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前夫火葬场了 第24节
丁翠薇是个要强的性子,生怕麻烦他人,就算此刻上了车架,也不禁再三与孔春确认。
“你当真没有唬我,伯父伯母当真愿意让我随行么?我在官衙终究还有些无头官司尚未理清,怕就怕连累了你们……”
自是不愿。
孔家现下正是蒸蒸日上的关键时刻,但凡与“谋逆”“叛党”这些高危词语有关的任何人事物,一应都该敬而远之。
可孔家只孔春一个女儿。
二老实在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松了口。
孔春当然不会将这些说与她听,只道,“若无他们点头,我又岂会让你上车?且那事同你实则不相干,县令都已结案了,你也只是无辜受难。”
丁翠薇现下确实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低着头连声道谢。
因至亲离世的悲痛,及连日的操劳,丁翠薇如今瘦得就像深秋最后一片摇摇欲坠的枯叶,脸上也没有半分血色,眸光就像蒙了层灰翳。
孔春瞧着心疼不已,眼中带泪,伸臂揽住她的肩膀。
“薇娘,都过去了。”
“待到了京城,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孔家在整个桃源镇都是数一数二的富户,祖上也曾阔过,如今都还有些表亲在京中当官。此次赴京搬迁的车架有几十辆之多,聘请了专门的镖队随行,可保这一路安全无虞。
此等殷实人家的女儿,按理说不会与丁翠薇有什么交集,可孔春被娇养在闺中,性子温柔到有些懦弱。
那日她带着婢女逛街,被刘瘪三堵在陋巷中,只步步后退,嘤嘤哭泣,若非丁翠薇及时出现,喊人过来解围,只怕要出大事。
二人就此结识,结为好友。
由桃源镇到京城,至少需要月余。长时间的舟车劳顿,是最让人觉得烦闷,好在有丁翠薇在旁做伴,让孔春身旁能有个可以说话之人。
丁翠薇是个非常让人省心的。
车队每日早上的集结,她从未迟到过,就算途径些热闹城镇,也不乱跑,至多只牵着绳子在营地附近遛遛狗,经常憋闷在车架上,也不太爱说话。
孔氏夫妇原还对女儿坚持带她入京有些不满,可长此以往,又觉得薇娘身世实在有些可怜,再加上她以往也算对女儿有恩,所以也愿意多照拂一二。
京城那等富贵繁华之地,豪门勋贵之间的是非也多。丁家如今也算半只脚踏入官场,未免女儿入京后得罪权贵,丁夫人便将那些门户背景尽数说给她听。
丁翠薇自然也在旁。
见她们两个都对首辅之事甚有兴趣,丁夫人免不了多说几句。
“首辅许承望,实乃我朝擎天砥柱。”
“他十八岁考中状元,二十五岁入阁,二十八岁就当上了内阁首辅,乃帝王倚重的肱骨,国朝运转的中枢。平内乱,安外邦,推行‘摊丁入亩’的减税之法,还主持编纂了《大史文鉴》此等传世之书……这些诸多功绩,史书记都记不过来。”
“……只可惜他的嫡长女,在五岁时溺水亡故了。那时首辅大人在潮州赴任,还未被调回京城,说起来应该是场意外。”
“据说首辅大人甚为爱重此女,自那孩子去世后,就一直郁郁寡欢,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每逢她的冥诞,许家都会开设祭坛,请高僧为她祝祷,也常以已故爱女的名义,去慈幼院施粥募捐。”
“若那孩子还活着,想想都知会是怎样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说道此处,丁氏母女两个连声唏嘘,丝毫没有察觉到,坐在一旁的丁翠薇将樱唇紧抿成条僵硬的直线,眼眶中隐有晶莹,眸光却似被层无形的迷雾遮掩,有些晦暗不明。
“对了,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句曹安。”
“他如今可算傍上了首辅这棵参天大树。”
孔春听到这个名字,心脏漏跳一拍,立即追问道,“曹…曹安?他不是同兄长一样,刚刚授官么,能同首辅扯上什么关系?”
“曹安在科考上大放异彩,已被许家看中,与首辅胞妹订亲,听说婚期就定在今年,今后他就是首辅的妹婿了。”
“妹婿?”
