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谢谢……谢谢你。”温杳接过纸,小声道。
“没事,你早点睡,咱们明天六点就得集合了。”
“好。”
她没想宋绍思,她想许俞了,她真的好想许俞。
她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银泉市读书,离家一千七百多公里,第一个晚上,她没想家里的任何一个人,她想许俞了。
许俞,我好想你,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会这么想你。
温杳窝在被子里,无声的流泪。
温杳参加了银泉师范大学组织的新生军训,她性格好,老师和教官说什么就是什么,从不抱怨,也从不请假,半个月的军训下来,她虽然没有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但也没有坏印象。
军训后,温杳就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没有高中那么忙,那么累,温杳也没有参加什么社团,所以每天除了上课,学习,基本就没有什么别的事了。
人只要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温杳也是,她开始频繁的想起当年的事,但她不会去想那些人是怎么欺负她的,她只会想,和许俞的那段过往。
有一次在食堂,温杳看到了一个和许俞背影很像很像的男生,她出神般的盯着那个男生看了好久,身边的同学喊了她两次她都没反应过来。
她和许俞,已经三年没见了。
三年,能忘掉很多很多东西,尤其温杳中考后还生过一场很严重的病,这几年更是小病不断,很多事她都不记得了,比如儿时那些和彭游,庄璐在一起的日子,再比如她在四中的一些往事,她好像只能模模糊糊的记着,她转学到附中之后的一些事情,甚至她想不起来那些好,只能想起那些不好。
尽管如此,温杳依旧很清晰的记着许俞的样子,笑容,背影,甚至他的字迹。
可有一样,在她的脑海里模糊了,那就是许俞的声音。
温杳已经记不清,许俞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仔细想想,这几年来,她仅有的几次,做梦能梦见许俞,许俞也从来不和她说话。
第一次是在温杳高三的时候,许俞站在教室门外的围栏处,温杳跑上去找他,他们看着对方,谁都没有开口说话。最后温杳就从梦里惊醒了,那是初中毕业后,她第一次梦见许俞,醒来后她在床上,大哭了一场。
第二次是高考前几天,温杳梦到那段还没出事的日子,她和许俞还是同桌,许俞在讲台上做题,她坐在座位上看着,许俞最后转身冲她笑了笑。
第三次是开学的那个晚上,温杳梦到许俞在前面走着,她在后面走着,她能看见她的背影,却看不见他的脸。
三年了,整整三年,温杳只梦到过三次许俞。
许俞也是怨她的吧,怨她的疏远,怨她的不勇敢,怨她的放弃,怨她什么都不肯说,要不然,怎么会,连出现在她的梦里都不愿意。
这样的说法很牵强,可温杳忍不住这么想。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明明没有一天的白天不想许俞,为什么就是梦不到呢。
温杳大学学的是师范专业,有一个任务,叫三笔字,分别是硬笔字,毛笔字和粉笔字,每天都要写一种,写完还有专门的学生负责打分。
温杳写的并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是丑,还比不上班里的那些男生,每次都只能得个及格分。
有一次,负责打分的同学看了温杳的字之后,仔细想了想,说道:“同学啊,你该练练字了。”
温杳明白他的意思,她脸上笑着说“对,我这字,是该练练了”,内心却是一片苦涩。
她这字,怕是再也练不好了。
上大学前,温杳一直担心会处理不好和室友的关系,但还好,温杳的室友性格都很好,温杳也是个性格好的,大家在一起相处的很和谐。
虽然明显她的另外几个室友关系更好,更亲近一些,但她们也从来没有为难过温杳,有什么事都一定会和她商量。
她们的家庭都很幸福,经常在寝室讲一些家里的事情,说父母对她们有多好多好,温杳只是听着,不说话,她很羡慕,羡慕她们都有那么好的爸爸妈妈。
虽然宋绍思也经常给她打电话,但十次有八次都是来批评她的。
温绾今年上初三,她也到了青春叛逆期,开始不听话,不好好学习。
宋绍思说不过温绾,一骂她,温绾就和她吵架,她气不过,就来骂温杳,说都是她当年没给温绾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才让温绾变成了现在这样,说温绾现在和她犟嘴用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姐姐当时也……”
一开始,温杳还会和她吵,说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但慢慢的,宋绍思说的多了,温杳也就没心思吵了,她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她不过是把她当作撒气的东西罢了,没有这件事,也会有别的理由。
许俞在京大的生活也很平静,上课,下课,实验,论文,竞赛,各种社团活动,不过这几件事。
期末考试前,许俞和朋友坐在理学院的后院想论文。
朋友看许俞一直心不在焉,就问他:“许俞,你知道,我们理学院这一片都种的什么花吗?”
