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而官府事先约定要给的月银,一月比一月少不说,后面竟直接没了音信。
百姓们逼不得已,这才冒死入京讨说法,而最初提出修建运河的纪宁,则成了他们嘴中的“祸首”。
那时纪宁在京都不受待见,不少人借此事对他口诛笔伐。
但众人其实都清楚,朝廷每月如期下发银两,若非有人作梗,断不会缺了百姓的月银。
虽说都清楚怎么回事,可当时没几人站出来说话。无法,为彻查此事,纪宁连夜整顿人马,二下南地。
他前脚刚在南地查清事情缘由,后脚京都又出了乱子。
原是入了夏,气温回升,流民中有人染有疫病,继而引的整个京都瘟疫爆发。
本来由朝廷出面派发药剂,还能稳住局面,谁知瘟疫爆发后半个月,京中草药告急。
一番彻查下来,药商们竟说草药紧缺,全因民间求仙问道之风兴起,致使部分药材的价格水涨船高,药农们趋利,跟风种植价高的草药,导致寻常草药产量大幅减少。
而所谓“求仙问道之风”兴起的缘由,自然又论到了纪宁头上。
虽说这两件事最终都得以查明是有人从中作梗,可这也成了纪宁之后被诬告下狱的源头。
淮兰花见纪宁一脸沉重,迟迟不说话,当他是着了急,忙道:
“世安你别太急。在未入京前,我已将此事飞书禀报陛下,相信他一定会有所决断。”
纪宁的确忧心,但不是忧心自己即将深陷险境,反倒是怕事情不发生。
萧元君既然带着前世的记忆回来了,他必定不会什么都不做。
所以最让纪宁担心的,实则是他不知道萧元君会不会做出什么他预料不到的事。
看他还是不说话,淮兰花都有些怪自己多嘴。她稍稍思索,喂起了定心丸,
“这段时间陛下每天都来,我看着他和世安你的关系很要好。陛下心能向着纪家,这就是好事,他定不会黑白不分冤枉你。”
纪宁心不在焉地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这般回应,倒让淮兰花越加懊悔。她话风一转,笑着道:“对了,伯母还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纪宁道:“伯母直言。”
“眼瞅着你下月生辰,我和全安没法陪你一起过,就想趁我二人还没走,提前为你庆生,你愿不愿意?”
此事纪宁高兴还来不及,怎会反对,他脸上终于有了笑意,“当然愿意。”
他笑盈盈看向全安,“这些年都不曾同你们待过几日,此事全凭伯母作主。”
淮兰花拍着大腿,“那好!既然是为你庆生,不说大操大办,但也该请些宾客。我看……”
她笑得另有深意,“这都城内有没有你相熟的好友,或者红颜知己?”
红颜知己?
纪宁登时了然,原来这生辰宴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无奈道:“伯母,我还没这些心思。”
没心思可不行,淮兰花道:“你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我回了北疆都没法安心。”
纪宁不语,扭头看向纪全安。
纪全安忙摆手,“哥你别看我,我还早,更不着急。”
淮兰花握住纪宁的手,“伯母不强求,但你要真有喜欢的姑娘,就别犹豫。告诉伯母,我去为你提亲,若嫌我面子小,我就去求圣旨,让陛下作主。”
闻言纪宁面露尴尬,连连婉拒,“伯母,我,我要真有心思,一定不会瞒你。”
尽是些糊弄人的话。
淮兰花叹气,眼见劝不出个结果,便暂且将此事搁置。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临走时,淮兰花想起还有一事要问纪宁:
“按理说你的生辰宴不该惊动陛下,但这段时间他没少费心,你说该不该请他赴宴?”
纪宁垂眸,藏在被褥下的竹筒已被捂得温热,他犹豫片刻,回答:“请。”
正好,他有事要问他。
第48章 生辰宴
生辰宴的事定了下来,淮兰花下午便让人去挑了些好料子,又约了裁缝上府,决计为纪宁做几件新衣。
裁缝还未上门,房内,淮兰花和纪全安拿着琳琅满目的新料子,挨个往纪宁身上比划。
淮兰花早就看纪宁柜中的那些灰布衣裳不满,她一手拽着人,将料子往他身上披,一边数落他小小年纪竟把日子过得这般糙,一会儿又叫纪全安使眼色,看看是红的显气色,还是绿的好看。
于是乎,萧元君进门时,撞见的便是被五颜六色的布料围在中央,面露苦色的纪宁。
他不禁失笑,好奇道:“今日好热闹,这是要做什么?”