或因意外,孔春的声音略有些尖锐,她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敛了神色又问。
“首辅大人至少四十有余,他妹妹的年龄必然同他相差无几,可曹安,曹安他今年十一月才满二十……”
孔夫人笑着拍拍女儿的手,“那可是首辅的妹妹,娶了就能一步登天,要我说,就算四十也娶得。”
“更何况,据曹夫人的话讲,那姑娘是他爹的遗腹子,将将只比曹安大三岁……女大三,抱金砖嘛……也是好事一桩。”
曹安喜欢丁翠薇。
此乃桃源县人人皆知之事。
所以孔夫人说至此处,特意语顿了顿,暗暗去瞧丁翠薇的反应,见她神色没有异样,不禁又继续试探道。
“薇娘,你如今孑然一身,入京后大可依仗曹安。”
“他待你终究与旁人不同,若你将桃源村这一切说与他听,他必对你心生怜惜,将你纳入曹府,身份虽没有多尊贵,可此生衣食无忧总是有的。”
孔夫人这话,也算得上是设身处地为丁翠薇着想。
毕竟她出身低微,家境贫寒,身后又无父兄撑腰,还嫁过一次,若再想过上好日子,便只能依仗曹安对她的那点子情意了。
却见丁翠薇嘴角,显露出个似无奈,又唏嘘的笑容,略带几分苦涩,瞧着让人心疼不已。
“这么听起来,我好似确实免不了与曹安再见。”
“伯母放心,若我与他当真再见,不仅会让他心生怜惜,或还会让他大吃一惊。”
——
朝中局势紧张。
因着皇上逐渐老迈,太子与瑞王的关系愈发剑拔弩张。
晋王谢昭珩作为太子阵营中举足轻重的一员,乍然消失了两月有余,自让朝中消息灵通的官员心生出倒戈之意。
为稳住局面,由桃源镇到京城月余的路程,谢昭珩拖着病体不到二十日就赶到了。
太子谢昭晔率先一步听到消息,早早就在晋王府候着,望见谢昭珩出现庭院中的那一刻,有了主心骨般迎上前去。
“润甫,你终于回来了!”
“你这阵子也不知受了多少苦,竟瘦了这么多,如今身上大好了么,可还有哪里不适?孤早早就命太医院监正在此候着,待会让他给你把脉,好好调养调养。”
谢昭珩抬眼,直到在他眼底看出真切的关心,神色这才略松,“多谢皇兄关怀,我身上已无大碍。”
“那就好。”
谢昭晔眸光骤紧,“你放心,秦王犯下的一切,孤今后必让他千倍百倍地偿还。”
多年以来,太子谢昭晔稳坐朝堂运筹帷幄,而晋王谢昭珩则在前线拼杀积累声望。
兄弟二人一文一武,休戚与共,同气连枝。
朝堂上的决策,同军营息息相关,有某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联,所以这三月以来,许多事务都无法开展。
谢昭晔捡了几件要紧的同他商讨,而后便忙着去打点布置,临走前抛下一句。
“母后很挂念你,知道你或许遭遇不测,日日为你诵经祈福,你暂歇过后,务必去慈宁宫给她老人家请个安。”
“至于皇姐那头,她现下身怀有孕,未免让她动了胎气,孤未曾向她告知你出事。”
谢昭珩微微颔首,“皇兄思虑周全。”
太子离府。
太医院监正看诊。
谢昭珩才将将沐浴完,洗去通身疲惫,才穿戴好,萧建就入门禀报。
“殿下,明月公主来了。”
这话才说完,就听得院外传来阵脚步声,只见个雍容华贵的妇人,在群仆妇们的簇拥下踏了进来。
身着的明黄华服流光溢彩,裙摆层层叠叠,轻盈拖尾在身后,显得格外华丽。
珠围翠绕,摇曳生姿。
望见谢昭珩便眼前一亮,”润甫,我的好弟弟,我千盼万盼,可终于将你盼回京了!”
