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她就算做不成彻头彻尾的贤惠,好歹能占据一个长子或长女的母妃的名头。无论怎样,以后在他心里,也算占了分量了……她暗自欢喜着,翻了翻身子,将脑袋又依偎到了即墨浔的臂膀上。他身周熏着淡淡的龙涎香气,格外有安心的功用。
——
程绣在昭鸾殿里等了半晌,等得红烛燃到了头,却未曾等到陛下驾到,不由眼皮打架,将将倒在床上,低声咕哝着:“娘亲骗我,说什么今夜陛下一定会来。”
嬷嬷说:“陛下已去了承明殿。”
程绣一骨碌坐起:“陛下又去承明殿?过夜不成?裴妃不是怀了孕,怎能侍寝?”
嬷嬷叹气:“谁知道裴妃娘娘用了什么手段,勾得陛下竟都舍不得走。”
程绣嘟着嘴,半晌说:“睡了睡了。”
她闷头倒在床上,娘亲说的,分明不管用。娘亲说裴妃娘娘贤惠明事理,不能侍寝的日子,依照惯例,便得举荐旁人伺候夫君——一定会举荐她。
程绣却不免想,一双棉袜子能收买裴妃么?她改日还是多送些养胎补益气血的药材吧。
后宫里旁人纷纷也在想,陛下宠幸裴妃娘娘有了孩子,那么也该轮到她们侍寝了。
怎知陛下却还是去了承明殿歇息。
她们只好想着,裴妃娘娘新诊出身孕,自然要金贵些,陛下多多探望她,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而次日去了承明殿请安,却看裴妃娘娘她面色红润,一身湖水碧浣花纹软烟罗的裙子,大袖下隐着的皓腕,腕上却一箍青色,稍侧头来和人温声谈笑时,颈边也有几处红印记,只是被立领半遮半掩地挡着了。
细心些的便知,昨夜里陛下驾临承明殿,岂止是纯睡觉。
后宫众人有的咬牙,有的气白了脸,也有的唉声叹气。毕竟裴妃娘娘这数年如一日每天早起去涵元殿献殷勤,就是她们做不来的。
众人自也知道,程昭仪和裴妃娘娘走得近些,便有好事者拿此事问她,却只得了程昭仪一个白眼。
她回头便给母亲去了一封信诉苦,并筹谋着下个月再递一回牌子,请母亲进宫。
稚陵自是将众人神色都收进眼底,却没有多说什么。
只有瞧见程绣的时候,心中微微心虚了些。
昨夜即墨浔的态度已然明明白白,她若再提起“古来贤后贤妃的做法”,定是要惹他不快了。这不快的缘由,在于他不喜欢别人的指手画脚。
将近寒食,宫中还要筹备祭祀,稚陵想着,便将这祭祀一事交给了程绣来筹办。
寒食节一向是一年里的一桩大事,全国放假三日,宫中一日禁烟。
稚陵将宫中祭祀给她来办,俨然是补偿之意。但旁人不知她是何意,只当她是怀孕以后,分身乏术,宫中原本琐事众多,现在她要养胎养身,顾及不过来,这才交予程绣去办。
程绣接了差事,欢喜不已,先前一点儿怨怼便暂时放了放。这是个历练的好机会,自然,她做得也很好,甚至即墨浔也夸了她两句。
稚陵心中更念着的是上巳节——去法相寺祈福。
说不准,会见到……
第38章
朝臣们不知道,到底是谁想了一出让皇帝去法相寺祈福的招数,谕令飞到了群臣家中,莫不都诧异了一阵。
武宁侯府被陛下钦点随行,那位来传令的官吏向着钟老侯爷道喜,说这回陛下点的人不多不少,侯爷和世子爷恰在其中。
把钟老侯爷惊了惊:“犬子正卧病休养中,怎能随行?”
奈何圣意难违,老侯爷肃着脸接了旨。
宣旨官问了一句:“怎不见世子?”
老侯爷脸色微变,只道是他病得太厉害,实在没法见人,望勿要怪罪他。
宣旨官自不会为难武宁侯老侯爷,这可是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在朝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陛下亦要给面子,况且是自己?因此,没见到世子爷也就没见到。
不过他临去时,又闲聊似的说起,此次陛下前往祈福,裴妃娘娘也要侍驾前往。
送走宣旨官,钟老侯爷叹了口气,旋即拧着眉,粗黑剑眉宛若两柄剑一样斜挂起,气势汹汹穿过回廊,砰地踢开了一扇门。
门中,酒气四散蔓延。随着雕花扇门大开,光线争先恐后灌进幽暗斗室,一眼望去却没有人,而地上躺着不知多少只酒壶酒罐酒盏子,青瓷碎片,如天上星般散落。
他再仔细看,才看到了沉香拔步床边,青罗帐层层叠叠披拂里,藏着的一道蜷缩的人影。
乌黑的头发披在肩背上,像一整片泼墨的山水。墙上横七竖八挂着的山水画,几乎被他撕了个遍,没有一处幸存。
听到动静,那人侧过脸来,眉眼清隽,但瞳仁一片死寂。苍白潦倒,胡茬冒出来,青青的,像早春时节田野里滋生的野草茬子。
他静默着垂眼,不说话。
钟老侯爷一脚踹翻他手里捏着的玉酒壶,啪的脆响,酒壶四分五裂,碎片四溅,在他脸上划过数道细碎的血口子。
血珠一颗一颗冒出来,没一会儿,连成线淌着,那人却还是没有什么动静,怔怔抱膝在原地坐着。
——
程绣在昭鸾殿里等了半晌,等得红烛燃到了头,却未曾等到陛下驾到,不由眼皮打架,将将倒在床上,低声咕哝着:“娘亲骗我,说什么今夜陛下一定会来。”
嬷嬷说:“陛下已去了承明殿。”
程绣一骨碌坐起:“陛下又去承明殿?过夜不成?裴妃不是怀了孕,怎能侍寝?”
