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摆烂,摆烂!!! 第94节
……
从费家回到宫里,德妃也好,阮仁燧和大公主也好,生活都重新回到了原先的轨迹上。
德妃那本书已经写完了前两章,虽然未必是最终定稿,但嘉贞娘子看过之后,也说算是有模有样了。
德妃自己晚上睡觉的时候拿着从头到尾看一遍,都觉得有些惊奇。
这么规整美妙的文字,这么详实有据的记述,真是我写出来的东西吗?
她使人给夏侯夫人送信——她没进宫前写的东西都还在娘家好好地收着呢——下次进宫的时候带进来,她想两厢对比一下。
这本也不是什么难事,夏侯夫人就照办了。
德妃打开自己在国子学念书时留下的笔记本,随手翻开一页,就见上边用学校时期稍显稚嫩的笔迹写了一行字。
海棠花落了,我心里盛满了少年璀璨的忧伤。
德妃:“……”
啊啊啊啊啊!!!!
德妃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再翻开下一页。
面如观音,心如魔王,这就是我,夏侯申申……
德妃:“……”
德妃如遭雷击,支起身子来,大声摇人:“赶紧拿个火盆过来!!!”
德妃产生了自我怀疑。
这狗屎似的东西,真是我写的?!
又跟夏侯夫人说:“家里边留下的那些,统统给我烧掉!”
还再三叮嘱:“可不能偷看啊阿娘!!!”
夏侯夫人鼻子里往外哼了一声:“那时候你阿耶不许你写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还不听,觉得他不理解你……”
德妃:_(:3」∠)_
德妃:已老实。
看过了自己惨不忍睹的青春,再回头去看如今的这两章定稿,德妃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她忽然间很真切地意识到,读书真的改变了自己。
等嘉贞娘子再过来的时候,她很认真地同嘉贞娘子致谢:“姐姐爱护我,我一直都知道,只是直到今时今日,才知道这恩情究竟有多大!”
嘉贞娘子叫她给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倒是也说:“外人也只能劝说几句罢了,真的做出改变,付出努力的,还是娘娘自己。”
德妃虽然性情有些跳脱,有点小坏,隔三差五地还爱偷个小懒,但总体来说,也还算是一个比较努力的学生。
嘉贞娘子给她安排的读书任务,她基本上都完成了,也很老实地做了笔记。
“读书是没有捷径的,付出了,才能有收获。”
与此同时,嘉贞娘子也说:“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我回去,再重新给您列份书单吧?”
德妃:“……”
德妃舔了舔嘴唇,硬着头皮说:“好。”
……
从费家离开,回到宫里之后,阮仁燧和大公主又有了新的事情要忙活。
姐弟俩跟小时女官学着用豆子来发豆芽。
算是实践课。
“《黄帝内经》有载,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豆子虽然不在五谷当中,但也是很要紧的作物。”
小时女官搜罗了不同种类的豆子,一样样摆放出来让两位皇嗣看。
黄豆、红豆、绿豆、黑豆,蚕豆、豌豆、扁豆,还有白芸豆。
看得人眼花缭乱的。
作为一种作物,豆子可讲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只是作为一节实践课,实在也没必要填鸭似的往里边塞太多深沉的东西。
小时女官叫他们姐弟俩在黄豆和绿豆当中选择一种,预备着用来发豆芽。
大公主还很好奇:“为什么只能选这两种豆子?”
小时女官笑眯眯地告诉她:“因为这两种豆子发出芽来能吃,也好吃。”
大公主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哦哦哦!”
她选择了黄豆。
阮仁燧选择了绿豆。
他不太喜欢吃黄豆芽,总觉得咬在嘴里硬梆梆的,咯吱咯吱响。
还是发绿豆芽吃吧!
小时女官看他们俩都做出了选择,就叫各自去打水把豆子泡上:“明天早晨再来把豆子捞出来,放到背光的地方去,找条湿润的巾帕盖住……”
大公主仰着头,很兴奋地问她:“然后就可以吃豆芽了吗?”
“哪有那么快?”