“啧啧,这边关的水土就是不养人,瞧你都被蹉跎成什么样了,放心,皇姐必定给你好好养回来。”
谢昭珩是极有边界感之人。
旁人晓得他这忌讳,所以这间内院,哪怕是太子谢昭晔也从不轻易踏足,偏偏眼前这个一母同胞的皇姐……
谢月乃金枝玉叶,自小就是皇上的掌上明珠,任性妄为惯了,全朝上下,都拿她毫无办法。
谢昭珩其实很不习惯如此热络,偏身躲过她的拥抱,命人取来软垫铺上,这才让仆妇扶她坐下。
“我不在京中这段时日,瑞王可有为难你,裴家待你可还周到?”
“瑞王他倒是想,可他敢么?在这京城,敢动本宫的人只怕还未出生。”
谢月红唇微勾,笑容中带着锐不可当的锋芒。
“且你皇姐我身怀有孕,为着腹中孩儿着想,自是比以前还要小心千万倍,出门前后都有公主府的侍卫守着,出不了岔子。”
“至于裴家……周不周到的,也就那样吧。”
。
既提起这一胎。
谢昭珩不由开门见山直接问。
“这孩子是驸马的么?”
谢月低头,抬手上下摩挲了几下腹部,眼中带着某种旖旎的奇异光彩。
“他裴宾彬是不是这孩子的生父有何要紧?反正我板上钉钉是这孩子的生母。”
“珩弟,你要做舅舅了,母妃如若在天有灵,必会为我高兴的。”
因着谢月的语焉不详,谢昭珩心生出些微迥异,可木已成舟,他也不想刨根问底。
“皇姐此言有理。”
“这孩子来之不易,我今后会好好看顾他。”
“不说这些了,我方才听下人说你风尘仆仆赶回京城,还未来得及用膳?今日是你我姐弟二人的团圆之日,我特意命人准备了寓意团圆的饺子。”
谢月抚着肚子,朝门外静侯着的仆妇招了招手,“薇娘,来,将那几蝶饺子端上来……”
谢昭珩听得这句,原本平静的神情,忽就沉冷如霜,眸光犀利望向那名婢女,寒意森森道,“薇……娘?”
“嗯呐,这婢女名叫薇娘,薇藿的那个薇……”
听了这解释,谢昭珩脸色愈发难看,可到底因着谢月在身旁,将通身的戾气些微收了收,冷声道了一句。
“你当真没有唬我,伯父伯母当真愿意让我随行么?我在官衙终究还有些无头官司尚未理清,怕就怕连累了你们……”
自是不愿。
孔家现下正是蒸蒸日上的关键时刻,但凡与“谋逆”“叛党”这些高危词语有关的任何人事物,一应都该敬而远之。
可孔家只孔春一个女儿。
二老实在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松了口。
孔春当然不会将这些说与她听,只道,“若无他们点头,我又岂会让你上车?且那事同你实则不相干,县令都已结案了,你也只是无辜受难。”
丁翠薇现下确实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低着头连声道谢。
因至亲离世的悲痛,及连日的操劳,丁翠薇如今瘦得就像深秋最后一片摇摇欲坠的枯叶,脸上也没有半分血色,眸光就像蒙了层灰翳。
孔春瞧着心疼不已,眼中带泪,伸臂揽住她的肩膀。
“薇娘,都过去了。”
“待到了京城,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孔家在整个桃源镇都是数一数二的富户,祖上也曾阔过,如今都还有些表亲在京中当官。此次赴京搬迁的车架有几十辆之多,聘请了专门的镖队随行,可保这一路安全无虞。
此等殷实人家的女儿,按理说不会与丁翠薇有什么交集,可孔春被娇养在闺中,性子温柔到有些懦弱。
那日她带着婢女逛街,被刘瘪三堵在陋巷中,只步步后退,嘤嘤哭泣,若非丁翠薇及时出现,喊人过来解围,只怕要出大事。
二人就此结识,结为好友。
由桃源镇到京城,至少需要月余。长时间的舟车劳顿,是最让人觉得烦闷,好在有丁翠薇在旁做伴,让孔春身旁能有个可以说话之人。
丁翠薇是个非常让人省心的。
车队每日早上的集结,她从未迟到过,就算途径些热闹城镇,也不乱跑,至多只牵着绳子在营地附近遛遛狗,经常憋闷在车架上,也不太爱说话。
