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妈妈还说:挑伴侣,是这辈子第二件改变命运的事。
她以身作则:嫁给顾斌,是她反向改变命运的好例子。
所以,顾斌这种人给她的终身教训,她也絮絮叨叨念给顾恺嘉:要警惕油嘴滑舌的人,要警惕魅力四射的人,这种人往往是最不负责、最没本事、最没人性的那类,谁摊着,谁这辈子就完了。
她这辈子并没“完了”。后来,她又和她口中所谓“一生中的真爱”结了婚,又生了个女儿,然后,又和这个“真爱”离了婚。现在,看开了,再不惦记什么情情爱爱,把女儿留给第二任丈夫,和一众老姐妹四处旅游逍遥,所以,顾恺嘉一直不明白,她当年是为什么反复跟自己说这话。
是因为在冥冥中预见了儿子的命运吗?
但如果她知道,自己的儿子这辈子唯一喜欢过的是个男人,是和整个家族的毒瘤——顾斌——一样英俊潇洒,一样油嘴滑舌,一样魅力四射,大概会立即疯掉。
这句话不是妈妈的魔咒,是他的。
他明明知道孙天影是什么样的人,还是无法对他释怀。
深夜的渝州,昏暗的灯光在车窗里一点点地掠过。孙天影双手交叉着,光影掠过他的侧脸,难得得一言不发时,他会显得更英俊。
但他很少一言不发。
“说实话,我还挺惊喜的。”孙天影说。
顾恺嘉的脸微微红了,对方似乎捕捉到了,瞬间转移了话题:“对了,我其实想和你讨论案子来着。”
孙天影就是这样,撩起来又晾着,软性地、看似温柔地把控节奏,可一定会把主动权拿在自己手上。
“好吧,你说。”
他还真开始说案子了:“第二具尸体还没来得及进行尸检。但躲在配电箱自我了断也蛮奇怪的,或许他就是杀了李宏信的凶手。”
不过,只要提到案子,顾恺嘉立即变得清醒又冷静:“那人的指纹和脚印,应该能对上留在尸体上的指纹和脚印。不然,现场那些痕迹就没有留下来的意义。我还是觉得,第二具尸体,只是凶手留下的信息。”
“哦?你的意思是,凶手另有其人?”孙天影失笑,“我们甚至连嫌疑人都没有任何头绪。”
“我打算等一等总局的结论。如果他们和我目前的推测不一致,我就会继续调查。”
两人沉默了一阵后。又是孙天影先开了口:“顾队,你觉得奇怪吗,我们俩凑在一起,总是会发生点什么大事。之前那事,也闹得翻天覆地的,还上了报纸,这个破案子——也真够离谱。”
“是吗,只是巧合吧。”
“哦,对,当时没有见着面,本来还想把书包还你的,里面还有你的语文书和日记本。”孙天影突然提到,还贱贱地补充一句,“不好意思,日记我都看完了。”
“噢。”顾恺嘉道,对方还好意思提“没有见着面”——这是他痛了很久的一件事。
还有,顾恺嘉不记得自己有记日记的习惯。大概率又是孙天影虚虚实实地逗弄自己。“太久了。我都忘了。”
“你也太冷淡了吧,队长。你是在气我开始装作不认识,还是在生气十年前。还是——”他语气低了些,“觉得我是害死你朋友的杀人犯?”
气氛又凝固了一会儿。“都没有。”顾恺嘉终于答道,望着高架桥边昏暗的灯海,“而且就我掌握的证据,我自有判断。而且,他也没有死。”
“没死?太好了——”他好像真的松了口气,然后靠在窗边,任风把自己的头发吹乱。“哎——三点钟的夜景真好看。”
真是毫无良心可言。顾恺嘉腹诽。
“唉,反正还好又遇见了,我们要不忘掉前嫌,重新开始吧。好吗,班长,哦,队长。”
顾恺嘉感觉得到,孙天影的眼神从车窗中收了回来,落在自己身上。他的凝视是有温度的,微微的灼热。
重新开始,可当时甚至并没有开始。只能说,那是他第一次试图交出信任,然而,却被弃之如敝屣。顾恺嘉一直有这种预感:揭开真相那一层膜,就会连带着皮肤一起撕碎,所以干脆视而不见、讳疾忌医,直到伤口溃烂得更彻底。
“开始——什么?又有什么好开始的?”
“当然是开始一段健康的、良好的同事关系。”孙天影戏谑地望着他,“不然还有什么?”