小时女官听得莞尔,失笑道:“你们得去找个喷壶,一天三次给豆子浇水,这么浇上三天,估计就差不多了。”
“啊?”
大公主听得有点忧愁:“可是三天真的好长好长啊……”
阮仁燧倒是觉得这事儿很有意思。
泡完豆子回到披香殿后,他还乐颠颠地给德妃画了个饼:“阿娘,我已经把豆子泡好了,过几天发出豆芽儿来,先带回来给你吃!”
“真的吗?”
德妃十分捧场,脸上露出来一点讶异,十分赞叹地说:“岁岁,你可真是太了不得啦,才三岁呢,就能给我发豆芽吃了!”
阮仁燧抬头挺胸,趾高气扬:“那是,我可是大才女的儿子!”
周围人听得笑了起来。
发豆芽这事儿实在是很简单,即便是两个小孩儿,在有着充分指导的前提下,也没有失败的可能。
阮仁燧和大公主每天三回过去浇水,眼瞧着两种豆子发出芽来。
起初卷曲着,之后越来越长,三天之后,小时女官很肯定地告诉他们:“可以吃啦。”
阮仁燧就跟大公主聚头在一起,很严肃地商量豆芽该怎么分。
阮仁燧说:“阿耶跟太后娘娘都得有一点吧?”
大公主说:“朱娘娘也得有!”
阮仁燧想了想,说:“小时女官也得分一点!”
大公主说:“授课的太太们也可以分一点!”
阮仁燧补充说:“我得让人给我外祖母送一些过去!”
大公主:“……”
大公主就梗着脖子,说:“我多吃一点,不给老鸭子!”
姐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没什么疏漏,于是一起敲定了这件事:“就这么办!”
暮春时节,风和日丽。
德妃跟贤妃看两个小孩儿兴致勃勃地操持豆芽分配,都觉得很有意思,私底下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聚在一起凑个热闹。
江南新进了碧螺春,德妃叫小厨房用来炒虾仁儿吃,菊花脑鸡蛋汤,芦蒿腊肉,又使人斩了只鸭,配鸭油烧饼来吃。
贤妃叫人备了一盘羊头签,一盘酒炊淮白鱼,一碟泡菜拼盘,最后是一盘醋溜豆芽。
搞得大公主很生气:“说好了是吃豆芽,怎么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阮仁燧同仇敌忾,在旁边气愤不已地附和她:“就是!”
姐弟俩各自端了一盘豆芽在面前,板着脸不理人。
阮仁燧埋头吃自己面前那盘绿豆芽。
大公主埋头吃自己面前那盘黄豆芽。
别的菜一筷子也不肯动。
把德妃跟贤妃搞得啼笑皆非。
这边还没吃完,就有九华殿的人来报,道是承恩公府的刘小娘子进宫来探望姐姐了。
同皇室关系紧密的外戚之家,往往都是有门籍的。
朱皇后的父母有,德妃的母亲夏侯夫人有,贤妃的母家承恩公府自然也有。
先前清明宫宴之后,承恩公触怒了圣上,被剥夺了门籍,此后进宫的资格,也就归属于贤妃的妹妹刘小娘子了。
她与贤妃并非一母同胞,但同为刘家女儿,感情总归也是有的。
贤妃起初听说妹妹来了,还觉得高兴:“她来得倒是巧,这么多菜,就我们几个人,怎么也吃不完。”
等见了面,看刘小娘子脸色涨红,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心就慢慢地沉了下去。
刘小娘子低着头,羞惭不已,断断续续地道:“阿耶说,有件事得请娘娘在陛下面前提一提。”
“他就算再不济,也是太后娘娘的弟弟、陛下的舅父,是当代的承恩公,没道理叫淮安侯府这么戏弄呀……”
贤妃脸色发白,只觉得头疼欲裂。
德妃因为事不关己,倒是在旁听得津津有味。
“真过分啊,我都看不过去了。”
她还主动跟刘小娘子打听呢:“话说淮安侯府怎么戏弄承恩公了?”