孔氏夫妇原还对女儿坚持带她入京有些不满,可长此以往,又觉得薇娘身世实在有些可怜,再加上她以往也算对女儿有恩,所以也愿意多照拂一二。
京城那等富贵繁华之地,豪门勋贵之间的是非也多。丁家如今也算半只脚踏入官场,未免女儿入京后得罪权贵,丁夫人便将那些门户背景尽数说给她听。
丁翠薇自然也在旁。
见她们两个都对首辅之事甚有兴趣,丁夫人免不了多说几句。
“首辅许承望,实乃我朝擎天砥柱。”
“他十八岁考中状元,二十五岁入阁,二十八岁就当上了内阁首辅,乃帝王倚重的肱骨,国朝运转的中枢。平内乱,安外邦,推行‘摊丁入亩’的减税之法,还主持编纂了《大史文鉴》此等传世之书……这些诸多功绩,史书记都记不过来。”
“……只可惜他的嫡长女,在五岁时溺水亡故了。那时首辅大人在潮州赴任,还未被调回京城,说起来应该是场意外。”
“据说首辅大人甚为爱重此女,自那孩子去世后,就一直郁郁寡欢,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每逢她的冥诞,许家都会开设祭坛,请高僧为她祝祷,也常以已故爱女的名义,去慈幼院施粥募捐。”
“若那孩子还活着,想想都知会是怎样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说道此处,丁氏母女两个连声唏嘘,丝毫没有察觉到,坐在一旁的丁翠薇将樱唇紧抿成条僵硬的直线,眼眶中隐有晶莹,眸光却似被层无形的迷雾遮掩,有些晦暗不明。
“对了,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句曹安。”
“他如今可算傍上了首辅这棵参天大树。”
孔春听到这个名字,心脏漏跳一拍,立即追问道,“曹…曹安?他不是同兄长一样,刚刚授官么,能同首辅扯上什么关系?”
“曹安在科考上大放异彩,已被许家看中,与首辅胞妹订亲,听说婚期就定在今年,今后他就是首辅的妹婿了。”
“妹婿?”
或因意外,孔春的声音略有些尖锐,她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敛了神色又问。
“首辅大人至少四十有余,他妹妹的年龄必然同他相差无几,可曹安,曹安他今年十一月才满二十……”
孔夫人笑着拍拍女儿的手,“那可是首辅的妹妹,娶了就能一步登天,要我说,就算四十也娶得。”
“更何况,据曹夫人的话讲,那姑娘是他爹的遗腹子,将将只比曹安大三岁……女大三,抱金砖嘛……也是好事一桩。”
曹安喜欢丁翠薇。
此乃桃源县人人皆知之事。
所以孔夫人说至此处,特意语顿了顿,暗暗去瞧丁翠薇的反应,见她神色没有异样,不禁又继续试探道。
“薇娘,你如今孑然一身,入京后大可依仗曹安。”
“他待你终究与旁人不同,若你将桃源村这一切说与他听,他必对你心生怜惜,将你纳入曹府,身份虽没有多尊贵,可此生衣食无忧总是有的。”
孔夫人这话,也算得上是设身处地为丁翠薇着想。
毕竟她出身低微,家境贫寒,身后又无父兄撑腰,还嫁过一次,若再想过上好日子,便只能依仗曹安对她的那点子情意了。
却见丁翠薇嘴角,显露出个似无奈,又唏嘘的笑容,略带几分苦涩,瞧着让人心疼不已。
“这么听起来,我好似确实免不了与曹安再见。”
“伯母放心,若我与他当真再见,不仅会让他心生怜惜,或还会让他大吃一惊。”
——
朝中局势紧张。
因着皇上逐渐老迈,太子与瑞王的关系愈发剑拔弩张。
晋王谢昭珩作为太子阵营中举足轻重的一员,乍然消失了两月有余,自让朝中消息灵通的官员心生出倒戈之意。
为稳住局面,由桃源镇到京城月余的路程,谢昭珩拖着病体不到二十日就赶到了。
太子谢昭晔率先一步听到消息,早早就在晋王府候着,望见谢昭珩出现庭院中的那一刻,有了主心骨般迎上前去。
“润甫,你终于回来了!”
