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宋余嗫嚅道:“……可那是御犬。”
长平侯冷笑道:“正是御犬才好。”他目光落在宋余脸上,宋余并不是一个能受委屈的孩子,曾几何时,他也是张扬自信的,可自伤后,宋余一日比一日沉默怯懦,长平侯不是不心痛的。今日宋余能奋起反抗,他实在很高兴。长平侯伸手摸了摸宋余的脑袋,道:“乖孩子,咱们长平侯府虽不惹事,却也不怕事,自也没有被别人踢到脸上还步步忍让的理儿。”
宋余怔怔地望着长平侯,看着他眼中的欣慰,似懂非懂,眼眶却泛起了热意,“嗯!”
长平侯笑道:“爷爷很高兴,能再一次看到咱们五郎如此勇敢。”
宋余说:“爷爷不生我气吗?”
长平侯道:“生你的气作甚,你做错事了吗?”
宋余抿紧嘴唇,却摇了摇头,道:“没有,孙儿没做错。”
“哈哈哈,”长平侯笑道,“既没做错就不要怕,抬头挺胸,让他们都知道,咱们长平侯府的宋五郎,包括咱们长平侯府,都不是任人欺负的软柿子。”
宋余看着长平侯,重重的“嗯”了声,他道:“孙儿明白了。”
“好了,瞧这脏兮兮的样子,”长平侯说,“回去让大夫看看,别留了暗伤,再沐浴换身衣服。”
宋余应了声,退到门边时却停下脚步,回身看着长平侯,老人仍看着他,见状道:“怎么了?”
宋余沉默片刻,道:“爷爷,五郎以前是不是让您很失望?”
长平侯神色微震,看着宋余,叹了口气,说:“爷爷不失望,爷爷是心痛,没能保护好五郎。”
宋余眼睛登时就红了。
直到宋余走出院子,长平侯失神地站了许久,他回过神,长长地叹了口气。
宋成道:“侯爷,五少爷这是好事啊。”
长平侯笑道:“是好事,我就知道五郎是个有气性的孩子,”他顿了顿,脸色稍沉,道,“只是郝家这回也着实过了,打狗还要看主人,今日当着五郎的面就如此欺负他,明日是不是就要纵恶犬去咬他了?”
宋成也有些气愤,却踌躇道:“可那到底是陛下赏赐的御犬,可长义伯如今风头正盛,若是他反告恶状……”
长平侯冷笑了一声,他闭上眼思索片刻,道:“我听闻御史台陈大人的独子半个月前在狗坊被狗咬伤,当晚就去了?”
宋成说:“是有这么回事儿,听说陈大人一直想查那几处狗坊,可惜狗坊背后都有人,不了了之。”
长平侯道:“给陈大人递个帖子,就说本侯请他过府一叙。”
宋成:“是,侯爷。”
第24章
宋余起初还有些担心,后来见府中平静,他大伯宋廷微也来过问了一番,只让他安心便是,并未多说什么。宋余看着宋廷微离去的背影,恍惚了一下,他猛地发觉其实自己实在幸运,即便他不曾为宋家争光,甚至因着他的不聪明让长平侯府饱受冷眼,府中并未如何当真苛待于他。
从前这些都似笼了一层雾,隔着一层,不知从何时起,雾散了,他望去,尽都是拳拳爱护。
宋余发觉自己好似清明了许多,好像从前是愚钝的痴儿,突然间渐渐开窍知事。宋余将自己的感受说予了容老大夫,容老大夫是宫中退下来的御医,医术高超,这些年一直都是他为宋余看诊断脉。
彼时容老大夫正在为宋余施以针灸,他伤了脑袋,头上也扎了满头的银针,好似脑袋上顶了个刺猬。他闻言沉吟片刻,手上却轻轻捻动着银针,道:“如此甚好,这些年五郎没有白遭这些罪。”
可不是遭罪,要知当年宋余从山崖底下背上来时只吊了一口气,就是送入京都时,也是拿百年老参吊着命。这些年里,黄汤都不知饮过多少,更不要说针灸药浴。容老大夫经手了这么些年,也不得不叹宋余心性坚韧善忍,这些都已经嵌入了他的骨血,纵然前尘尽忘,有些东西却不会消失。
宋余腼腆道:“这些年多亏了容爷爷劳心劳力,亲自为我治病。”
容老大夫笑了一下,道:“老夫是大夫,看病消灾本就是分内之事。”
宋余摇了摇头,道:“若不是容爷爷妙手回春,我说不定早就没了,容爷爷对五郎有救命之恩。”
容老大夫并非施恩图报之人,可听得宋余这话还是熨帖,他道:“我给你再调整一下药方,药还是按时吃,不可断了,若有什么事,及时告知我。”
宋余应了声,他仰起脸望着容老大夫,道:“容爷爷,我好了就能想起过去的所有事情吗?”
