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他命众人免礼,人群瞬间四散开来,无人再敢往他这处看。就连之前围在赵禄生两侧的几人也都噤了声,躲去远处。
他听耳侧传来低语。赵禄生道:“纪大人禁令初解,还是不要太过高调。”
纪宁莞尔,“官服乃陛下所赐,与今日盛会正合适,怎算高调?”
既要演君臣和睦,自要拿出和睦的证据。
赵禄生摇头,不再多言。
十国来朝此等盛事,总是繁琐又熬人的。
在雪地里等了一个时辰,宫里才来人领大家去偏殿用早膳。用过早膳,修整半个时辰,一群人又往大殿前的广场赶去。
这时天色已大亮,文武百官按官位高低列队于广场两侧,而与广场相连的高台上则摆设着帝王的龙椅,由赵禄生和纪宁候在左右。
一切准备妥当,余下的时间便是等。
每隔三刻钟就有人快马入宫,上报各外邦国入京的行踪。
待报到第一个入午门的外邦时,便有太监疾跑去万岁殿上报。
不多时,萧元君在仪仗队的簇拥下露面。
百官叩拜,萧元君端坐龙椅。
他今日亦穿得十分隆重,新做的龙袍完全按照他的身量裁剪,一丝一寸都是贴身的。又因是一身玄黑色,更衬出了他的庄重。
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帝王的新衣样式与那纪宁的怎如此相似?
何止相似,简直一模一样。
此时二人一坐一立,一个庄重,一个冷肃,一样的灼灼之姿,风华正茂,竟好生……
好生般配。
离二人最近的赵禄生被自己的想法惊住,他右眼皮登时狠跳不息。他先看纪宁,后看萧元君,越看越糊涂。
这衣裳若是纪宁自己做的,还能参他个以下犯上,偏生这衣服是陛下赏的。
纵使有万千疑虑,赵禄生最终都沉住了气,未吭一声。
台下眼风乱飞,台上萧元君的目光锁定在纪宁身上。
他记得这身官服是完全按照纪宁的身形制的,可理应合身的衣裳如今穿在人身上,竟多出了许多空隙。
自南巡归来,他似乎越来越瘦。
萧元君抬了抬手,海福立即将脑袋凑上前。
“去为右相取件披风来。”
帝王的声量不大,却因为场面过于肃静,这一句轻语亦飘进了不少人的耳朵里。
起初还拿不准局势的人们一下子都明白了。
谁说禁足便是失宠?这右相分明更得帝心了。
这下,每个人望向纪宁时眼底的那些“估量”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全是“恭敬”。
披风取来,由海福呈给纪宁,“大人。”
纪宁兀自一愣,思忖“君臣和睦”的戏码这便开始了吗?
他掩去多余情绪,谢过萧元君后换上披风。
恰此时,中门的侍卫来报。
“沙敕使团到——”
长号吹响,众人正色以待。
一队人从中门走进,队中无论男女皆穿绒棉短袄、灯笼裤,男的戴毡帽,女的则顶着嵌有珍珠宝石的银冠。
领队的壮年男子停在阶梯下,右手放置胸前,“沙敕王费萨携公主,朝拜启国天子。”
沙敕与启国西部接壤,多年来两国交好,情谊笃深。
萧元君起身相迎,“沙敕王一路辛苦。”
费萨笑得爽朗,“此程看遍启国秀丽山河,哪里辛苦?”
二人一来一回寒暄片刻,费萨指着身后两位公主道:“这是我的两位妹妹,仰慕陛下已久,此次专程带过来和陛下认识。”
说完,两位公主眼含秋波,向萧元君行了一记屈膝礼。
在场的对费萨口中“认识”的含义皆心领神会,萧元君朝两位公主颌了颌首,便命礼部侍郎带沙敕使团下去休憩。
沙敕之后,依次是其它九国觐见。
眼看天色从初露鱼肚白到烈日高悬,最后觐见的北狄使团终于露面。
与别国一国之主领队不同,北狄领队的是一十岁孩童——如今北狄皇室最不受宠的七皇子。
“北狄金阿瞒携使团,见过启国天子。”
北狄与启国不和睦已久,虽没盼着此次朝圣对方能有多少诚意,但派一名稚子出使,当真没将启国放在眼里。
场内氛围霎时凝滞。
萧元君背手于身后,“七皇子如此年纪就能带队出使,北狄还真是人才济济。”
金阿瞒从容作答:“北狄只是人才济济,而启国人才浩若烟海,‘一粟’怎能与‘一树’相提?”