“你这阵子也不知受了多少苦,竟瘦了这么多,如今身上大好了么,可还有哪里不适?孤早早就命太医院监正在此候着,待会让他给你把脉,好好调养调养。”
谢昭珩抬眼,直到在他眼底看出真切的关心,神色这才略松,“多谢皇兄关怀,我身上已无大碍。”
“那就好。”
谢昭晔眸光骤紧,“你放心,秦王犯下的一切,孤今后必让他千倍百倍地偿还。”
多年以来,太子谢昭晔稳坐朝堂运筹帷幄,而晋王谢昭珩则在前线拼杀积累声望。
兄弟二人一文一武,休戚与共,同气连枝。
朝堂上的决策,同军营息息相关,有某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联,所以这三月以来,许多事务都无法开展。
谢昭晔捡了几件要紧的同他商讨,而后便忙着去打点布置,临走前抛下一句。
“母后很挂念你,知道你或许遭遇不测,日日为你诵经祈福,你暂歇过后,务必去慈宁宫给她老人家请个安。”
“至于皇姐那头,她现下身怀有孕,未免让她动了胎气,孤未曾向她告知你出事。”
谢昭珩微微颔首,“皇兄思虑周全。”
太子离府。
太医院监正看诊。
谢昭珩才将将沐浴完,洗去通身疲惫,才穿戴好,萧建就入门禀报。
“殿下,明月公主来了。”
这话才说完,就听得院外传来阵脚步声,只见个雍容华贵的妇人,在群仆妇们的簇拥下踏了进来。
身着的明黄华服流光溢彩,裙摆层层叠叠,轻盈拖尾在身后,显得格外华丽。
珠围翠绕,摇曳生姿。
望见谢昭珩便眼前一亮,”润甫,我的好弟弟,我千盼万盼,可终于将你盼回京了!”
“啧啧,这边关的水土就是不养人,瞧你都被蹉跎成什么样了,放心,皇姐必定给你好好养回来。”
谢昭珩是极有边界感之人。
旁人晓得他这忌讳,所以这间内院,哪怕是太子谢昭晔也从不轻易踏足,偏偏眼前这个一母同胞的皇姐……
谢月乃金枝玉叶,自小就是皇上的掌上明珠,任性妄为惯了,全朝上下,都拿她毫无办法。
谢昭珩其实很不习惯如此热络,偏身躲过她的拥抱,命人取来软垫铺上,这才让仆妇扶她坐下。
“我不在京中这段时日,瑞王可有为难你,裴家待你可还周到?”
“瑞王他倒是想,可他敢么?在这京城,敢动本宫的人只怕还未出生。”
谢月红唇微勾,笑容中带着锐不可当的锋芒。
“且你皇姐我身怀有孕,为着腹中孩儿着想,自是比以前还要小心千万倍,出门前后都有公主府的侍卫守着,出不了岔子。”
“至于裴家……周不周到的,也就那样吧。”
。
既提起这一胎。
谢昭珩不由开门见山直接问。
“这孩子是驸马的么?”
谢月低头,抬手上下摩挲了几下腹部,眼中带着某种旖旎的奇异光彩。
“他裴宾彬是不是这孩子的生父有何要紧?反正我板上钉钉是这孩子的生母。”
“珩弟,你要做舅舅了,母妃如若在天有灵,必会为我高兴的。”
因着谢月的语焉不详,谢昭珩心生出些微迥异,可木已成舟,他也不想刨根问底。
“皇姐此言有理。”
“这孩子来之不易,我今后会好好看顾他。”
“不说这些了,我方才听下人说你风尘仆仆赶回京城,还未来得及用膳?今日是你我姐弟二人的团圆之日,我特意命人准备了寓意团圆的饺子。”
谢月抚着肚子,朝门外静侯着的仆妇招了招手,“薇娘,来,将那几蝶饺子端上来……”
谢昭珩听得这句,原本平静的神情,忽就沉冷如霜,眸光犀利望向那名婢女,寒意森森道,“薇……娘?”
“嗯呐,这婢女名叫薇娘,薇藿的那个薇……”
听了这解释,谢昭珩脸色愈发难看,可到底因着谢月在身旁,将通身的戾气些微收了收,冷声道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