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飞机即将起飞,还请乘客们关闭手机,或是打开飞行模式,感谢您的配合。”
最终,沈续还是没等到消息发送成功。
飞机缓缓升空,他闭眼懒懒歪在座椅中叫了服务,没过多久,空姐送来温水及毛毯。
温水是用来服用复合维生素b的,毛毯要了两块,沈续将它们叠成厚厚的小方块压在腿上。
只有腿部重量足够时,他才能安心入睡,这是多年来的习惯。
有点像某种轻微的怪癖,但这样让他觉得很踏实。
飞机航行过程中只有起飞那阵子略有不适,令沈续的耳膜隐隐作痛,其余倒与平常登机后的习惯没有区别。
只是……
只是梦到了汤靳明。
怎么是那个死人。
梦里的汤靳明还是高中生,背着他习惯使用的藏青色单肩包,包带卡着枚已经有点掉漆,拇指长短的发卡。
还是中学生的汤靳明什么都好,学习成绩优异,性格也极其讨老师喜欢,可就是不喜欢遵守校规,在所有男生被勒令剃成短寸的那个学期,他只做到了用发卡将刘海别起来。
进校门的时候勉为其难地露额头,以应付学校睁只眼闭只眼的检查,毕竟是全校第一的成绩,某些规矩也是能够被无限宽容的。
熬到晚自习放学铃响,此人便迫不及待地拆掉发卡,连头发被扯掉几根的痛觉都被省略。
汤靳明从小到大都很宝贵自己的头发,甚至偶尔让沈续觉得,倘若哪天他变成秃顶,得头也不回地乘坐地铁二号线跑去跳江。
“汤靳明,头发真的这么宝贵吗。”
沈续在汤靳明辅导自己功课的时候极其好奇地问过几次。
汤靳明趴在桌面,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转着笔,用比蚊子叫还小的声音说:“答你的题。”
“问你呢。”沈续坚持。
“头发很宝贵,等你到中年的时候就会明白了。”汤靳明爬起来飞快将被胳膊压着的习题册推到沈续面前,同时捋了把额发。
江城的夏天太热了,他又不喜欢吹空调,鬓角沾着顺润的汗珠,后背的t恤湿了大半。
……
坠入回忆的梦渊,再从这份深处脱离,沈续睁开眼惊地浑身是汗,耳畔是空乘组温柔的提醒。
江城现在正在下雷阵雨,飞机一时间还不能落地,得在云层之上盘旋十几分钟等待雨停。
沈续向窗外望去,什么都看不见,只有密闭的窗倒映着自己的脸。
十七岁之前生活在江城,后来前往香港读大学,硕博又在海外,江城的一切都已经在记忆的不断磨损中变得模糊,但唯有这里的气候,由初春至盛夏的梅雨季节,道路之间蜿蜒成河的雨水,令他经年难忘。
重新回到这里,江城也组织了一场潮湿且酣畅淋漓的大雨。
半小时后,飞机平稳落地。
取到行李箱后,沈续通过快速通道径直抵达停车场。他来江城任职的工作是年前就安排好的行程,公寓也都是提前两个月找好空房子,软装一点点地,蚂蚁搬家地挪进去,最后才通过物流将研究所安排的宿舍中的大件漂洋过海。
“沈教授!”
略显苍老的中性男音在停车场的空荡中被放大,沈续抬头,眼眸划过一丝讶异,紧接着便被欣喜所覆盖,他快步走上前:“梁叔!”
