。”
  “论家世,曹家自然无法同我们这样的门户相比,可论才学、论相貌,那曹安是当朝探花……就单凭这点,当初京中就不知有多少豪门招他做婿呢。”
  肖文珍将女儿拢在怀中,一点点同她分析着其中利弊。
  “且曼姑姐儿她性子娴静,不适合配那些家世太高本事太大的……那曹家家世微末,曹安又比她小三岁,合该是个好拿捏的,今后有娘家给她撑着,想来在后宅中也不至于受太多委屈。”
  可依着许之蘅以往对曹安的了解,他主意大得很,远没有她们想象中好掌控,但眼瞧母亲这么说,这门婚事好像从方方面面都很适合许曼……
  许之蘅踟蹰再三,终于没有再多说什么。
  其实已过去了这么久,曹安指不定早就歇了对她的心思,且今后有首辅府压着,想来他也不敢再造次,能跟许曼一起好好过日子。
  白天跟着嬷嬷学规矩。
  晚上还要抽出时间来练字。
  经过努力学习,以及刻意改变,许之蘅进步得很快,乍看上去已与京中的那些世家贵女无异。
  且在首辅府锦衣玉食的娇养中,她早已褪去了以往那些在市井摸爬滚打的粗陋,她自己倒不觉得有什么太大变化,可期间去过孔家一次,孔母围着她转了两圈,声声赞道她已脱胎换骨,与从前简直判若两人。
  那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儿还在。
  只是许之蘅更擅于伪装,且没什么必须要撕破脸去争的东西,所以整个人显得平和了些。
  管事嬷嬷年事已高,在如此频繁授课的强度下,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恰好今日休沐,嬷嬷大手一挥,放了她们半天假。
  许之蘅原是还要在家中温书的,可孔春在蘅芜苑中却实在呆不住了,“好蘅娘,外头秋阳正好,你就不想出门逛逛么?权当陪我,去吧去吧,就逛一个时辰,可好?”
  肖文珍也笑着劝她,“都学了这么些日子了,是得劳逸结合,今日城中热闹得很,蘅儿出门瞧瞧吧,记得多多带上几个侍卫。”
  眼见母亲都发了话,许之蘅只得搁下手中的狼毫笔,进房间换了身衣裙,带着孔春与丫鬟出门。
  才走出蘅芜苑没多远。
  远处垂花门处,远远走来个俊朗男子。
  银灰广袖衣袂间裹挟着松涛之气,玉带束腰,环佩轻响如碎玉投波,乌发束拢于玉冠之下,剑眉星目,丰神俊朗,似柄未出鞘的古剑,锋芒未露却威压自生。
  许之蘅对谢昭珩的感受,很是微妙复杂。
  她夜雨那日被里正搀扶着下山时,只觉二人今生今世都不会再产生半分关联,可谁知入了京城,恢复了身份,兜兜转转竟还是避免不了要同此人打交道。
  比起忿恨,怨怼。
  她现在对此人更多的是害怕。
  她忘不了那日在京兆府中听到的凄厉嚎叫。
  也忘不了他轻飘飘的那句“剁碎,喂狗”。
  其实越了解晋王,就越知道他是得罪不起的存在。
  谢昭珩手握虎符,统管万军,有皇帝宠爱,有太子撑腰……在哪里都能横着走。
  所以那日谢昭珩登门致歉,许之蘅态度很是恭敬,就算是冲动下将他的糕点喂给旺财,她也隐隐有些不安。
  可他或是于心有亏,又或是他不屑同她计较,反正谢昭珩终究没将她如何。
  今后免不了要见面。
  既避不开,那正常心态应对便是。
  许之蘅深呼吸一口,耐着性子,转腕屈膝,规规矩矩给他行了个见安礼,“晋王殿下万安。”
  好在晋王显然没有将她放在眼里。
  好似二人也未曾有过任何龃龉。
  淡冷的眸光在她身上落了落。
  转瞬又移去了别处,阔步离开。
  许之蘅微松了口气。
  心中又不免好奇,叫住了个跟在身后的小厮,“晋王殿下来此所谓何事?”
  “回禀大姑娘,晋王殿下今日登门,是来与老爷对奕的。大姑娘有所不知,京中一众子弟中,也就晋王殿下能与老爷有来有回对上几盘,他们二人,乃是忘年棋友。”
  原来如此。
  许之蘅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那小厮眼见她无其他吩咐,便垂低了身子退下。
  孔春自那日在京兆府被晋王敲打过后,见了他便如见了阎罗王,眼见四下无人,已全然忘却伴读女使的身份,抱着许之蘅的胳膊就往府外走,直到上了车驾,都是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
  檀香笔直攀升,而后又袅袅散去。
  黑白两色的棋子,与棋盘相碰,发出清脆的“啪哒”轻响。
  一个是在官场沉浮多年,老谋深算,颇懂得权衡算计的首辅;一个是在战场杀伐果断,锐气正盛,懂得调兵遣将的晋王。
  许承望主守。
  谢昭珩主攻。
  棋盘上黑白交错,如烽火连城。
  随着玉盏中的棋子叮咚作响,棋盘上局势也瞬息万变。
  许承望指尖摸索着棋子,言语中却似有深意。
  “这角棋形稳固,已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无忧角,润甫形势大好,可喜可贺啊。”
  谢昭珩唇角勾出抹似有似无的笑意,修长的指尖拈起黑子,骨节泛着冷润的光泽,银白广袖扫过案几,“啪”得一声,棋子精准压在星位。
  “看似稳固,可这处却有些金拦井的意味,似是暗藏玄机,还需谨慎行事,方才能保住眼前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