彼时正是冬天,树上光秃秃的一片,许俞摇了摇头:“不知道。”
“是桃花呀。”许俞的那位朋友出生中医世家,总知道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我和你说,这桃花呀,能抗抑郁,好多人都不知道桃花有这个功效,等明天春天桃花开了,我们早早把论文写了,到时候来这,绝对有灵感。”
“桃花……能抗抑郁。”许俞重复了一遍他的话。
“对呀。”
许俞想起,温杳就喜欢桃花,可惜,南临市桃花的花期太短,温杳转学到附中时,附中的桃花都已经谢了。
后来,是温杳自己告诉他,她喜欢桃花,就在附中的那条小路上,温杳问许俞,这边栽的都是什么树,许俞告诉她是桃树。
那时的温杳,眼睛笑的完成了月牙,声音如银铃般清脆的告诉他:“桃树呀,那明年春天能看到桃花了,我最喜欢桃花了。”
可惜,后来她始终没有看到附中那一片的桃花长什么样,因为她再也没去过那条小路。
许俞鼻子一酸,眼泪突然流了下来。
他的心痛的厉害,扶着桌子,全身都在颤抖着。
许俞的朋友吓了一跳,问他:“许俞,你怎么了?”
好一会,许俞才勉强说道:“没事,就是刚才突然有点难受。”
温杳上大学后,依旧没有停止和宋绍思的争吵,寒假回家后,她们依旧吵个不停。
这方面,温杳其实一直对温绾有着几分愧疚,从温绾上小学五年级起,她和宋绍思就一直不停的吵架,吵了这么多年,对温绾的心理肯定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所以不管温绾做了什么事,温杳都能包容,就算今天怨了,明天也就好了。
过年时,温杳从温砚的口中听说了许俞在京大的事,后来,温砚还告诉她,他最好的朋友,许俞的弟弟,在他们高考那一年,癌症去世了。
温杳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当时的心情,难过,心疼的同时又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
短短的三年,他经历了朋友去世,父亲自杀,弟弟病死。
温杳不知道,高中那三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些年,温杳不好过,许俞亦是。
他们都被困在了那年的夏天。
十四岁那年的风没有吹到十八岁,十四岁那年的雨却永远留在了十四岁。
她装作不经意间再和曲连策提起许俞,曲连策说,许俞好像搬家了,他好久都没在小区里看见许俞和他的姐姐,妈妈了,就连他家的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再没亮过。
开学前期,温杳收拾行李时,意外翻到了她初中时的毕业照。
她拿起那张照片,这么多年了,再次看到照片上的人,她的心口处依然会有一阵闷痛。
这阵闷痛,不止源于许俞。
大一下学期,温杳的室友都接连脱单,只剩下她一个人。
室友和她开玩笑说:“我们院好几个男生追你,你都不答应,老实说,是不是心里有人了呀?”
温杳看着她们,点了点头:“是。”
“真的有了啊!”室友们很惊讶,毕竟温杳整天都一个人独来独往的,怎么就突然有了个喜欢的人呢。
“谁啊?”
“是咱们学校的吗?”
“不是,是我初中同学,现在在京大。”温杳轻声道。
“京大!这么厉害啊!”
“那你们现在还有联系吗?”
温杳摇摇头:“没有了。”
“那你为什么不去找他呢?”
“因为我们没有可能了。”
“你不试试你怎么知道呢?”
