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我是被迫拿他们的钱的,不然他们一定杀我!我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庆幸他们一直没找我,我甚至以为当初威胁我的细作死了,没想到,五天前,萧梁人出现了,不是当初威胁我入伙的那个人,我只知道此人姓杜,他让我那晚必须在南门当值,准备随时接应一个刺客。”
“我总共见过他两次,第一次是告知谋划,第二次就是前天傍晚,他扮成外乡来京的旅人,假装在义井边休息,把一囊食物给我,让我天黑时把食物放到铜驼街大树上的一个空鸟窝里。”
尉窈打断对方供述,问:“你可打开过那个囊?”
赵僧檦摇头:“我没有,我怕知道越多,死得越快。”
他窥一眼尉窈神色,见她没有再问的意思,继续招供:“别的坏事我真没干,今天中午我听说官兵在清理铜驼街的鸟窝,担心刺客没取走鸟窝里的食物,我就编了个借口离开里坊去街头看。”
实则他更担心刺客,或者姓杜的细作和他想法一样,也现身铜驼街,如果遇上了,他可得提醒细作赶紧远离,别被官兵发现。
当然认贼当父的狗心思要是也说了,他可真没活路了。
审完赵僧檦,管贤的儿子管真宽来了,他除了在城内散布赵修的传闻,还负责把胡叟查来的消息传递给尉窈。
胡叟今早追踪一个可疑的行路人,被察觉后只能放弃尾随,而后他依照行路人的身材和武艺,写了一份武官名单。
想把信上的十几名朝官一一暗查,太耗人手和时间了,而且可疑人物未必在名单里。
所以此事急不得。
尉窈把名单把元瑀,嘱咐:“这些官员的外貌具备共同点,你来京后见过不少官员,把相似外貌的、且武艺极高者添到名单里。”
她走出几步,想到一个人,拿回名单,用行囊笔添上一人……于忠。
元瑀诧异!
嫂嫂写下的于忠,是皇后的从兄,给已逝的于烈将军守孝的于忠?
第426章 二兽同行
两刻时间前。
殿中郎元昭一步步迈上皇宫的大司马门,铁甲微微响动,透露着杀伐气,犹如它的主人。
城墙之上,武卫将军元鸷背风独立,居高望着内城景色,听到有人走近,他回首,木讷的神情在看到是元昭时转回头,恢复冷漠。
这种冷漠,彻彻底底,毫无温情。
二人并肩望远,元昭说道:“孔雀,我们终于能在宫墙里会面了。”
“孔雀”是元鸷的字。
“嗯。”
元鸷的年龄不到三十,比元昭小,一声“嗯”却足以显示二人谁更强。他问:“昨天北海王训斥你了?”
元昭似一头发怒的熊,恶狠狠道:“他长兄也训过我,现在还不是埋在邙山!”
元鸷放低视线,一边打量着进宫的寇猛,一边说:“快了,元详快和他三个兄长在黄泉团聚了。于家的事,怎样了?”
元昭借巡视城墙仓库的原由来找对方,就是为了讲此事。
“孔雀,这回你失算了,于忠有勇无胆,只让他给尉窈个教训,没叫他杀人,他都胆怯退步不敢动手。”
元鸷没有表现失望,反而满意道:“此回用他,本就是试探。胆怯好,胆怯才容易掌控。”
“我信你,说吧,下一步干什么?”
“做好你分内事,别轻举妄动。”
“孔雀,你可从没说过这种话。”
“之前没遇到对手。”
元昭疑惑:“对手?谁?侍中尉窈?”
从前元昭被孝文帝大骂愚笨,其实不是训他无智,而是元昭不敬孝文帝的四叔齐郡王,这才被免去官职。元鸷在朝野布局多年,选元昭为同谋,可见元昭不但不愚,凡事还一点即透,当然,元鸷也看中元昭不敬天地、不尊君父,如野兽一样的性子。
这便是“兽同足者相从游”的道理。
“是她。”元鸷提醒同伙:“别轻视她,我在御食监的安排、广平王府的棋,短短两天都被她拔除了,薛直孝也废了,纵使这几件事里有人帮她,她自身的能力也非可小觑。”
元昭:“要不要……”他手掌稍动,做个“砍”的手势。
“晚了,杀不了她了。”元鸷视线再次放低,寇猛正从这道门离开皇宫。不必费心揣测,寇猛匆忙来,一定是尉窈吩咐的,匆忙走,一定是回尉窈身边护卫。
很快,今天当值的清河王元怿把尉窈奏事的文书呈至东极堂,一并送来的,还有侍中高显举荐道士祥灵的奏章。
皇帝抬举外家势力,终于盼到舅舅会奏事了,于是先打开高显的奏章,下方,清河王眼见着皇帝脸色难看。
皇帝问:“高显进门下省当值,你可有教他?”