话音落,听者们无不惊诧此番圆滑的言论竟出自一十岁小儿之口。若无人指点,十岁小儿能有此等的沉着,当真稀罕。
人群中,唯有纪宁紧紧盯住金阿瞒,面露疑虑。
过往的记忆太久远,以至于他有些不太确定——前世的金阿瞒似乎并没有说过这些话。
--------------------
这期的榜单任务终于完成了,后面还是跟着榜单更新,感谢大家的喜欢mua
第19章 旧疾复发
这种疑虑一直持续到迎宾结束。
去往宴厅的路上,纪宁的体力有些跟不上。他走在队伍末端,回忆前世有关金阿瞒的记忆。
可因为此人与他交际不深,好多细枝末节的事他都记不起来。
无端的恼意生出心头,他不自觉放慢脚步,远远落到了队伍之后。
恰这时,队伍后端的赵禄生回头瞧见了他,调转方向走到他身旁,“纪大人。”
纪宁闻声抬头,“何事?”
说话间,他拧在一起的一对眉宇未有半点松和。
见他愁态如此,赵禄生不解,“纪大人何事忧心?”
纪宁搪塞道:“无事。小事而已。”
赵禄生笑:“无事又有小事,那必定是大事。”
他微倾肩膀,压低声音:“可是忧心北狄?”
纪宁不应。
赵禄生:“大人觉得北狄派个黄毛小儿来,意欲何为?”
纪宁只得将思绪抽离,回答道:“障眼法。”
以一十岁小儿混淆视听,借出使之名,行安插暗探之实。
赵禄生的猜测与之一致,“北狄异心不死,我等要早做堤防。”
“大人放心。”纪宁陡然肃色,“不论北狄居心如何,我都不会让他们得逞。”
赵禄生微笑,陪纪宁走了一段路,他冷不丁道:“陛下三月孝期已过,该做充盈后宫的打算了。”
话毕,他寻求意见般的看向纪宁。
经由他一提醒,纪宁恍然记起按照前世的进程,再过不到半个月,就是萧元君册封沙敕两位公主的日子。
赵禄生还在等着他的意见,他答:“确实如此。”
“但我看陛下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届时你我二人身为辅相,还要多加规劝。”
前世因为此事,纪宁与萧元君闹得十分不愉快,他本无意再掺和,但正如赵禄生所言,身居辅相应该尽责。
他点头应允,却未察觉在他点头的一瞬,赵禄生暗松了口气。
皇宫盛宴,一贯离不开推杯换盏。
纪宁身体抱恙本不宜饮酒,但架不住席间沙敕国主几番劝饮。
酒杯落桌,纪宁入座时已脚步飘然。
沙敕王费萨站在他的酒案前,擎着空酒盏畅怀大笑,“听说早年右相驰骋沙场,是一方豪杰,怎么就这点酒量?”
沙敕国风豪迈,加上费萨又饮了不少酒,言语也都随性了不少。
面对他的调侃,纪宁没有介怀,“沙敕王雄风猎猎,我甘拜下风。”
费萨一听他要认输,不依了起来,“欸!大丈夫不轻言‘认输’,来来来!继续喝!”
说着他伸手去拉纪宁。
被他猛地拽离座位,纪宁的脸霎时白了。他掌着费萨的小臂站起来,刚要开口婉拒,抬眼的瞬间却对上了对面金阿瞒的视线。
小儿的目光隐含打量,可眨眼的功夫再看,小儿嘴里塞着糕点,模样天真无暇。
纪宁晃晃脑袋,心想难道是自己花了眼?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再有一丝懈怠。酒杯重新举在手上,他冲费萨一笑,对饮继续。
又一轮下来,费萨喝得尽了兴,转头去寻赵禄生。
终于得来片刻清净,纪宁坐回位置。
岂料甫一坐稳,一阵剧痛自胸腔蔓延。他一手掌着桌案支撑住身体,一手勉强抬起,招来旁边的小太监。
他佯装醉酒,吩咐小太监道:“去叫海福转告陛下,我不胜酒力,想去偏殿休息片刻。”
小太监领命,悄摸走到龙案旁上报海福,海福扭头去寻圣上。
萧元君正和费萨、赵禄生等人聊得起兴,他听完海福的话,低语了几句。
不多时,小太监回到纪宁身旁,引他出殿。
身后的喧嚣逐渐远去,疼痛也越发明晰。
纪宁咬紧牙关忍了一路,等进了偏殿时全身上下已是大汗淋漓。
他听耳侧传来低语。赵禄生道:“纪大人禁令初解,还是不要太过高调。”
纪宁莞尔,“官服乃陛下所赐,与今日盛会正合适,怎算高调?”