被称作梁叔的中年人并未立即回应沈续,反而从他手中接过半人高的行李箱,单手拎起放进提前打开的后备箱,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后才笑道:“家里放心不下,特别派我过来帮你。”
说着,他又要伸手拿沈续半挎在肩膀的双肩包。
“我又不是小孩。”
沈续抿唇无奈道:“来这是为了上班,哪里需要照顾。”
“回国前我们收到了你的体检报告。”梁叔表情变得有点担忧,“沈董担心你的健康,叫我来监督你的饮食作息。这几年为了临床实验,把胃都搞坏了吧。都说不要参加那什么攀岩活动,你这个腰……唉,幸好不在急诊,每天过床怎么受得了,平时还是要多注意。”
“只是普通的拉伤而已,哪有你们想得那么严重。”
沈续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攀岩也不是今年才开始,医生要上手术台,得保持适当的运动维持基础体能,只是选择的锻炼方式不太合适而已。
他看着梁叔嘴又有张的趋势,连忙半推搡着将人往驾驶室那边挪,边开车门边赔笑道:“二十多个小时没睡好觉,待会可能不能陪您路上聊天。”
江城机场距离公寓太远,至少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如果只是司机单方面驾驶着实过于无聊,但沈续一对乌青浮在眼眶下,目前实在是连表情都不太能挂得住了。
梁叔进了驾驶座又走出来,非得帮沈续调后座:“好好的大学老师不做,非要回国做临床,打小你就不是什么精力充沛的孩子。”
椅子是全自动的,其实只需要唤醒人工智能即可,但梁叔还是保持着老一辈亲力亲为的态度,非得自己手动调整才安心。
比起天南海北出差工作的父亲,沈续与梁叔相伴的日子更多,这次回国人明显老了许多,鬓角白发也不再用染发膏掩饰。
梁叔的车技很好,启程后的轿厢隔绝外界绝大部分噪音,只有偶尔经过减速带的时候沈续才会感受到略微的颠簸。
凌晨的交通畅通无阻,抵达公寓的时间是凌晨五点,而公寓距离医院的步行时间只有十五分钟,报道的时间是在早晨八点半交班,这个时候人最全,也最好做自我介绍。
三小时足够沈续修整梳洗,甚至还能吃个简单的早餐。
对于回国后的生活,沈续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只是从浴室中神清气爽地走出来,捧着热美式站在落地窗前,骤然发现这座自己曾经生活过十几年的城市,竟然在感官上没有任何变化。
仍旧糟糕的交通环境,不算是明朗利落地城村改造,所有的一切仿佛被包裹入琥珀的荧虫,时间与空间牢牢地定格在某个沉默而暧昧的间隙。
只是在没有不喜欢吹空调的汤靳明后,沈续能够肆无忌惮地打开冷气,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
“……”
汤靳明,又是汤靳明。
在国外的时候根本记不起汤靳明,自从收到葬礼请柬,沈续连做梦都不可避免地回忆与汤靳明在江城的一切。
这里的所有好像都捆绑着某种象征性的意味,沈续没有办法直接抹杀掉,只好尽量让自己没那么容易陷入过往。
早晨七点三十分,沈续将事先准备好的入职材料装进资料袋,带着装满冰咖啡的保温杯出门。人事科报道办理入职手续最麻烦,他目前还没习惯国内的流程,赶早不赶晚,提前去院里逛一圈,好尽快熟悉这里的节奏。
“梁叔,我走了。”沈续站在玄关打招呼。
今天梁叔留在公寓继续收拾,其实根本没什么可再添置或者亟待完善的。这里每天都有保洁来打扫,连做饭的厨师都是一日三顿地上门烹饪。沈续要做的只是收到管家发来的餐单,确定自己几点吃到新鲜的热饭而已。
要说实在短缺的,可能是当季的品牌新衣还没被成套地从skp搬运至公寓等待沈续闲暇挑选。
很快,梁叔从二楼匆忙跑下来,怀里抱着瓷白花瓶:“几点下班,想不想喝小时候你最喜欢吃的那家莲藕排骨汤。”