又来了。顾恺嘉捏紧方向盘,没有说话。
第4章 初遇
初中时代,好像是一些黯淡的感官和味道组成的,雾霾天里,几日没晾干的白衬衫发出的馊味。校园图书馆角落,独自拆开面包袋时,从袋里喷出的那股奶香,被阳光蒸腾起来的、带着淡淡灰尘味的书的气息。
那时,顾斌给人担保破产,逃得不见人影,妈妈随着新男友搬去了广东,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只按月提供生活费。独居在渝州市的姑姑知道了这个情况,让刚满11岁的他到这里来上学。
于是,他一个人从利州搬到渝州,住在姑姑的印染厂员工宿舍里。
员工宿舍是一栋很高的筒子楼,楼中像一口深井,阴暗、潮湿又逼仄。每晚,顾恺嘉都要穿过声控灯坏了一半的十六级楼梯,在黑暗中大步奔到门前,在急促的喘息中摸黑开锁。自己把中午的剩饭热了吃后,就一边做作业,一边等姑姑回家。屋子潮湿又不见阳光,无论姑姑多么爱干净,霉臭味总是无孔不入、如影随行,夜晚盖上被子,看到月光照亮的墙面有一块被水晕湿的痕迹,像是一圈圈黑色波浪。
学校里也说不上顺利,他不爱说话,冷漠,孤僻,到渝州一中半年,也没交到一个朋友,甚至记不得同班同学的脸和名字。他成绩还特别好,转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就考了全班第一,搞得同学更怕他了。
当时,只有林梁宇愿意接近自己。
那个孙天影已经忘记名字的,“被害死”的同学。
顾恺嘉还记得那个中午,他吃完饭,跑到校图书馆,在桌上打了一会儿瞌睡,刚醒,就发现对面坐着一个男生,五官特别温柔,一双杏眼笑盈盈地凝视着自己。他正喝着盒装牛奶,把盒子吸瘪了。“啊,你在看写警察的书啊!”
“嗯。”顾恺嘉翻了翻自己面前那本书。一本旧教材:《刑事调查基础》,其实是随便抽了一本垫着当枕头的,他不好意思承认。
“以后想当警察吗?”
顾恺嘉点点头,又摇摇头。“没想好。”
对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是一班的顾恺嘉吧。谢老师总在我们面前夸你。我是二班的,林梁宇。”
顾恺嘉不能再回忆林梁宇长什么样子,好像那团回忆被火包着,要强行去想,就会被烫伤一般。也不太能用“想念”这个词。对孙天影也好,林梁宇也好,用这个词都显得分量过重、自作多情,至少他们不会想念自己,不然,为何都一句告别也没有,就从自己生命中彻底消失。
那以后,不知怎么回事,林梁宇就“赖”上了顾恺嘉。
小时候,父母打麻将,顾恺嘉常被反锁在家。初中,姑姑也经常加班到深夜。小学时候,他也沉闷孤僻。他早已对孤独麻木,所以既不太觉得快乐,也没有觉得难过。可自从在图书馆遇到林梁宇,对方就像铁了心要闯进他的生活一般。
顾恺嘉不适应,但奇怪的,并不感到反感。
他们刚认识时,林梁宇经常给他传纸条,什么都写:某道物理题怎么算,xx动画新的一集的好烂喔,同班同学都没人理解他他很孤独,谁和谁在恋爱很恶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看了悲春伤秋的书,也要把句子摘抄在带香气的淡绿色信纸上塞给他。顾恺嘉一条一条收着扔在笔袋里,对于所有闲聊,都回复:是哦。只有对物理、数学和化学的解法,才会给林梁宇回上整整一张纸。对方就用港腔调侃道:“阿sir啊,不要这么像机器人好吗。”
后来,林梁宇开始邀请顾恺嘉到自己家玩。
千禧年前后,渝州特别多阴暗潮湿的老房子,林梁宇家的电梯公寓,高高拔起在一堆脏脏破破的楼中间,他家整齐干净,书房里还横着一口大的钢琴,他妈妈是钢琴老师,父亲是渝州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两人经常不在家。
“有时候觉得我不像是亲生的。”林梁宇拨弄着钢琴,“他们根本不管我。”
他们一起试着弄饭吃,比赛谁先写完作业,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电视剧。要是他的父母不回来,林梁宇就会以怕黑为由,拉着顾恺嘉和自己睡在一起。
“我和别人在一起睡不着。”顾恺嘉很不自在。他从没和别人一起睡过。
“唱摇篮曲给你催眠。”林梁宇扯着他的手不放,“给你讲睡前故事好吧。”
后来,姑姑也让顾恺嘉把林梁宇带到自己家里,给他们烧一桌菜,难得买可乐(她不准顾恺嘉喝任何饮料),用姜片煮给他们喝,她知道林梁宇学习好,巴不得林梁宇就住在自己家算了,“跟好学生结交才能进步嘛”。
她以身作则:嫁给顾斌,是她反向改变命运的好例子。
所以,顾斌这种人给她的终身教训,她也絮絮叨叨念给顾恺嘉:要警惕油嘴滑舌的人,要警惕魅力四射的人,这种人往往是最不负责、最没本事、最没人性的那类,谁摊着,谁这辈子就完了。
她这辈子并没“完了”。后来,她又和她口中所谓“一生中的真爱”结了婚,又生了个女儿,然后,又和这个“真爱”离了婚。现在,看开了,再不惦记什么情情爱爱,把女儿留给第二任丈夫,和一众老姐妹四处旅游逍遥,所以,顾恺嘉一直不明白,她当年是为什么反复跟自己说这话。
是因为在冥冥中预见了儿子的命运吗?