嬷嬷叹气:“谁知道裴妃娘娘用了什么手段,勾得陛下竟都舍不得走。”
程绣嘟着嘴,半晌说:“睡了睡了。”
她闷头倒在床上,娘亲说的,分明不管用。娘亲说裴妃娘娘贤惠明事理,不能侍寝的日子,依照惯例,便得举荐旁人伺候夫君——一定会举荐她。
程绣却不免想,一双棉袜子能收买裴妃么?她改日还是多送些养胎补益气血的药材吧。
后宫里旁人纷纷也在想,陛下宠幸裴妃娘娘有了孩子,那么也该轮到她们侍寝了。
怎知陛下却还是去了承明殿歇息。
她们只好想着,裴妃娘娘新诊出身孕,自然要金贵些,陛下多多探望她,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而次日去了承明殿请安,却看裴妃娘娘她面色红润,一身湖水碧浣花纹软烟罗的裙子,大袖下隐着的皓腕,腕上却一箍青色,稍侧头来和人温声谈笑时,颈边也有几处红印记,只是被立领半遮半掩地挡着了。
细心些的便知,昨夜里陛下驾临承明殿,岂止是纯睡觉。
后宫众人有的咬牙,有的气白了脸,也有的唉声叹气。毕竟裴妃娘娘这数年如一日每天早起去涵元殿献殷勤,就是她们做不来的。
众人自也知道,程昭仪和裴妃娘娘走得近些,便有好事者拿此事问她,却只得了程昭仪一个白眼。
她回头便给母亲去了一封信诉苦,并筹谋着下个月再递一回牌子,请母亲进宫。
稚陵自是将众人神色都收进眼底,却没有多说什么。
只有瞧见程绣的时候,心中微微心虚了些。
昨夜即墨浔的态度已然明明白白,她若再提起“古来贤后贤妃的做法”,定是要惹他不快了。这不快的缘由,在于他不喜欢别人的指手画脚。
将近寒食,宫中还要筹备祭祀,稚陵想着,便将这祭祀一事交给了程绣来筹办。
寒食节一向是一年里的一桩大事,全国放假三日,宫中一日禁烟。
稚陵将宫中祭祀给她来办,俨然是补偿之意。但旁人不知她是何意,只当她是怀孕以后,分身乏术,宫中原本琐事众多,现在她要养胎养身,顾及不过来,这才交予程绣去办。
程绣接了差事,欢喜不已,先前一点儿怨怼便暂时放了放。这是个历练的好机会,自然,她做得也很好,甚至即墨浔也夸了她两句。
稚陵心中更念着的是上巳节——去法相寺祈福。
说不准,会见到……
第38章
朝臣们不知道,到底是谁想了一出让皇帝去法相寺祈福的招数,谕令飞到了群臣家中,莫不都诧异了一阵。
武宁侯府被陛下钦点随行,那位来传令的官吏向着钟老侯爷道喜,说这回陛下点的人不多不少,侯爷和世子爷恰在其中。
把钟老侯爷惊了惊:“犬子正卧病休养中,怎能随行?”
奈何圣意难违,老侯爷肃着脸接了旨。
宣旨官问了一句:“怎不见世子?”
老侯爷脸色微变,只道是他病得太厉害,实在没法见人,望勿要怪罪他。
宣旨官自不会为难武宁侯老侯爷,这可是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在朝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陛下亦要给面子,况且是自己?因此,没见到世子爷也就没见到。
不过他临去时,又闲聊似的说起,此次陛下前往祈福,裴妃娘娘也要侍驾前往。
送走宣旨官,钟老侯爷叹了口气,旋即拧着眉,粗黑剑眉宛若两柄剑一样斜挂起,气势汹汹穿过回廊,砰地踢开了一扇门。
门中,酒气四散蔓延。随着雕花扇门大开,光线争先恐后灌进幽暗斗室,一眼望去却没有人,而地上躺着不知多少只酒壶酒罐酒盏子,青瓷碎片,如天上星般散落。
他再仔细看,才看到了沉香拔步床边,青罗帐层层叠叠披拂里,藏着的一道蜷缩的人影。
乌黑的头发披在肩背上,像一整片泼墨的山水。墙上横七竖八挂着的山水画,几乎被他撕了个遍,没有一处幸存。
听到动静,那人侧过脸来,眉眼清隽,但瞳仁一片死寂。苍白潦倒,胡茬冒出来,青青的,像早春时节田野里滋生的野草茬子。
他静默着垂眼,不说话。
钟老侯爷一脚踹翻他手里捏着的玉酒壶,啪的脆响,酒壶四分五裂,碎片四溅,在他脸上划过数道细碎的血口子。
血珠一颗一颗冒出来,没一会儿,连成线淌着,那人却还是没有什么动静,怔怔抱膝在原地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