对面三人齐齐望向他,纪宁恍若看见了救星,忙取掉身上布料团在手中,行礼道:“参见陛下。”
说着,他往前走了两步,意欲逃出淮兰花的“禁锢”。
岂料他的意图被识破,淮兰花一把拽住他,回头招呼萧元君,“陛下请坐,我正忙着给世安挑衣料,忙完了再招呼你。”
萧元君不以为意,“无妨,将军先忙。”
说罢,他往近处靠了靠,立在卧房外的雕花罩下,看着淮兰花继续将花花绿绿的布料往纪宁身上搭,嘴角渐渐泛起笑意。
纪宁本就臊得慌,被他这一盯一笑,登时没了耐性,他随便捡了块金褐色的料子,“伯母,我看这个就不错。”
淮兰花没睬他,拿着自己选的两块料子转头问:“陛下你来掌掌眼,这蓝的配白的好不好看?”
萧元君本想多说几句,然而抬眼一瞧纪宁,只见对方脸颊飞红,顶着一脸的苦不堪言朝他摇头。
他心领神会,“鷃蓝配芡实白再合适不过,将军好眼力。”
淮兰花被夸得心花怒放,“成,这算一套,再看看别的。”
纪宁急忙制止,“伯母,一套够穿了。你不是还有事要同陛下说吗?”
淮兰花一愣,想起还未正式向萧元君下请帖,她转身道:“陛下,后日我在府中为世安提前过生辰,届时你要方便,不妨一起来吃顿饭?”
萧元君求之不得,“当然方便。”
他转念一想,既然是为了过生辰,那方才挑的布料未免过于素净。
他提议道:“过生辰理应穿得喜庆些,不如再做一套绯色的衣裳?”
淮兰花正有此意,“是吧?我也觉得红的好看。”
闻言,刚以为能够逃脱“磋磨”的纪宁泄了口气,怨怨瞪了一眼萧元君,却只换来对方盈盈一笑。
好在这时候,阿醉领着裁缝进了门,纪宁看准时机,借着量体的机会从一堆布料中抽出了身。
屏风后,纪宁配合着裁缝量体。屏风外,几人或站或坐地围在圆桌前。
挑累了的淮兰花喝一口茶,瞧见阿醉手里还提着一个样式精致的漆木盒,问道:“手里拿的什么?”
阿醉掂量了掂量,答:“哦,这是别人听说主子抱恙,特地送来的补品。”
淮兰花随口调笑,“哟,男的女的?”
屏风后,听见声音的纪宁也问:“谁送的?”
主子都问话了,阿醉自然要如实作答:“回主子,是兰努尔给的。她没进院子,托我给主子你带过来,说这些都是大补的补品,对你康复有利。”
纪宁没多想,应了声“知道了”,便没了下句。
可他不多想,屋里其它人不能不多想。
而这其中就属淮兰花最好奇,她招来阿醉,悄声询问:“你说的这人是个姑娘?”
阿醉点头,“是。”
“她跟世安关系如何?”
阿醉想了想,“还算熟络。”
淮兰花顿时喜不自禁,以她对纪宁的了解,能跟某个姑娘谈得上“熟络”,已经是了不得的事。
她急道:“你怎么办事的?刚刚人姑娘上门,怎不叫她进来坐坐?”
阿醉冤枉道:“是她自己听说陛下在,怕冲撞龙颜不敢入内,关我什么事?”
一听这话,淮兰花险些一记眼刀直冲萧元君。她叹一口气,伸长了脖子朝纪宁喊道:
“世安——人姑娘给你送了厚礼,礼尚往来,是不是该请她吃顿饭?”
生辰宴本意就是为了哄淮兰花开心,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纪宁没多想,同意道:“是。侄儿明日就叫人去送请帖。”
见他答得爽脆,萧元君凝重的面庞又多了一层乌云,偏生这时淮兰花转过来同他说话。
“陛下,你看出点门道没?”
萧元君佯装不解,“什么门道?”