沈续弯眸笑笑,从上衣口袋里掏出车钥匙,道:“医院里有认识的校友,晚上可能会一块出去吃饭,不用等我,如果过了十点您就先睡吧。”
“行,路上注意安全。”梁叔也没再多问。
“啊对了。”
指针又缓慢向前走了五个小刻度,沈续抚上把手,倏而回头:“待会买点新鲜的荷花插进去吧。”
梁叔也笑:“再来点新鲜莲子剥好,你喜欢这个。”
……
公寓一梯一户,必须得刷卡入内,入住前管家便会提前记好住户的长相。十层以下是两室一厅,越往上越贵,二十层之后的便都是复式。
出了小区,走过种满梧桐的大道,再拐弯便能逐渐感受到清晨的烟火气了。
夹道行人或看手机或等待红绿灯,每个路口都有推车的小贩售卖早餐。
沈续要穿过十字路口到马路那边去,顺着这条路继续向前步行十分钟就是医院。
红灯长达一百二十秒,沈续等得无聊,正欲打开保温杯抿口咖啡,上衣口袋传来规律振动。
有人打电话来。
国外的习惯是发邮件沟通,学术或者工作讨论完全足够。因此沈续的app交流软件下载进手机后几乎没怎么用过,形同虚设。
有事可以打电话,没有事情可讲就随缘再见。
还保持这种十几年前的习惯倒也并非沈续刻意,只是平时工作太忙,从实验室里出来就只想睡觉,周末也有很多可以不使用手机的娱乐。
最终,沈续还是没等到消息发送成功。
飞机缓缓升空,他闭眼懒懒歪在座椅中叫了服务,没过多久,空姐送来温水及毛毯。
温水是用来服用复合维生素b的,毛毯要了两块,沈续将它们叠成厚厚的小方块压在腿上。
只有腿部重量足够时,他才能安心入睡,这是多年来的习惯。
有点像某种轻微的怪癖,但这样让他觉得很踏实。
飞机航行过程中只有起飞那阵子略有不适,令沈续的耳膜隐隐作痛,其余倒与平常登机后的习惯没有区别。
只是……
只是梦到了汤靳明。
怎么是那个死人。
梦里的汤靳明还是高中生,背着他习惯使用的藏青色单肩包,包带卡着枚已经有点掉漆,拇指长短的发卡。
还是中学生的汤靳明什么都好,学习成绩优异,性格也极其讨老师喜欢,可就是不喜欢遵守校规,在所有男生被勒令剃成短寸的那个学期,他只做到了用发卡将刘海别起来。
进校门的时候勉为其难地露额头,以应付学校睁只眼闭只眼的检查,毕竟是全校第一的成绩,某些规矩也是能够被无限宽容的。
熬到晚自习放学铃响,此人便迫不及待地拆掉发卡,连头发被扯掉几根的痛觉都被省略。
汤靳明从小到大都很宝贵自己的头发,甚至偶尔让沈续觉得,倘若哪天他变成秃顶,得头也不回地乘坐地铁二号线跑去跳江。
“汤靳明,头发真的这么宝贵吗。”
沈续在汤靳明辅导自己功课的时候极其好奇地问过几次。
汤靳明趴在桌面,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转着笔,用比蚊子叫还小的声音说:“答你的题。”
“问你呢。”沈续坚持。
“头发很宝贵,等你到中年的时候就会明白了。”汤靳明爬起来飞快将被胳膊压着的习题册推到沈续面前,同时捋了把额发。
江城的夏天太热了,他又不喜欢吹空调,鬓角沾着顺润的汗珠,后背的t恤湿了大半。
……
坠入回忆的梦渊,再从这份深处脱离,沈续睁开眼惊地浑身是汗,耳畔是空乘组温柔的提醒。
江城现在正在下雷阵雨,飞机一时间还不能落地,得在云层之上盘旋十几分钟等待雨停。
沈续向窗外望去,什么都看不见,只有密闭的窗倒映着自己的脸。
十七岁之前生活在江城,后来前往香港读大学,硕博又在海外,江城的一切都已经在记忆的不断磨损中变得模糊,但唯有这里的气候,由初春至盛夏的梅雨季节,道路之间蜿蜒成河的雨水,令他经年难忘。
重新回到这里,江城也组织了一场潮湿且酣畅淋漓的大雨。
半小时后,飞机平稳落地。
取到行李箱后,沈续通过快速通道径直抵达停车场。他来江城任职的工作是年前就安排好的行程,公寓也都是提前两个月找好空房子,软装一点点地,蚂蚁搬家地挪进去,最后才通过物流将研究所安排的宿舍中的大件漂洋过海。
“沈教授!”
略显苍老的中性男音在停车场的空荡中被放大,沈续抬头,眼眸划过一丝讶异,紧接着便被欣喜所覆盖,他快步走上前:“梁叔!”
