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估摸着,我们家姑娘是仙人转世,梦见了前世今生也未可知呀。”
  “嗯,看来话本子没少看。”
  泠沛嗤笑着走出房外,并不回应星辰的话。
  可脑袋里却突然回忆起了谢衍当初说过的话。一时间有些迷茫。
  院子里的小丫头红豆捧着一个匣子走了过来,泠沛便叫住了她问是什么。
  红豆忙将手里的东西捧到泠沛面前,脆生生说着:“府外有个人送来的,说是姑娘之前在他们家定的糕点,老爷太太处都有呢。”
  泠沛接过匣子,看着匣子中精致的糕点,手指却往里头摸了摸,不期然摸出了一张小纸条,泠沛手掌一收,便把纸条笼在袖子中。
  “你把这糕点放在罗汉床那边吧。”
  说着泠沛便出去练武。只是这次有些心神不宁,老师想到袖子中那张纸条,好几次招式都错乱。泠沛无法,只好停下来,拿出纸条,上面只有短短几个字:
  几盒糕点,聊表心意。
  虽然未曾署名,但是泠沛知道这是谢衍带来的。刷的一下,泠沛的脸红了,心也跟着跳动。
  薛府书房,薛父对着桌上的糕点百思不得其解。
  皇家的皇商资格每过三年便会更换一次,自薛父执掌薛家以来,生意也是只好不坏的,两个女儿聪明能干,偏偏生了个混账儿子,不学无术,令人担忧。
  “老爷,郡王的意思是?”
  这次的皇商资质按理来说是没有问题,却不知道哪里又来了个商人和薛家竞争,眼看皇商资质要落入他人之手,薛父自是着急,这些日子以来东奔西走想要托人帮忙,可似乎都被一双手按住了。直到昨日碰到来办案的安郡王。
  传闻安郡王冷酷无情,不和臣子有所交集,却不知为何,对薛父颇为礼遇。薛父自是受宠若惊,小心应对。可这些日子看来,安郡王并未有什么过分的举止,甚至还帮忙解决了薛父皇商资质的难题。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泠沛知道自己会再次和谢衍见面,但是没有想到竟然如此之快。
  杨茜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就如之前答应的一般,事情结束后,谢衍便送到了薛府。
  薛父正巧外出查账不在府中,薛母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好出来接待。单独让薛蟠来,大家都不放心,于是薛老太太只好亲自和薛蟠一起出来接见安郡王谢衍。
  几人行礼结束后,谢衍便将杨茜带了上来。
  “安郡王,这是?”薛老太太对谢衍的操作有些迷糊,薛蟠也跟着点点头表示不解。
  “这位是女子学堂食堂的厨娘,薛家大姑娘想让她到薛府来做厨娘,正巧我们有一单案子需要她协助调查,如今事情了结,我便带过来给薛姑娘。”
  “这,还要劳烦安郡王亲自带来,老身是在惭愧。”薛老太太给足了安郡王面子,但对泠沛一事却只字不提。
  谢衍便将话题转到薛蟠身上,薛老太太自是乐的不提,转头说起了薛蟠的事。
  最后,谢衍也没有见到泠沛,反而薛老太太在薛父回府后立马叫来了薛父和薛母说起安郡王的事。
  薛父听完皱着眉头把之前安郡王帮忙拿到皇商资格的事一说,薛老太太喝茶的手便顿住了。她浑浊的目光里闪着精光,问起了当日的事由。
  “我看安郡王对我家沛儿有所企图。”
  “可那安郡王身份高贵,我们虽然是皇商,但与皇家而言,不过尔尔,我家,我家沛儿怎的摊上这样的事。”
  薛母听了不安地说了出口,见薛父和薛老太太都盯着自己看,不禁缩了缩脑袋,可想到泠沛的幸福,又挺直了腰板。
  薛父抬手拍了拍薛母,安慰道:“我薛家还未到卖女求荣的地步,你可放心。”
  薛母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没有这个想法。
  这是,门外的丫鬟高声说了句大姑娘来了。薛老太太忙叫人请进来。
  “孙女给祖母请安,给父亲母亲请安。”
  “来,沛儿坐祖母这里。”
  泠沛依言乖巧地坐在了薛老太太身边,听着他们说起安郡王过来的事。
  泠沛一听,心里便有了一番计较。那谢衍该透了些口风出来,自家的长辈们开始紧张了。
  “孙女不知那人是不是安郡王,只是想请杨茜来我们家里做厨娘,碰到了他们在办案。”
  “仅此而已?”薛父摸了摸自己手上的翡翠扳指,一双眼睛饱有深意地看着歪坐在薛老太太身边的大闺女。
  泠沛水汪汪的眼睛看向薛父,眉眼弯弯笑着说:“父亲,我与安郡王不过办案认识的,还能有什么?”当然前头几日的相遇,以及竹林谈心便不要让父亲知道了,免得徒增烦恼。
  听泠沛这么说,薛父便暂且相信了泠沛的话,转而又说起了薛蟠的事。
  “你哥哥最近倒是安分了许多,我知道这是你的功劳。”
  “父亲这话说的,我们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谁都知道。哥哥生性不喜端坐着读书,便让他出去见见世面,看看大千世界,古人常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识多了,便懂了父亲的不易。往后父亲再带在身边好生教导,自然不怕。”
  薛老太太笑眯眯地搂住泠沛道:“不得了了,我们家可出了个教书先生了,这般厉害。”
  “祖母又拿沛儿取笑。沛儿可不依!”