容老大夫看着少年青涩秀气的面容,道:“五郎,为医者,老夫也不敢断定是不是能全然想起,不过看情况,即便不能都想起,约莫也能恢复一些。不过你既叫我一声爷爷,老夫便算作你长辈,有些话还是想说予你听。”
宋余:“嗯。”
容老大夫一边取针,一边道:“人的身体有时就如同药篓,它所能承载的东西是有限的,一旦塞的东西多了,再坚固的药篓也会坏掉。人的身体又比药篓多了几分灵性,为了不至崩坏,就会刻意遗忘一些东西,让它足以勉强维系生存。”
“你明白吗?”
宋余似懂非懂,半晌,道:“容爷爷的意思是我之所以不记得过去,不止是因为伤了脑袋,还因着那些事太痛苦,所以我将它们忘了?”
容老大夫道:“五郎是个聪明的孩子。”
“既然已经选择了遗忘,又何必执着于想起,”容老大夫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人得往前看,也只能往前看。”
宋余说:“可这些年我无时无刻不想想起,我有时做梦,梦里都是那些事。”
“那是不是说我忘得不甘心,”宋余抬起眼睛,看着容老大夫,很认真道,“爷爷说我是个勇敢的孩子,或许曾经我因为受不住选择了忘记,可我不能一直逃避,我不能永远都做一个懦夫。”
容老大夫哑然。
他苦笑一声,这还真是宋廷玉的儿子,他摇摇头,罢了,人各有命。
宋余几日都不曾再见姜焉,他想起姜焉在他面前说起的那些话,有些羞赧不自在,可姜焉当真不再来,心中又有点儿不可言说的失落。他想,莫不是齐安侯生气了?也是,他那日话都说不清楚,便落荒而逃,齐安侯就是气恼,也在情理之中。
他失落也好没道理,姜焉若是生了气,不再喜欢他,他该松口气才是,毕竟他觉得姜焉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的朋友屈指可数,要是失了姜焉,宋余还是很舍不得的。
可宋余心里就是有点儿不痛快,一颗心都起起落落的,全然不知要怎么办才好。
“五郎,五郎?”阮承青伸手在他面前挥了挥,纳闷儿道,“我和你说话呢,怎么不理我?”
宋余回过神,挠了挠脑袋,道:“你说什么?我方才走神了。”
阮承青道:“我和你说南城那些狗坊的事儿呢。”
“……狗坊?狗坊怎么了?”宋余愣了下,就听阮承青说,“这么大的事儿你竟不曾听说!御史台陈大人一纸状纸将南城的狗坊告到了京兆尹梁大人处,事儿闹大了,皇上让我哥去查呢。”
宋余不期然地想起了自己同郝如非的争执,他道:“后来呢?”
阮承青说:“后来……后来可了不得,你可知那几个狗坊都干了什么?那些狗坊平日里豢养凶犬相斗以此开赌局牟利,”他压低声音,道,“听说为了激起恶犬凶性,还将人放进去,让人与犬斗,甚至拿人肉来喂养!”
宋余睁大眼睛,震惊道:“他们疯了?!”
阮承青说:“可不是疯了,简直岂有此理,竟然敢如此草菅人命!”
“时下京都贵都崇尚养犬,狗坊为了配种养出漂亮的小犬儿,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阮承青道,“闹出了好几条人命,这几日锦衣卫查狗坊,平日里不敢得罪狗坊的苦主都去了京兆府击鼓鸣冤。”
宋余说:“不过几座狗坊,怎么敢这样大胆?”
坐在二人前头的黎川闻言回过头来,道:“五郎这话就说岔了,这儿可是京都,能将狗坊开得这样大的,背后岂能无人?”
宋余哑然。
阮承青道:“黎兄这话说的是,我听说其中一处的幕后主人就是长义伯府。”
宋余:“郝如非?”
阮承青笑嘻嘻道:“就是他,皇上震怒,让长义伯和郝如非都在府内闭门思过。”
黎川冷笑道:“与民争利,草菅人命就一个闭门思过?”