但如果她知道,自己的儿子这辈子唯一喜欢过的是个男人,是和整个家族的毒瘤——顾斌——一样英俊潇洒,一样油嘴滑舌,一样魅力四射,大概会立即疯掉。
这句话不是妈妈的魔咒,是他的。
他明明知道孙天影是什么样的人,还是无法对他释怀。
深夜的渝州,昏暗的灯光在车窗里一点点地掠过。孙天影双手交叉着,光影掠过他的侧脸,难得得一言不发时,他会显得更英俊。
但他很少一言不发。
“说实话,我还挺惊喜的。”孙天影说。
顾恺嘉的脸微微红了,对方似乎捕捉到了,瞬间转移了话题:“对了,我其实想和你讨论案子来着。”
孙天影就是这样,撩起来又晾着,软性地、看似温柔地把控节奏,可一定会把主动权拿在自己手上。
“好吧,你说。”
他还真开始说案子了:“第二具尸体还没来得及进行尸检。但躲在配电箱自我了断也蛮奇怪的,或许他就是杀了李宏信的凶手。”
不过,只要提到案子,顾恺嘉立即变得清醒又冷静:“那人的指纹和脚印,应该能对上留在尸体上的指纹和脚印。不然,现场那些痕迹就没有留下来的意义。我还是觉得,第二具尸体,只是凶手留下的信息。”
“哦?你的意思是,凶手另有其人?”孙天影失笑,“我们甚至连嫌疑人都没有任何头绪。”
“我打算等一等总局的结论。如果他们和我目前的推测不一致,我就会继续调查。”
两人沉默了一阵后。又是孙天影先开了口:“顾队,你觉得奇怪吗,我们俩凑在一起,总是会发生点什么大事。之前那事,也闹得翻天覆地的,还上了报纸,这个破案子——也真够离谱。”
“是吗,只是巧合吧。”
“哦,对,当时没有见着面,本来还想把书包还你的,里面还有你的语文书和日记本。”孙天影突然提到,还贱贱地补充一句,“不好意思,日记我都看完了。”
“噢。”顾恺嘉道,对方还好意思提“没有见着面”——这是他痛了很久的一件事。
还有,顾恺嘉不记得自己有记日记的习惯。大概率又是孙天影虚虚实实地逗弄自己。“太久了。我都忘了。”
“你也太冷淡了吧,队长。你是在气我开始装作不认识,还是在生气十年前。还是——”他语气低了些,“觉得我是害死你朋友的杀人犯?”
气氛又凝固了一会儿。“都没有。”顾恺嘉终于答道,望着高架桥边昏暗的灯海,“而且就我掌握的证据,我自有判断。而且,他也没有死。”
“没死?太好了——”他好像真的松了口气,然后靠在窗边,任风把自己的头发吹乱。“哎——三点钟的夜景真好看。”
真是毫无良心可言。顾恺嘉腹诽。
“唉,反正还好又遇见了,我们要不忘掉前嫌,重新开始吧。好吗,班长,哦,队长。”
顾恺嘉感觉得到,孙天影的眼神从车窗中收了回来,落在自己身上。他的凝视是有温度的,微微的灼热。
重新开始,可当时甚至并没有开始。只能说,那是他第一次试图交出信任,然而,却被弃之如敝屣。顾恺嘉一直有这种预感:揭开真相那一层膜,就会连带着皮肤一起撕碎,所以干脆视而不见、讳疾忌医,直到伤口溃烂得更彻底。
“开始——什么?又有什么好开始的?”
“当然是开始一段健康的、良好的同事关系。”孙天影戏谑地望着他,“不然还有什么?”