被称作梁叔的中年人并未立即回应沈续,反而从他手中接过半人高的行李箱,单手拎起放进提前打开的后备箱,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后才笑道:“家里放心不下,特别派我过来帮你。”
说着,他又要伸手拿沈续半挎在肩膀的双肩包。
“我又不是小孩。”
沈续抿唇无奈道:“来这是为了上班,哪里需要照顾。”
“回国前我们收到了你的体检报告。”梁叔表情变得有点担忧,“沈董担心你的健康,叫我来监督你的饮食作息。这几年为了临床实验,把胃都搞坏了吧。都说不要参加那什么攀岩活动,你这个腰……唉,幸好不在急诊,每天过床怎么受得了,平时还是要多注意。”
“只是普通的拉伤而已,哪有你们想得那么严重。”
沈续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攀岩也不是今年才开始,医生要上手术台,得保持适当的运动维持基础体能,只是选择的锻炼方式不太合适而已。
他看着梁叔嘴又有张的趋势,连忙半推搡着将人往驾驶室那边挪,边开车门边赔笑道:“二十多个小时没睡好觉,待会可能不能陪您路上聊天。”
江城机场距离公寓太远,至少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如果只是司机单方面驾驶着实过于无聊,但沈续一对乌青浮在眼眶下,目前实在是连表情都不太能挂得住了。
梁叔进了驾驶座又走出来,非得帮沈续调后座:“好好的大学老师不做,非要回国做临床,打小你就不是什么精力充沛的孩子。”
椅子是全自动的,其实只需要唤醒人工智能即可,但梁叔还是保持着老一辈亲力亲为的态度,非得自己手动调整才安心。
比起天南海北出差工作的父亲,沈续与梁叔相伴的日子更多,这次回国人明显老了许多,鬓角白发也不再用染发膏掩饰。
梁叔的车技很好,启程后的轿厢隔绝外界绝大部分噪音,只有偶尔经过减速带的时候沈续才会感受到略微的颠簸。
凌晨的交通畅通无阻,抵达公寓的时间是凌晨五点,而公寓距离医院的步行时间只有十五分钟,报道的时间是在早晨八点半交班,这个时候人最全,也最好做自我介绍。
三小时足够沈续修整梳洗,甚至还能吃个简单的早餐。
对于回国后的生活,沈续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只是从浴室中神清气爽地走出来,捧着热美式站在落地窗前,骤然发现这座自己曾经生活过十几年的城市,竟然在感官上没有任何变化。
仍旧糟糕的交通环境,不算是明朗利落地城村改造,所有的一切仿佛被包裹入琥珀的荧虫,时间与空间牢牢地定格在某个沉默而暧昧的间隙。
只是在没有不喜欢吹空调的汤靳明后,沈续能够肆无忌惮地打开冷气,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
“……”
汤靳明,又是汤靳明。
在国外的时候根本记不起汤靳明,自从收到葬礼请柬,沈续连做梦都不可避免地回忆与汤靳明在江城的一切。
这里的所有好像都捆绑着某种象征性的意味,沈续没有办法直接抹杀掉,只好尽量让自己没那么容易陷入过往。
早晨七点三十分,沈续将事先准备好的入职材料装进资料袋,带着装满冰咖啡的保温杯出门。人事科报道办理入职手续最麻烦,他目前还没习惯国内的流程,赶早不赶晚,提前去院里逛一圈,好尽快熟悉这里的节奏。
“梁叔,我走了。”沈续站在玄关打招呼。
今天梁叔留在公寓继续收拾,其实根本没什么可再添置或者亟待完善的。这里每天都有保洁来打扫,连做饭的厨师都是一日三顿地上门烹饪。沈续要做的只是收到管家发来的餐单,确定自己几点吃到新鲜的热饭而已。
要说实在短缺的,可能是当季的品牌新衣还没被成套地从skp搬运至公寓等待沈续闲暇挑选。
很快,梁叔从二楼匆忙跑下来,怀里抱着瓷白花瓶:“几点下班,想不想喝小时候你最喜欢吃的那家莲藕排骨汤。”
沈续弯眸笑笑,从上衣口袋里掏出车钥匙,道:“医院里有认识的校友,晚上可能会一块出去吃饭,不用等我,如果过了十点您就先睡吧。”
“行,路上注意安全。”梁叔也没再多问。
“啊对了。”
指针又缓慢向前走了五个小刻度,沈续抚上把手,倏而回头:“待会买点新鲜的荷花插进去吧。”
梁叔也笑:“再来点新鲜莲子剥好,你喜欢这个。”
……
公寓一梯一户,必须得刷卡入内,入住前管家便会提前记好住户的长相。十层以下是两室一厅,越往上越贵,二十层之后的便都是复式。
出了小区,走过种满梧桐的大道,再拐弯便能逐渐感受到清晨的烟火气了。
夹道行人或看手机或等待红绿灯,每个路口都有推车的小贩售卖早餐。
沈续要穿过十字路口到马路那边去,顺着这条路继续向前步行十分钟就是医院。
红灯长达一百二十秒,沈续等得无聊,正欲打开保温杯抿口咖啡,上衣口袋传来规律振动。
有人打电话来。
国外的习惯是发邮件沟通,学术或者工作讨论完全足够。因此沈续的app交流软件下载进手机后几乎没怎么用过,形同虚设。
有事可以打电话,没有事情可讲就随缘再见。
还保持这种十几年前的习惯倒也并非沈续刻意,只是平时工作太忙,从实验室里出来就只想睡觉,周末也有很多可以不使用手机的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