阮承青扯了下他的衣袖,道:“慎言。”
“此事锦衣卫还在查,等事态分明了,”阮承青说,“皇上定会惩处长义伯府的。”
黎川淡淡道:“长义伯府内可还出了一位贵妃娘娘,到头来,不过是小惩大诫罢了。”
阮承青摇摇头,说:“这事儿可不同,”他看向宋余,说,“说来也怪,宋大人也递了折子参长义伯府呢,就连齐安侯掺和进去了。”
长平侯冷笑道:“正是御犬才好。”他目光落在宋余脸上,宋余并不是一个能受委屈的孩子,曾几何时,他也是张扬自信的,可自伤后,宋余一日比一日沉默怯懦,长平侯不是不心痛的。今日宋余能奋起反抗,他实在很高兴。长平侯伸手摸了摸宋余的脑袋,道:“乖孩子,咱们长平侯府虽不惹事,却也不怕事,自也没有被别人踢到脸上还步步忍让的理儿。”
宋余怔怔地望着长平侯,看着他眼中的欣慰,似懂非懂,眼眶却泛起了热意,“嗯!”
长平侯笑道:“爷爷很高兴,能再一次看到咱们五郎如此勇敢。”
宋余说:“爷爷不生我气吗?”
长平侯道:“生你的气作甚,你做错事了吗?”
宋余抿紧嘴唇,却摇了摇头,道:“没有,孙儿没做错。”
“哈哈哈,”长平侯笑道,“既没做错就不要怕,抬头挺胸,让他们都知道,咱们长平侯府的宋五郎,包括咱们长平侯府,都不是任人欺负的软柿子。”
宋余看着长平侯,重重的“嗯”了声,他道:“孙儿明白了。”
“好了,瞧这脏兮兮的样子,”长平侯说,“回去让大夫看看,别留了暗伤,再沐浴换身衣服。”
宋余应了声,退到门边时却停下脚步,回身看着长平侯,老人仍看着他,见状道:“怎么了?”
宋余沉默片刻,道:“爷爷,五郎以前是不是让您很失望?”
长平侯神色微震,看着宋余,叹了口气,说:“爷爷不失望,爷爷是心痛,没能保护好五郎。”
宋余眼睛登时就红了。
直到宋余走出院子,长平侯失神地站了许久,他回过神,长长地叹了口气。
宋成道:“侯爷,五少爷这是好事啊。”
长平侯笑道:“是好事,我就知道五郎是个有气性的孩子,”他顿了顿,脸色稍沉,道,“只是郝家这回也着实过了,打狗还要看主人,今日当着五郎的面就如此欺负他,明日是不是就要纵恶犬去咬他了?”
宋成也有些气愤,却踌躇道:“可那到底是陛下赏赐的御犬,可长义伯如今风头正盛,若是他反告恶状……”
长平侯冷笑了一声,他闭上眼思索片刻,道:“我听闻御史台陈大人的独子半个月前在狗坊被狗咬伤,当晚就去了?”
宋成说:“是有这么回事儿,听说陈大人一直想查那几处狗坊,可惜狗坊背后都有人,不了了之。”
长平侯道:“给陈大人递个帖子,就说本侯请他过府一叙。”
宋成:“是,侯爷。”
第24章
宋余起初还有些担心,后来见府中平静,他大伯宋廷微也来过问了一番,只让他安心便是,并未多说什么。宋余看着宋廷微离去的背影,恍惚了一下,他猛地发觉其实自己实在幸运,即便他不曾为宋家争光,甚至因着他的不聪明让长平侯府饱受冷眼,府中并未如何当真苛待于他。
从前这些都似笼了一层雾,隔着一层,不知从何时起,雾散了,他望去,尽都是拳拳爱护。
宋余发觉自己好似清明了许多,好像从前是愚钝的痴儿,突然间渐渐开窍知事。宋余将自己的感受说予了容老大夫,容老大夫是宫中退下来的御医,医术高超,这些年一直都是他为宋余看诊断脉。
彼时容老大夫正在为宋余施以针灸,他伤了脑袋,头上也扎了满头的银针,好似脑袋上顶了个刺猬。他闻言沉吟片刻,手上却轻轻捻动着银针,道:“如此甚好,这些年五郎没有白遭这些罪。”
可不是遭罪,要知当年宋余从山崖底下背上来时只吊了一口气,就是送入京都时,也是拿百年老参吊着命。这些年里,黄汤都不知饮过多少,更不要说针灸药浴。容老大夫经手了这么些年,也不得不叹宋余心性坚韧善忍,这些都已经嵌入了他的骨血,纵然前尘尽忘,有些东西却不会消失。
宋余腼腆道:“这些年多亏了容爷爷劳心劳力,亲自为我治病。”
容老大夫笑了一下,道:“老夫是大夫,看病消灾本就是分内之事。”
宋余摇了摇头,道:“若不是容爷爷妙手回春,我说不定早就没了,容爷爷对五郎有救命之恩。”
容老大夫并非施恩图报之人,可听得宋余这话还是熨帖,他道:“我给你再调整一下药方,药还是按时吃,不可断了,若有什么事,及时告知我。”
宋余应了声,他仰起脸望着容老大夫,道:“容爷爷,我好了就能想起过去的所有事情吗?”