阮仁燧一边觉得阿娘直接舞到人家面前去挺不好的,一边也很好奇……
从费家回到宫里,德妃也好,阮仁燧和大公主也好,生活都重新回到了原先的轨迹上。
德妃那本书已经写完了前两章,虽然未必是最终定稿,但嘉贞娘子看过之后,也说算是有模有样了。
德妃自己晚上睡觉的时候拿着从头到尾看一遍,都觉得有些惊奇。
这么规整美妙的文字,这么详实有据的记述,真是我写出来的东西吗?
她使人给夏侯夫人送信——她没进宫前写的东西都还在娘家好好地收着呢——下次进宫的时候带进来,她想两厢对比一下。
这本也不是什么难事,夏侯夫人就照办了。
德妃打开自己在国子学念书时留下的笔记本,随手翻开一页,就见上边用学校时期稍显稚嫩的笔迹写了一行字。
海棠花落了,我心里盛满了少年璀璨的忧伤。
德妃:“……”
啊啊啊啊啊!!!!
德妃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再翻开下一页。
面如观音,心如魔王,这就是我,夏侯申申……
德妃:“……”
德妃如遭雷击,支起身子来,大声摇人:“赶紧拿个火盆过来!!!”
德妃产生了自我怀疑。
这狗屎似的东西,真是我写的?!
又跟夏侯夫人说:“家里边留下的那些,统统给我烧掉!”
还再三叮嘱:“可不能偷看啊阿娘!!!”
夏侯夫人鼻子里往外哼了一声:“那时候你阿耶不许你写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还不听,觉得他不理解你……”
德妃:_(:3」∠)_
德妃:已老实。
看过了自己惨不忍睹的青春,再回头去看如今的这两章定稿,德妃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她忽然间很真切地意识到,读书真的改变了自己。
等嘉贞娘子再过来的时候,她很认真地同嘉贞娘子致谢:“姐姐爱护我,我一直都知道,只是直到今时今日,才知道这恩情究竟有多大!”
嘉贞娘子叫她给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倒是也说:“外人也只能劝说几句罢了,真的做出改变,付出努力的,还是娘娘自己。”
德妃虽然性情有些跳脱,有点小坏,隔三差五地还爱偷个小懒,但总体来说,也还算是一个比较努力的学生。
嘉贞娘子给她安排的读书任务,她基本上都完成了,也很老实地做了笔记。
“读书是没有捷径的,付出了,才能有收获。”
与此同时,嘉贞娘子也说:“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我回去,再重新给您列份书单吧?”
德妃:“……”
德妃舔了舔嘴唇,硬着头皮说:“好。”
……
从费家离开,回到宫里之后,阮仁燧和大公主又有了新的事情要忙活。
姐弟俩跟小时女官学着用豆子来发豆芽。
算是实践课。
“《黄帝内经》有载,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豆子虽然不在五谷当中,但也是很要紧的作物。”
小时女官搜罗了不同种类的豆子,一样样摆放出来让两位皇嗣看。
黄豆、红豆、绿豆、黑豆,蚕豆、豌豆、扁豆,还有白芸豆。
看得人眼花缭乱的。
作为一种作物,豆子可讲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只是作为一节实践课,实在也没必要填鸭似的往里边塞太多深沉的东西。
小时女官叫他们姐弟俩在黄豆和绿豆当中选择一种,预备着用来发豆芽。
大公主还很好奇:“为什么只能选这两种豆子?”
小时女官笑眯眯地告诉她:“因为这两种豆子发出芽来能吃,也好吃。”
大公主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哦哦哦!”
她选择了黄豆。
阮仁燧选择了绿豆。
他不太喜欢吃黄豆芽,总觉得咬在嘴里硬梆梆的,咯吱咯吱响。
还是发绿豆芽吃吧!
小时女官看他们俩都做出了选择,就叫各自去打水把豆子泡上:“明天早晨再来把豆子捞出来,放到背光的地方去,找条湿润的巾帕盖住……”
大公主仰着头,很兴奋地问她:“然后就可以吃豆芽了吗?”
“哪有那么快?”