“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温杳苦笑道。
她无法释怀,无法原谅施暴者,所以她和许俞永远不可能。
“没事,你早点睡,咱们明天六点就得集合了。”
“好。”
她没想宋绍思,她想许俞了,她真的好想许俞。
她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银泉市读书,离家一千七百多公里,第一个晚上,她没想家里的任何一个人,她想许俞了。
许俞,我好想你,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会这么想你。
温杳窝在被子里,无声的流泪。
温杳参加了银泉师范大学组织的新生军训,她性格好,老师和教官说什么就是什么,从不抱怨,也从不请假,半个月的军训下来,她虽然没有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但也没有坏印象。
军训后,温杳就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没有高中那么忙,那么累,温杳也没有参加什么社团,所以每天除了上课,学习,基本就没有什么别的事了。
人只要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温杳也是,她开始频繁的想起当年的事,但她不会去想那些人是怎么欺负她的,她只会想,和许俞的那段过往。
有一次在食堂,温杳看到了一个和许俞背影很像很像的男生,她出神般的盯着那个男生看了好久,身边的同学喊了她两次她都没反应过来。
她和许俞,已经三年没见了。
三年,能忘掉很多很多东西,尤其温杳中考后还生过一场很严重的病,这几年更是小病不断,很多事她都不记得了,比如儿时那些和彭游,庄璐在一起的日子,再比如她在四中的一些往事,她好像只能模模糊糊的记着,她转学到附中之后的一些事情,甚至她想不起来那些好,只能想起那些不好。
尽管如此,温杳依旧很清晰的记着许俞的样子,笑容,背影,甚至他的字迹。
可有一样,在她的脑海里模糊了,那就是许俞的声音。
温杳已经记不清,许俞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仔细想想,这几年来,她仅有的几次,做梦能梦见许俞,许俞也从来不和她说话。
第一次是在温杳高三的时候,许俞站在教室门外的围栏处,温杳跑上去找他,他们看着对方,谁都没有开口说话。最后温杳就从梦里惊醒了,那是初中毕业后,她第一次梦见许俞,醒来后她在床上,大哭了一场。
第二次是高考前几天,温杳梦到那段还没出事的日子,她和许俞还是同桌,许俞在讲台上做题,她坐在座位上看着,许俞最后转身冲她笑了笑。
第三次是开学的那个晚上,温杳梦到许俞在前面走着,她在后面走着,她能看见她的背影,却看不见他的脸。
三年了,整整三年,温杳只梦到过三次许俞。
许俞也是怨她的吧,怨她的疏远,怨她的不勇敢,怨她的放弃,怨她什么都不肯说,要不然,怎么会,连出现在她的梦里都不愿意。
这样的说法很牵强,可温杳忍不住这么想。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明明没有一天的白天不想许俞,为什么就是梦不到呢。
温杳大学学的是师范专业,有一个任务,叫三笔字,分别是硬笔字,毛笔字和粉笔字,每天都要写一种,写完还有专门的学生负责打分。
温杳写的并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是丑,还比不上班里的那些男生,每次都只能得个及格分。
有一次,负责打分的同学看了温杳的字之后,仔细想了想,说道:“同学啊,你该练练字了。”
温杳明白他的意思,她脸上笑着说“对,我这字,是该练练了”,内心却是一片苦涩。
她这字,怕是再也练不好了。
上大学前,温杳一直担心会处理不好和室友的关系,但还好,温杳的室友性格都很好,温杳也是个性格好的,大家在一起相处的很和谐。
虽然明显她的另外几个室友关系更好,更亲近一些,但她们也从来没有为难过温杳,有什么事都一定会和她商量。
她们的家庭都很幸福,经常在寝室讲一些家里的事情,说父母对她们有多好多好,温杳只是听着,不说话,她很羡慕,羡慕她们都有那么好的爸爸妈妈。
虽然宋绍思也经常给她打电话,但十次有八次都是来批评她的。
温绾今年上初三,她也到了青春叛逆期,开始不听话,不好好学习。
宋绍思说不过温绾,一骂她,温绾就和她吵架,她气不过,就来骂温杳,说都是她当年没给温绾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才让温绾变成了现在这样,说温绾现在和她犟嘴用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姐姐当时也……”
一开始,温杳还会和她吵,说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但慢慢的,宋绍思说的多了,温杳也就没心思吵了,她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她不过是把她当作撒气的东西罢了,没有这件事,也会有别的理由。
许俞在京大的生活也很平静,上课,下课,实验,论文,竞赛,各种社团活动,不过这几件事。
期末考试前,许俞和朋友坐在理学院的后院想论文。
朋友看许俞一直心不在焉,就问他:“许俞,你知道,我们理学院这一片都种的什么花吗?”