清河王赶紧回答:“臣也在学习事务,自身浅薄,不敢教高侍中。”
“那甄琛呢?”
保自己重要,清河王回:“甄侍中倒是常与高侍中闲谈。”
学事慢,还整天闲谈?皇帝暂忍气恼,打开尉窈的奏章,进言之事,其实早在先帝时就有臣子建议过,可惜那时才迁都,各项庶务都迫在眉睫,那份奏请就石沉大海,再没有官员提出一样的请求。
只要皇帝不糊涂,都赞成官员不与民争利,尉窈在奏章里提到,官员经商除了纵容贿赂之举横行,还会干扰水陆运输。贪婪助长野心,当官员贪婪到一定地步,都想成为坐拥金山粮山的刘大贾,便会把朝廷的运输路线,转为他们经商获利的路线,当皇魏的货物填满不了他们的钱屋,那些贪官的野心就会伸向四夷,伸向萧梁!卖国求荣,绝非杞人忧天!
这份字字铿锵,为国为民力述的奏章,更把高显奏请的事比到泥里。然而皇帝再恨其不争,也不好打消舅舅的志气,区区仙人博士,换谁都是摆设,他批个“许”字,扔到书案边上,命令清河王把尉窈进言的改革里坊一事转述给尚书省、中书省大臣,明天散朝后大臣留下商议此事。
清河王的心眼较从前长进许多,他先回门下省,找个精明文吏去宫外寻尉窈,把明天会议之事转告给她。
尚书省的官最了解这位尉侍中,狗屁为国为民,肯定是刘大贾得罪她了!二百余字的奏章里,就“坐拥金山粮山的刘大贾”这句是她真心话!
“那个……我家里有事,先告个假回去。”
“一起、一起,我妻、妾今天同时生子,我得回去给她们鼓劲。”
“我突感风寒,头晕眼花,也告个假。”
刘大贾的生意遍布魏境,在他经营产业里投钱获利的朝官数不胜数,各曹小官把奏章相互传递,都心生不好预感,刘氏的买卖要砸啊,不能等了,他们得赶紧取回本金!
夜晚来临,大风更猛,吹的灯笼摇摇晃晃,宦官王温带着几名小宦侍走在永巷里,王温是御食监王继叔的弟弟,官职比兄长高,任“中给事中”,负责后宫夜晚的防卫,因此职责,他每天都会在后宫、外朝间奔走往来。
今晚他跟掉了魂般,走到朱华门的时候,险些走到花圃里,然后听到守门宦侍在讲皇后仁慈施恩的事。
“对我等来说是天大的难事,可是皇后一句话,我兄弟就得救了。”
“那你们兄弟不得卖命给皇后报恩啊?”
“卖命怕什么?能为皇后卖命,是我的福气。”
王温盯着自己的影子,人影和树影大不相同,他知道交谈的二宦侍是故意说给他听的。
皇后在给他机会,他该识趣么?如果不识趣,他的兄长可能真会死在宫人狱!
宫人狱里。
刘腾从被关进来,费尽心神思量,累极睡着,没睡一会儿就从噩梦里惊醒。他总有种感觉,自己这次恐怕大难临头,进宫人狱轻易,出去难。
“来人,来人,我要见大长秋卿。”
看管他的阉人脊背佝偻,头发大半灰白,此阉人似耳聋,凑近了问:“什么?”
刘腾双手抓紧木栅,说:“我有要事告知大长秋卿,快去找他,快去。”
“哦,知道了。我走路慢,你耐心等。”他说自己走路慢都属自夸,连转身都慢,气人的是,他边走还边哼唱歌谣:“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浅浅哼唱,落入刘腾耳中,却如重石敲击,字字句句夺命!
第427章 城东屠夫刘菜刀
刘腾不禁回忆前年冬末,那天仇敌苏兴寿告他一状,害他被中尹王质罚去清扫偏僻地段的积雪,那里的雪和泥地冻在一起,想扫干净,就得铲坏地面。苏兴寿歹毒,把他手下的小宦竖全调去别的地方忙,没人帮他,他只好一个人扫雪、平地面,直到女官梁玄童出现。
梁玄童手中没有扫帚等物,眼神直勾勾的很不对劲,当时刘腾生出警觉,欲离开,背后传来梁玄童唱歌的声音:“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她只唱了两句,然后喊他:“刘腾,你不是在打听我么?怎么我来了,你要走?”