淮兰花暗喜:“世安和那位姑娘应当关系匪浅。”
萧元君黯黯垂眸,心道何止是匪浅,前世二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他心下怅然,却没有扫淮兰花的兴,强颜欢笑道:“若他二人两情相悦,确实喜事一桩。”
一听这话,淮兰花越发喜得没边儿。她叹道:“我过不了几日就要离京,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眼下最忧心的就是世安的终身大事。”
百姓们逼不得已,这才冒死入京讨说法,而最初提出修建运河的纪宁,则成了他们嘴中的“祸首”。
那时纪宁在京都不受待见,不少人借此事对他口诛笔伐。
但众人其实都清楚,朝廷每月如期下发银两,若非有人作梗,断不会缺了百姓的月银。
虽说都清楚怎么回事,可当时没几人站出来说话。无法,为彻查此事,纪宁连夜整顿人马,二下南地。
他前脚刚在南地查清事情缘由,后脚京都又出了乱子。
原是入了夏,气温回升,流民中有人染有疫病,继而引的整个京都瘟疫爆发。
本来由朝廷出面派发药剂,还能稳住局面,谁知瘟疫爆发后半个月,京中草药告急。
一番彻查下来,药商们竟说草药紧缺,全因民间求仙问道之风兴起,致使部分药材的价格水涨船高,药农们趋利,跟风种植价高的草药,导致寻常草药产量大幅减少。
而所谓“求仙问道之风”兴起的缘由,自然又论到了纪宁头上。
虽说这两件事最终都得以查明是有人从中作梗,可这也成了纪宁之后被诬告下狱的源头。
淮兰花见纪宁一脸沉重,迟迟不说话,当他是着了急,忙道:
“世安你别太急。在未入京前,我已将此事飞书禀报陛下,相信他一定会有所决断。”
纪宁的确忧心,但不是忧心自己即将深陷险境,反倒是怕事情不发生。
萧元君既然带着前世的记忆回来了,他必定不会什么都不做。
所以最让纪宁担心的,实则是他不知道萧元君会不会做出什么他预料不到的事。
看他还是不说话,淮兰花都有些怪自己多嘴。她稍稍思索,喂起了定心丸,
“这段时间陛下每天都来,我看着他和世安你的关系很要好。陛下心能向着纪家,这就是好事,他定不会黑白不分冤枉你。”
纪宁心不在焉地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这般回应,倒让淮兰花越加懊悔。她话风一转,笑着道:“对了,伯母还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纪宁道:“伯母直言。”
“眼瞅着你下月生辰,我和全安没法陪你一起过,就想趁我二人还没走,提前为你庆生,你愿不愿意?”
此事纪宁高兴还来不及,怎会反对,他脸上终于有了笑意,“当然愿意。”
他笑盈盈看向全安,“这些年都不曾同你们待过几日,此事全凭伯母作主。”
淮兰花拍着大腿,“那好!既然是为你庆生,不说大操大办,但也该请些宾客。我看……”
她笑得另有深意,“这都城内有没有你相熟的好友,或者红颜知己?”
红颜知己?
纪宁登时了然,原来这生辰宴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无奈道:“伯母,我还没这些心思。”
没心思可不行,淮兰花道:“你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我回了北疆都没法安心。”
纪宁不语,扭头看向纪全安。
纪全安忙摆手,“哥你别看我,我还早,更不着急。”
淮兰花握住纪宁的手,“伯母不强求,但你要真有喜欢的姑娘,就别犹豫。告诉伯母,我去为你提亲,若嫌我面子小,我就去求圣旨,让陛下作主。”
闻言纪宁面露尴尬,连连婉拒,“伯母,我,我要真有心思,一定不会瞒你。”
尽是些糊弄人的话。
淮兰花叹气,眼见劝不出个结果,便暂且将此事搁置。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临走时,淮兰花想起还有一事要问纪宁:
“按理说你的生辰宴不该惊动陛下,但这段时间他没少费心,你说该不该请他赴宴?”
纪宁垂眸,藏在被褥下的竹筒已被捂得温热,他犹豫片刻,回答:“请。”
正好,他有事要问他。
第48章 生辰宴
生辰宴的事定了下来,淮兰花下午便让人去挑了些好料子,又约了裁缝上府,决计为纪宁做几件新衣。
裁缝还未上门,房内,淮兰花和纪全安拿着琳琅满目的新料子,挨个往纪宁身上比划。
淮兰花早就看纪宁柜中的那些灰布衣裳不满,她一手拽着人,将料子往他身上披,一边数落他小小年纪竟把日子过得这般糙,一会儿又叫纪全安使眼色,看看是红的显气色,还是绿的好看。
于是乎,萧元君进门时,撞见的便是被五颜六色的布料围在中央,面露苦色的纪宁。
他不禁失笑,好奇道:“今日好热闹,这是要做什么?”