既要演君臣和睦,自要拿出和睦的证据。
赵禄生摇头,不再多言。
十国来朝此等盛事,总是繁琐又熬人的。
在雪地里等了一个时辰,宫里才来人领大家去偏殿用早膳。用过早膳,修整半个时辰,一群人又往大殿前的广场赶去。
这时天色已大亮,文武百官按官位高低列队于广场两侧,而与广场相连的高台上则摆设着帝王的龙椅,由赵禄生和纪宁候在左右。
一切准备妥当,余下的时间便是等。
每隔三刻钟就有人快马入宫,上报各外邦国入京的行踪。
待报到第一个入午门的外邦时,便有太监疾跑去万岁殿上报。
不多时,萧元君在仪仗队的簇拥下露面。
百官叩拜,萧元君端坐龙椅。
他今日亦穿得十分隆重,新做的龙袍完全按照他的身量裁剪,一丝一寸都是贴身的。又因是一身玄黑色,更衬出了他的庄重。
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帝王的新衣样式与那纪宁的怎如此相似?
何止相似,简直一模一样。
此时二人一坐一立,一个庄重,一个冷肃,一样的灼灼之姿,风华正茂,竟好生……
好生般配。
离二人最近的赵禄生被自己的想法惊住,他右眼皮登时狠跳不息。他先看纪宁,后看萧元君,越看越糊涂。
这衣裳若是纪宁自己做的,还能参他个以下犯上,偏生这衣服是陛下赏的。
纵使有万千疑虑,赵禄生最终都沉住了气,未吭一声。
台下眼风乱飞,台上萧元君的目光锁定在纪宁身上。
他记得这身官服是完全按照纪宁的身形制的,可理应合身的衣裳如今穿在人身上,竟多出了许多空隙。
自南巡归来,他似乎越来越瘦。
萧元君抬了抬手,海福立即将脑袋凑上前。
“去为右相取件披风来。”
帝王的声量不大,却因为场面过于肃静,这一句轻语亦飘进了不少人的耳朵里。
起初还拿不准局势的人们一下子都明白了。
谁说禁足便是失宠?这右相分明更得帝心了。
这下,每个人望向纪宁时眼底的那些“估量”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全是“恭敬”。
披风取来,由海福呈给纪宁,“大人。”
纪宁兀自一愣,思忖“君臣和睦”的戏码这便开始了吗?
他掩去多余情绪,谢过萧元君后换上披风。
恰此时,中门的侍卫来报。
“沙敕使团到——”
长号吹响,众人正色以待。
一队人从中门走进,队中无论男女皆穿绒棉短袄、灯笼裤,男的戴毡帽,女的则顶着嵌有珍珠宝石的银冠。
领队的壮年男子停在阶梯下,右手放置胸前,“沙敕王费萨携公主,朝拜启国天子。”
沙敕与启国西部接壤,多年来两国交好,情谊笃深。
萧元君起身相迎,“沙敕王一路辛苦。”
费萨笑得爽朗,“此程看遍启国秀丽山河,哪里辛苦?”
二人一来一回寒暄片刻,费萨指着身后两位公主道:“这是我的两位妹妹,仰慕陛下已久,此次专程带过来和陛下认识。”
说完,两位公主眼含秋波,向萧元君行了一记屈膝礼。
在场的对费萨口中“认识”的含义皆心领神会,萧元君朝两位公主颌了颌首,便命礼部侍郎带沙敕使团下去休憩。
沙敕之后,依次是其它九国觐见。
眼看天色从初露鱼肚白到烈日高悬,最后觐见的北狄使团终于露面。
与别国一国之主领队不同,北狄领队的是一十岁孩童——如今北狄皇室最不受宠的七皇子。
“北狄金阿瞒携使团,见过启国天子。”
北狄与启国不和睦已久,虽没盼着此次朝圣对方能有多少诚意,但派一名稚子出使,当真没将启国放在眼里。
场内氛围霎时凝滞。
萧元君背手于身后,“七皇子如此年纪就能带队出使,北狄还真是人才济济。”
金阿瞒从容作答:“北狄只是人才济济,而启国人才浩若烟海,‘一粟’怎能与‘一树’相提?”