  待祖孙二人玩闹结束后,薛父便说起了让泠沛下江南的事。
  “你如今已然十三了,过不了多久便可议亲。虽说四大家族常有联姻,可我看着这么些年,大家都靠着祖宗荫庇,颇有些不思进取之貌。倒是你那弟弟确有几分本事,如今在军中历练着。”
  最后这句话,薛父是对着薛母说的。薛母出生自王家,还有一个姐姐嫁入了荣国公贾家二子家政为妻,凭着往年打的几次交道,薛父私心觉得这人迂腐,不想深交。
  泠沛很喜欢听薛父讲外面的事,一听薛父这样子,便知道想要私底下说些“闲话”,泠沛自然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状。
  薛母听薛父说了自己弟弟颇为能干,脸上则带着舒心的笑,连薛父后续说贾家那乱七八糟腌臜事都不想。
  “你那姐姐大儿贾珠聘了国子监祭酒之女,听说已经生了个男孩?”
  薛母忙整了整衣襟,赶紧说道:“老爷好记性,前些日子刚寄来家书,说生了个男孩,单名一个兰。我已经着人备好了礼送京里了。”
  “嗯。”
  薛父点点头,又说起了史家的事。等说的意犹未尽之时,才恍然想起,泠沛还未离开,止不住用食指点了点泠沛,笑道:“你这孩子,也不知随了谁,这般爱听东家长李家短。”
  泠沛起身亲自为薛父沏了杯茶,端到薛父面前调皮地眨眨眼地说:“父亲常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也是一种战术。”
  眼见着,金乌西沉,暮色晕染了大地。
  薛父看了看窗外,提议让新来的小厨娘杨茜做一桌菜尝尝。
  “也不知是什么厨艺 ,让我们沛儿这般念念不忘。”
  “父亲尝了便知。”
  下人们很快就到厨房那边吩咐,杨茜也不负所托,很快就准备好了饭菜:姜母鸭、干锅包菜、松鼠鳜鱼、酸汤肥牛……一盘盘菜琳琅满目摆放在桌上,带着辛辣的独特气息,吸引人的味蕾不自觉地分泌口水。
  薛蟠最近到处跑,也见识了很多,今儿个看见这般多的好吃的,很是高兴。宝钗也比平日多吃了不少。
  “看来,沛儿这小厨娘倒是找对了。”
  薛老太太也吃的比平日多了些,一边吃还一边说着一些才很适合老年人的口味。
  泠沛继续在女子学堂学习,不久便收到了李巧嘴要出嫁的消息。
  “怎地如此快?”
  何文欣坐在泠沛旁边吃着杨茜新做的板栗糕,一边撇撇嘴道:“嫁的是林玲的表哥。”说着又咬了一口板栗糕,“她整日里缠着林玲,不就是想要获得一份好姻缘嘛。”
  “个人自有缘法。”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章
  人人都道江南好,风光美如画。
  薛蟠靠在游船甲板上颇有几分名仕之风,丝毫瞧不出几天前还吐得昏天黑地躺在床上哀嚎不已的样子。
  “妹妹,我们要到了吧?”
  泠沛拿着说是外藩研究出的望远镜往远处瞧了瞧,告诉薛蟠确实要到江南了。
  “太好了,这一路可累死我了。”
  “大公子一路走来可有什么感受?”泠沛未及说话,云杉便从身后走了出来,她着一身男装,看着比男子还要俊俏。
  此次到扬州,是薛家一个姑奶奶过寿,而薛父怕安郡王对泠沛有些企图,便安排泠沛到江南给姑奶奶祝寿,顺道和薛蟠一起查看下江南的产业。
  本来薛父担心两个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正犹豫着是否要让他们去扬州。正巧,云杉回来了,便让云杉陪泠沛他们一同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