又来了。顾恺嘉捏紧方向盘,没有说话。
第4章 初遇
初中时代,好像是一些黯淡的感官和味道组成的,雾霾天里,几日没晾干的白衬衫发出的馊味。校园图书馆角落,独自拆开面包袋时,从袋里喷出的那股奶香,被阳光蒸腾起来的、带着淡淡灰尘味的书的气息。
那时,顾斌给人担保破产,逃得不见人影,妈妈随着新男友搬去了广东,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只按月提供生活费。独居在渝州市的姑姑知道了这个情况,让刚满11岁的他到这里来上学。
于是,他一个人从利州搬到渝州,住在姑姑的印染厂员工宿舍里。
员工宿舍是一栋很高的筒子楼,楼中像一口深井,阴暗、潮湿又逼仄。每晚,顾恺嘉都要穿过声控灯坏了一半的十六级楼梯,在黑暗中大步奔到门前,在急促的喘息中摸黑开锁。自己把中午的剩饭热了吃后,就一边做作业,一边等姑姑回家。屋子潮湿又不见阳光,无论姑姑多么爱干净,霉臭味总是无孔不入、如影随行,夜晚盖上被子,看到月光照亮的墙面有一块被水晕湿的痕迹,像是一圈圈黑色波浪。
学校里也说不上顺利,他不爱说话,冷漠,孤僻,到渝州一中半年,也没交到一个朋友,甚至记不得同班同学的脸和名字。他成绩还特别好,转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就考了全班第一,搞得同学更怕他了。
当时,只有林梁宇愿意接近自己。
那个孙天影已经忘记名字的,“被害死”的同学。
顾恺嘉还记得那个中午,他吃完饭,跑到校图书馆,在桌上打了一会儿瞌睡,刚醒,就发现对面坐着一个男生,五官特别温柔,一双杏眼笑盈盈地凝视着自己。他正喝着盒装牛奶,把盒子吸瘪了。“啊,你在看写警察的书啊!”
“嗯。”顾恺嘉翻了翻自己面前那本书。一本旧教材:《刑事调查基础》,其实是随便抽了一本垫着当枕头的,他不好意思承认。
“以后想当警察吗?”
顾恺嘉点点头,又摇摇头。“没想好。”
对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是一班的顾恺嘉吧。谢老师总在我们面前夸你。我是二班的,林梁宇。”
顾恺嘉不能再回忆林梁宇长什么样子,好像那团回忆被火包着,要强行去想,就会被烫伤一般。也不太能用“想念”这个词。对孙天影也好,林梁宇也好,用这个词都显得分量过重、自作多情,至少他们不会想念自己,不然,为何都一句告别也没有,就从自己生命中彻底消失。
那以后,不知怎么回事,林梁宇就“赖”上了顾恺嘉。
小时候,父母打麻将,顾恺嘉常被反锁在家。初中,姑姑也经常加班到深夜。小学时候,他也沉闷孤僻。他早已对孤独麻木,所以既不太觉得快乐,也没有觉得难过。可自从在图书馆遇到林梁宇,对方就像铁了心要闯进他的生活一般。
顾恺嘉不适应,但奇怪的,并不感到反感。
他们刚认识时,林梁宇经常给他传纸条,什么都写:某道物理题怎么算,xx动画新的一集的好烂喔,同班同学都没人理解他他很孤独,谁和谁在恋爱很恶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看了悲春伤秋的书,也要把句子摘抄在带香气的淡绿色信纸上塞给他。顾恺嘉一条一条收着扔在笔袋里,对于所有闲聊,都回复:是哦。只有对物理、数学和化学的解法,才会给林梁宇回上整整一张纸。对方就用港腔调侃道:“阿sir啊,不要这么像机器人好吗。”
后来,林梁宇开始邀请顾恺嘉到自己家玩。
千禧年前后,渝州特别多阴暗潮湿的老房子,林梁宇家的电梯公寓,高高拔起在一堆脏脏破破的楼中间,他家整齐干净,书房里还横着一口大的钢琴,他妈妈是钢琴老师,父亲是渝州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两人经常不在家。
“有时候觉得我不像是亲生的。”林梁宇拨弄着钢琴,“他们根本不管我。”
他们一起试着弄饭吃,比赛谁先写完作业,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电视剧。要是他的父母不回来,林梁宇就会以怕黑为由,拉着顾恺嘉和自己睡在一起。
“我和别人在一起睡不着。”顾恺嘉很不自在。他从没和别人一起睡过。
“唱摇篮曲给你催眠。”林梁宇扯着他的手不放,“给你讲睡前故事好吧。”
后来,姑姑也让顾恺嘉把林梁宇带到自己家里,给他们烧一桌菜,难得买可乐(她不准顾恺嘉喝任何饮料),用姜片煮给他们喝,她知道林梁宇学习好,巴不得林梁宇就住在自己家算了,“跟好学生结交才能进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