对面三人齐齐望向他,纪宁恍若看见了救星,忙取掉身上布料团在手中,行礼道:“参见陛下。”
说着,他往前走了两步,意欲逃出淮兰花的“禁锢”。
岂料他的意图被识破,淮兰花一把拽住他,回头招呼萧元君,“陛下请坐,我正忙着给世安挑衣料,忙完了再招呼你。”
萧元君不以为意,“无妨,将军先忙。”
说罢,他往近处靠了靠,立在卧房外的雕花罩下,看着淮兰花继续将花花绿绿的布料往纪宁身上搭,嘴角渐渐泛起笑意。
纪宁本就臊得慌,被他这一盯一笑,登时没了耐性,他随便捡了块金褐色的料子,“伯母,我看这个就不错。”
淮兰花没睬他,拿着自己选的两块料子转头问:“陛下你来掌掌眼,这蓝的配白的好不好看?”
萧元君本想多说几句,然而抬眼一瞧纪宁,只见对方脸颊飞红,顶着一脸的苦不堪言朝他摇头。
他心领神会,“鷃蓝配芡实白再合适不过,将军好眼力。”
淮兰花被夸得心花怒放,“成,这算一套,再看看别的。”
纪宁急忙制止,“伯母,一套够穿了。你不是还有事要同陛下说吗?”
淮兰花一愣,想起还未正式向萧元君下请帖,她转身道:“陛下,后日我在府中为世安提前过生辰,届时你要方便,不妨一起来吃顿饭?”
萧元君求之不得,“当然方便。”
他转念一想,既然是为了过生辰,那方才挑的布料未免过于素净。
他提议道:“过生辰理应穿得喜庆些,不如再做一套绯色的衣裳?”
淮兰花正有此意,“是吧?我也觉得红的好看。”
闻言,刚以为能够逃脱“磋磨”的纪宁泄了口气,怨怨瞪了一眼萧元君,却只换来对方盈盈一笑。
好在这时候,阿醉领着裁缝进了门,纪宁看准时机,借着量体的机会从一堆布料中抽出了身。
屏风后,纪宁配合着裁缝量体。屏风外,几人或站或坐地围在圆桌前。
挑累了的淮兰花喝一口茶,瞧见阿醉手里还提着一个样式精致的漆木盒,问道:“手里拿的什么?”
阿醉掂量了掂量,答:“哦,这是别人听说主子抱恙,特地送来的补品。”
淮兰花随口调笑,“哟,男的女的?”
屏风后,听见声音的纪宁也问:“谁送的?”
主子都问话了,阿醉自然要如实作答:“回主子,是兰努尔给的。她没进院子,托我给主子你带过来,说这些都是大补的补品,对你康复有利。”
纪宁没多想,应了声“知道了”,便没了下句。
可他不多想,屋里其它人不能不多想。
而这其中就属淮兰花最好奇,她招来阿醉,悄声询问:“你说的这人是个姑娘?”
阿醉点头,“是。”
“她跟世安关系如何?”
阿醉想了想,“还算熟络。”
淮兰花顿时喜不自禁,以她对纪宁的了解,能跟某个姑娘谈得上“熟络”,已经是了不得的事。
她急道:“你怎么办事的?刚刚人姑娘上门,怎不叫她进来坐坐?”
阿醉冤枉道:“是她自己听说陛下在,怕冲撞龙颜不敢入内,关我什么事?”
一听这话,淮兰花险些一记眼刀直冲萧元君。她叹一口气,伸长了脖子朝纪宁喊道:
“世安——人姑娘给你送了厚礼,礼尚往来,是不是该请她吃顿饭?”
生辰宴本意就是为了哄淮兰花开心,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纪宁没多想,同意道:“是。侄儿明日就叫人去送请帖。”
见他答得爽脆,萧元君凝重的面庞又多了一层乌云,偏生这时淮兰花转过来同他说话。
“陛下,你看出点门道没?”
萧元君佯装不解,“什么门道?”
淮兰花暗喜:“世安和那位姑娘应当关系匪浅。”
萧元君黯黯垂眸,心道何止是匪浅,前世二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他心下怅然,却没有扫淮兰花的兴,强颜欢笑道:“若他二人两情相悦,确实喜事一桩。”
一听这话,淮兰花越发喜得没边儿。她叹道:“我过不了几日就要离京,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眼下最忧心的就是世安的终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