话音落,听者们无不惊诧此番圆滑的言论竟出自一十岁小儿之口。若无人指点,十岁小儿能有此等的沉着,当真稀罕。
人群中,唯有纪宁紧紧盯住金阿瞒,面露疑虑。
过往的记忆太久远,以至于他有些不太确定——前世的金阿瞒似乎并没有说过这些话。
--------------------
这期的榜单任务终于完成了,后面还是跟着榜单更新,感谢大家的喜欢mua
第19章 旧疾复发
这种疑虑一直持续到迎宾结束。
去往宴厅的路上,纪宁的体力有些跟不上。他走在队伍末端,回忆前世有关金阿瞒的记忆。
可因为此人与他交际不深,好多细枝末节的事他都记不起来。
无端的恼意生出心头,他不自觉放慢脚步,远远落到了队伍之后。
恰这时,队伍后端的赵禄生回头瞧见了他,调转方向走到他身旁,“纪大人。”
纪宁闻声抬头,“何事?”
说话间,他拧在一起的一对眉宇未有半点松和。
见他愁态如此,赵禄生不解,“纪大人何事忧心?”
纪宁搪塞道:“无事。小事而已。”
赵禄生笑:“无事又有小事,那必定是大事。”
他微倾肩膀,压低声音:“可是忧心北狄?”
纪宁不应。
赵禄生:“大人觉得北狄派个黄毛小儿来,意欲何为?”
纪宁只得将思绪抽离,回答道:“障眼法。”
以一十岁小儿混淆视听,借出使之名,行安插暗探之实。
赵禄生的猜测与之一致,“北狄异心不死,我等要早做堤防。”
“大人放心。”纪宁陡然肃色,“不论北狄居心如何,我都不会让他们得逞。”
赵禄生微笑,陪纪宁走了一段路,他冷不丁道:“陛下三月孝期已过,该做充盈后宫的打算了。”
话毕,他寻求意见般的看向纪宁。
经由他一提醒,纪宁恍然记起按照前世的进程,再过不到半个月,就是萧元君册封沙敕两位公主的日子。
赵禄生还在等着他的意见,他答:“确实如此。”
“但我看陛下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届时你我二人身为辅相,还要多加规劝。”
前世因为此事,纪宁与萧元君闹得十分不愉快,他本无意再掺和,但正如赵禄生所言,身居辅相应该尽责。
他点头应允,却未察觉在他点头的一瞬,赵禄生暗松了口气。
皇宫盛宴,一贯离不开推杯换盏。
纪宁身体抱恙本不宜饮酒,但架不住席间沙敕国主几番劝饮。
酒杯落桌,纪宁入座时已脚步飘然。
沙敕王费萨站在他的酒案前,擎着空酒盏畅怀大笑,“听说早年右相驰骋沙场,是一方豪杰,怎么就这点酒量?”
沙敕国风豪迈,加上费萨又饮了不少酒,言语也都随性了不少。
面对他的调侃,纪宁没有介怀,“沙敕王雄风猎猎,我甘拜下风。”
费萨一听他要认输,不依了起来,“欸!大丈夫不轻言‘认输’,来来来!继续喝!”
说着他伸手去拉纪宁。
被他猛地拽离座位,纪宁的脸霎时白了。他掌着费萨的小臂站起来,刚要开口婉拒,抬眼的瞬间却对上了对面金阿瞒的视线。
小儿的目光隐含打量,可眨眼的功夫再看,小儿嘴里塞着糕点,模样天真无暇。
纪宁晃晃脑袋,心想难道是自己花了眼?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再有一丝懈怠。酒杯重新举在手上,他冲费萨一笑,对饮继续。
又一轮下来,费萨喝得尽了兴,转头去寻赵禄生。
终于得来片刻清净,纪宁坐回位置。
岂料甫一坐稳,一阵剧痛自胸腔蔓延。他一手掌着桌案支撑住身体,一手勉强抬起,招来旁边的小太监。
他佯装醉酒,吩咐小太监道:“去叫海福转告陛下,我不胜酒力,想去偏殿休息片刻。”
小太监领命,悄摸走到龙案旁上报海福,海福扭头去寻圣上。
萧元君正和费萨、赵禄生等人聊得起兴,他听完海福的话,低语了几句。
不多时,小太监回到纪宁身旁,引他出殿。
身后的喧嚣逐渐远去,疼痛也越发明晰。
纪宁咬紧牙关忍了一路,等进了偏殿时全身上下已是大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