“我总共见过他两次,第一次是告知谋划,第二次就是前天傍晚,他扮成外乡来京的旅人,假装在义井边休息,把一囊食物给我,让我天黑时把食物放到铜驼街大树上的一个空鸟窝里。”
尉窈打断对方供述,问:“你可打开过那个囊?”
赵僧檦摇头:“我没有,我怕知道越多,死得越快。”
他窥一眼尉窈神色,见她没有再问的意思,继续招供:“别的坏事我真没干,今天中午我听说官兵在清理铜驼街的鸟窝,担心刺客没取走鸟窝里的食物,我就编了个借口离开里坊去街头看。”
实则他更担心刺客,或者姓杜的细作和他想法一样,也现身铜驼街,如果遇上了,他可得提醒细作赶紧远离,别被官兵发现。
当然认贼当父的狗心思要是也说了,他可真没活路了。
审完赵僧檦,管贤的儿子管真宽来了,他除了在城内散布赵修的传闻,还负责把胡叟查来的消息传递给尉窈。
胡叟今早追踪一个可疑的行路人,被察觉后只能放弃尾随,而后他依照行路人的身材和武艺,写了一份武官名单。
想把信上的十几名朝官一一暗查,太耗人手和时间了,而且可疑人物未必在名单里。
所以此事急不得。
尉窈把名单把元瑀,嘱咐:“这些官员的外貌具备共同点,你来京后见过不少官员,把相似外貌的、且武艺极高者添到名单里。”
她走出几步,想到一个人,拿回名单,用行囊笔添上一人……于忠。
元瑀诧异!
嫂嫂写下的于忠,是皇后的从兄,给已逝的于烈将军守孝的于忠?
第426章 二兽同行
两刻时间前。
殿中郎元昭一步步迈上皇宫的大司马门,铁甲微微响动,透露着杀伐气,犹如它的主人。
城墙之上,武卫将军元鸷背风独立,居高望着内城景色,听到有人走近,他回首,木讷的神情在看到是元昭时转回头,恢复冷漠。
这种冷漠,彻彻底底,毫无温情。
二人并肩望远,元昭说道:“孔雀,我们终于能在宫墙里会面了。”
“孔雀”是元鸷的字。
“嗯。”
元鸷的年龄不到三十,比元昭小,一声“嗯”却足以显示二人谁更强。他问:“昨天北海王训斥你了?”
元昭似一头发怒的熊,恶狠狠道:“他长兄也训过我,现在还不是埋在邙山!”
元鸷放低视线,一边打量着进宫的寇猛,一边说:“快了,元详快和他三个兄长在黄泉团聚了。于家的事,怎样了?”
元昭借巡视城墙仓库的原由来找对方,就是为了讲此事。
“孔雀,这回你失算了,于忠有勇无胆,只让他给尉窈个教训,没叫他杀人,他都胆怯退步不敢动手。”
元鸷没有表现失望,反而满意道:“此回用他,本就是试探。胆怯好,胆怯才容易掌控。”
“我信你,说吧,下一步干什么?”
“做好你分内事,别轻举妄动。”
“孔雀,你可从没说过这种话。”
“之前没遇到对手。”
元昭疑惑:“对手?谁?侍中尉窈?”
从前元昭被孝文帝大骂愚笨,其实不是训他无智,而是元昭不敬孝文帝的四叔齐郡王,这才被免去官职。元鸷在朝野布局多年,选元昭为同谋,可见元昭不但不愚,凡事还一点即透,当然,元鸷也看中元昭不敬天地、不尊君父,如野兽一样的性子。
这便是“兽同足者相从游”的道理。
“是她。”元鸷提醒同伙:“别轻视她,我在御食监的安排、广平王府的棋,短短两天都被她拔除了,薛直孝也废了,纵使这几件事里有人帮她,她自身的能力也非可小觑。”
元昭:“要不要……”他手掌稍动,做个“砍”的手势。
“晚了,杀不了她了。”元鸷视线再次放低,寇猛正从这道门离开皇宫。不必费心揣测,寇猛匆忙来,一定是尉窈吩咐的,匆忙走,一定是回尉窈身边护卫。
很快,今天当值的清河王元怿把尉窈奏事的文书呈至东极堂,一并送来的,还有侍中高显举荐道士祥灵的奏章。
皇帝抬举外家势力,终于盼到舅舅会奏事了,于是先打开高显的奏章,下方,清河王眼见着皇帝脸色难看。
皇帝问:“高显进门下省当值,你可有教他?”