容老大夫看着少年青涩秀气的面容,道:“五郎,为医者,老夫也不敢断定是不是能全然想起,不过看情况,即便不能都想起,约莫也能恢复一些。不过你既叫我一声爷爷,老夫便算作你长辈,有些话还是想说予你听。”
宋余:“嗯。”
容老大夫一边取针,一边道:“人的身体有时就如同药篓,它所能承载的东西是有限的,一旦塞的东西多了,再坚固的药篓也会坏掉。人的身体又比药篓多了几分灵性,为了不至崩坏,就会刻意遗忘一些东西,让它足以勉强维系生存。”
“你明白吗?”
宋余似懂非懂,半晌,道:“容爷爷的意思是我之所以不记得过去,不止是因为伤了脑袋,还因着那些事太痛苦,所以我将它们忘了?”
容老大夫道:“五郎是个聪明的孩子。”
“既然已经选择了遗忘,又何必执着于想起,”容老大夫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人得往前看,也只能往前看。”
宋余说:“可这些年我无时无刻不想想起,我有时做梦,梦里都是那些事。”
“那是不是说我忘得不甘心,”宋余抬起眼睛,看着容老大夫,很认真道,“爷爷说我是个勇敢的孩子,或许曾经我因为受不住选择了忘记,可我不能一直逃避,我不能永远都做一个懦夫。”
容老大夫哑然。
他苦笑一声,这还真是宋廷玉的儿子,他摇摇头,罢了,人各有命。
宋余几日都不曾再见姜焉,他想起姜焉在他面前说起的那些话,有些羞赧不自在,可姜焉当真不再来,心中又有点儿不可言说的失落。他想,莫不是齐安侯生气了?也是,他那日话都说不清楚,便落荒而逃,齐安侯就是气恼,也在情理之中。
他失落也好没道理,姜焉若是生了气,不再喜欢他,他该松口气才是,毕竟他觉得姜焉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的朋友屈指可数,要是失了姜焉,宋余还是很舍不得的。
可宋余心里就是有点儿不痛快,一颗心都起起落落的,全然不知要怎么办才好。
“五郎,五郎?”阮承青伸手在他面前挥了挥,纳闷儿道,“我和你说话呢,怎么不理我?”
宋余回过神,挠了挠脑袋,道:“你说什么?我方才走神了。”
阮承青道:“我和你说南城那些狗坊的事儿呢。”
“……狗坊?狗坊怎么了?”宋余愣了下,就听阮承青说,“这么大的事儿你竟不曾听说!御史台陈大人一纸状纸将南城的狗坊告到了京兆尹梁大人处,事儿闹大了,皇上让我哥去查呢。”
宋余不期然地想起了自己同郝如非的争执,他道:“后来呢?”
阮承青说:“后来……后来可了不得,你可知那几个狗坊都干了什么?那些狗坊平日里豢养凶犬相斗以此开赌局牟利,”他压低声音,道,“听说为了激起恶犬凶性,还将人放进去,让人与犬斗,甚至拿人肉来喂养!”
宋余睁大眼睛,震惊道:“他们疯了?!”
阮承青说:“可不是疯了,简直岂有此理,竟然敢如此草菅人命!”
“时下京都贵都崇尚养犬,狗坊为了配种养出漂亮的小犬儿,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阮承青道,“闹出了好几条人命,这几日锦衣卫查狗坊,平日里不敢得罪狗坊的苦主都去了京兆府击鼓鸣冤。”
宋余说:“不过几座狗坊,怎么敢这样大胆?”
坐在二人前头的黎川闻言回过头来,道:“五郎这话就说岔了,这儿可是京都,能将狗坊开得这样大的,背后岂能无人?”
宋余哑然。
阮承青道:“黎兄这话说的是,我听说其中一处的幕后主人就是长义伯府。”
宋余:“郝如非?”
阮承青笑嘻嘻道:“就是他,皇上震怒,让长义伯和郝如非都在府内闭门思过。”
黎川冷笑道:“与民争利,草菅人命就一个闭门思过?”
阮承青扯了下他的衣袖,道:“慎言。”
“此事锦衣卫还在查,等事态分明了,”阮承青说,“皇上定会惩处长义伯府的。”
黎川淡淡道:“长义伯府内可还出了一位贵妃娘娘,到头来,不过是小惩大诫罢了。”
阮承青摇摇头,说:“这事儿可不同,”他看向宋余,说,“说来也怪,宋大人也递了折子参长义伯府呢,就连齐安侯掺和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