小时女官听得莞尔,失笑道:“你们得去找个喷壶,一天三次给豆子浇水,这么浇上三天,估计就差不多了。”
“啊?”
大公主听得有点忧愁:“可是三天真的好长好长啊……”
阮仁燧倒是觉得这事儿很有意思。
泡完豆子回到披香殿后,他还乐颠颠地给德妃画了个饼:“阿娘,我已经把豆子泡好了,过几天发出豆芽儿来,先带回来给你吃!”
“真的吗?”
德妃十分捧场,脸上露出来一点讶异,十分赞叹地说:“岁岁,你可真是太了不得啦,才三岁呢,就能给我发豆芽吃了!”
阮仁燧抬头挺胸,趾高气扬:“那是,我可是大才女的儿子!”
周围人听得笑了起来。
发豆芽这事儿实在是很简单,即便是两个小孩儿,在有着充分指导的前提下,也没有失败的可能。
阮仁燧和大公主每天三回过去浇水,眼瞧着两种豆子发出芽来。
起初卷曲着,之后越来越长,三天之后,小时女官很肯定地告诉他们:“可以吃啦。”
阮仁燧就跟大公主聚头在一起,很严肃地商量豆芽该怎么分。
阮仁燧说:“阿耶跟太后娘娘都得有一点吧?”
大公主说:“朱娘娘也得有!”
阮仁燧想了想,说:“小时女官也得分一点!”
大公主说:“授课的太太们也可以分一点!”
阮仁燧补充说:“我得让人给我外祖母送一些过去!”
大公主:“……”
大公主就梗着脖子,说:“我多吃一点,不给老鸭子!”
姐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没什么疏漏,于是一起敲定了这件事:“就这么办!”
暮春时节,风和日丽。
德妃跟贤妃看两个小孩儿兴致勃勃地操持豆芽分配,都觉得很有意思,私底下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聚在一起凑个热闹。
江南新进了碧螺春,德妃叫小厨房用来炒虾仁儿吃,菊花脑鸡蛋汤,芦蒿腊肉,又使人斩了只鸭,配鸭油烧饼来吃。
贤妃叫人备了一盘羊头签,一盘酒炊淮白鱼,一碟泡菜拼盘,最后是一盘醋溜豆芽。
搞得大公主很生气:“说好了是吃豆芽,怎么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阮仁燧同仇敌忾,在旁边气愤不已地附和她:“就是!”
姐弟俩各自端了一盘豆芽在面前,板着脸不理人。
阮仁燧埋头吃自己面前那盘绿豆芽。
大公主埋头吃自己面前那盘黄豆芽。
别的菜一筷子也不肯动。
把德妃跟贤妃搞得啼笑皆非。
这边还没吃完,就有九华殿的人来报,道是承恩公府的刘小娘子进宫来探望姐姐了。
同皇室关系紧密的外戚之家,往往都是有门籍的。
朱皇后的父母有,德妃的母亲夏侯夫人有,贤妃的母家承恩公府自然也有。
先前清明宫宴之后,承恩公触怒了圣上,被剥夺了门籍,此后进宫的资格,也就归属于贤妃的妹妹刘小娘子了。
她与贤妃并非一母同胞,但同为刘家女儿,感情总归也是有的。
贤妃起初听说妹妹来了,还觉得高兴:“她来得倒是巧,这么多菜,就我们几个人,怎么也吃不完。”
等见了面,看刘小娘子脸色涨红,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心就慢慢地沉了下去。
刘小娘子低着头,羞惭不已,断断续续地道:“阿耶说,有件事得请娘娘在陛下面前提一提。”
“他就算再不济,也是太后娘娘的弟弟、陛下的舅父,是当代的承恩公,没道理叫淮安侯府这么戏弄呀……”
贤妃脸色发白,只觉得头疼欲裂。
德妃因为事不关己,倒是在旁听得津津有味。
“真过分啊,我都看不过去了。”
她还主动跟刘小娘子打听呢:“话说淮安侯府怎么戏弄承恩公了?”
阮仁燧一边觉得阿娘直接舞到人家面前去挺不好的,一边也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