清河王赶紧回答:“臣也在学习事务,自身浅薄,不敢教高侍中。”
“那甄琛呢?”
保自己重要,清河王回:“甄侍中倒是常与高侍中闲谈。”
学事慢,还整天闲谈?皇帝暂忍气恼,打开尉窈的奏章,进言之事,其实早在先帝时就有臣子建议过,可惜那时才迁都,各项庶务都迫在眉睫,那份奏请就石沉大海,再没有官员提出一样的请求。
只要皇帝不糊涂,都赞成官员不与民争利,尉窈在奏章里提到,官员经商除了纵容贿赂之举横行,还会干扰水陆运输。贪婪助长野心,当官员贪婪到一定地步,都想成为坐拥金山粮山的刘大贾,便会把朝廷的运输路线,转为他们经商获利的路线,当皇魏的货物填满不了他们的钱屋,那些贪官的野心就会伸向四夷,伸向萧梁!卖国求荣,绝非杞人忧天!
这份字字铿锵,为国为民力述的奏章,更把高显奏请的事比到泥里。然而皇帝再恨其不争,也不好打消舅舅的志气,区区仙人博士,换谁都是摆设,他批个“许”字,扔到书案边上,命令清河王把尉窈进言的改革里坊一事转述给尚书省、中书省大臣,明天散朝后大臣留下商议此事。
清河王的心眼较从前长进许多,他先回门下省,找个精明文吏去宫外寻尉窈,把明天会议之事转告给她。
尚书省的官最了解这位尉侍中,狗屁为国为民,肯定是刘大贾得罪她了!二百余字的奏章里,就“坐拥金山粮山的刘大贾”这句是她真心话!
“那个……我家里有事,先告个假回去。”
“一起、一起,我妻、妾今天同时生子,我得回去给她们鼓劲。”
“我突感风寒,头晕眼花,也告个假。”
刘大贾的生意遍布魏境,在他经营产业里投钱获利的朝官数不胜数,各曹小官把奏章相互传递,都心生不好预感,刘氏的买卖要砸啊,不能等了,他们得赶紧取回本金!
夜晚来临,大风更猛,吹的灯笼摇摇晃晃,宦官王温带着几名小宦侍走在永巷里,王温是御食监王继叔的弟弟,官职比兄长高,任“中给事中”,负责后宫夜晚的防卫,因此职责,他每天都会在后宫、外朝间奔走往来。
今晚他跟掉了魂般,走到朱华门的时候,险些走到花圃里,然后听到守门宦侍在讲皇后仁慈施恩的事。
“对我等来说是天大的难事,可是皇后一句话,我兄弟就得救了。”
“那你们兄弟不得卖命给皇后报恩啊?”
“卖命怕什么?能为皇后卖命,是我的福气。”
王温盯着自己的影子,人影和树影大不相同,他知道交谈的二宦侍是故意说给他听的。
皇后在给他机会,他该识趣么?如果不识趣,他的兄长可能真会死在宫人狱!
宫人狱里。
刘腾从被关进来,费尽心神思量,累极睡着,没睡一会儿就从噩梦里惊醒。他总有种感觉,自己这次恐怕大难临头,进宫人狱轻易,出去难。
“来人,来人,我要见大长秋卿。”
看管他的阉人脊背佝偻,头发大半灰白,此阉人似耳聋,凑近了问:“什么?”
刘腾双手抓紧木栅,说:“我有要事告知大长秋卿,快去找他,快去。”
“哦,知道了。我走路慢,你耐心等。”他说自己走路慢都属自夸,连转身都慢,气人的是,他边走还边哼唱歌谣:“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浅浅哼唱,落入刘腾耳中,却如重石敲击,字字句句夺命!
第427章 城东屠夫刘菜刀
刘腾不禁回忆前年冬末,那天仇敌苏兴寿告他一状,害他被中尹王质罚去清扫偏僻地段的积雪,那里的雪和泥地冻在一起,想扫干净,就得铲坏地面。苏兴寿歹毒,把他手下的小宦竖全调去别的地方忙,没人帮他,他只好一个人扫雪、平地面,直到女官梁玄童出现。
梁玄童手中没有扫帚等物,眼神直勾勾的很不对劲,当时刘腾生出警觉,欲离开,背后传来梁玄童唱歌的声音:“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她只唱了两句,然后喊他:“刘腾,你不是在打听我么?怎么我来了,你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