彼时正是冬天,树上光秃秃的一片,许俞摇了摇头:“不知道。”
“是桃花呀。”许俞的那位朋友出生中医世家,总知道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我和你说,这桃花呀,能抗抑郁,好多人都不知道桃花有这个功效,等明天春天桃花开了,我们早早把论文写了,到时候来这,绝对有灵感。”
“桃花……能抗抑郁。”许俞重复了一遍他的话。
“对呀。”
许俞想起,温杳就喜欢桃花,可惜,南临市桃花的花期太短,温杳转学到附中时,附中的桃花都已经谢了。
后来,是温杳自己告诉他,她喜欢桃花,就在附中的那条小路上,温杳问许俞,这边栽的都是什么树,许俞告诉她是桃树。
那时的温杳,眼睛笑的完成了月牙,声音如银铃般清脆的告诉他:“桃树呀,那明年春天能看到桃花了,我最喜欢桃花了。”
可惜,后来她始终没有看到附中那一片的桃花长什么样,因为她再也没去过那条小路。
许俞鼻子一酸,眼泪突然流了下来。
他的心痛的厉害,扶着桌子,全身都在颤抖着。
许俞的朋友吓了一跳,问他:“许俞,你怎么了?”
好一会,许俞才勉强说道:“没事,就是刚才突然有点难受。”
温杳上大学后,依旧没有停止和宋绍思的争吵,寒假回家后,她们依旧吵个不停。
这方面,温杳其实一直对温绾有着几分愧疚,从温绾上小学五年级起,她和宋绍思就一直不停的吵架,吵了这么多年,对温绾的心理肯定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所以不管温绾做了什么事,温杳都能包容,就算今天怨了,明天也就好了。
过年时,温杳从温砚的口中听说了许俞在京大的事,后来,温砚还告诉她,他最好的朋友,许俞的弟弟,在他们高考那一年,癌症去世了。
温杳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当时的心情,难过,心疼的同时又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
短短的三年,他经历了朋友去世,父亲自杀,弟弟病死。
温杳不知道,高中那三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些年,温杳不好过,许俞亦是。
他们都被困在了那年的夏天。
十四岁那年的风没有吹到十八岁,十四岁那年的雨却永远留在了十四岁。
她装作不经意间再和曲连策提起许俞,曲连策说,许俞好像搬家了,他好久都没在小区里看见许俞和他的姐姐,妈妈了,就连他家的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再没亮过。
开学前期,温杳收拾行李时,意外翻到了她初中时的毕业照。
她拿起那张照片,这么多年了,再次看到照片上的人,她的心口处依然会有一阵闷痛。
这阵闷痛,不止源于许俞。
大一下学期,温杳的室友都接连脱单,只剩下她一个人。
室友和她开玩笑说:“我们院好几个男生追你,你都不答应,老实说,是不是心里有人了呀?”
温杳看着她们,点了点头:“是。”
“真的有了啊!”室友们很惊讶,毕竟温杳整天都一个人独来独往的,怎么就突然有了个喜欢的人呢。
“谁啊?”
“是咱们学校的吗?”
“不是,是我初中同学,现在在京大。”温杳轻声道。
“京大!这么厉害啊!”
“那你们现在还有联系吗?”
温杳摇摇头:“没有了。”
“那你为什么不去找他呢?”
“因为我们没有可能了。”
“你不试试你怎么知道呢?”
“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温杳苦笑道。
她无法释怀,无法原谅施暴者,所以她和许俞永远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