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恶毒原配 第58节
顾母白了他一眼,她也知道在这里吵吵不太好,顺着顾父给的台阶下,但还是忧心的说“或许你说得没错,但我们不能看着孩子挨打。作为父母他应该对孩子更有耐心点。”
“你看,咱们在这里站了这么久了也没有听到盼盼挨打的声音,儿子虽然生气,但是还是有分寸的,不会动手打他的,他们自己的儿子就让他们自己操心,咱们就别管了。”
顾母虽然有点不放心,但还是跟着顾父一块下楼了。
宋知上楼的时候刚好和顾父顾母碰到头。
顾母性格就不喜欢拐弯抹角,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担心孙子,于是夸张地描述事情。她告诉宋知:“我们上来看看盼盼,你赶紧回屋吧,盼盼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哭。”
第124章
宋知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上楼。她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情绪。走进房间,她看见盼盼正抱着玩具哭泣,表情十分可怜。
“怎么哭了?”宋知焦急地问道。她并不理解为什么盼盼会突然哭起来,她走的时候还好好的。
“你出去他就开始哭。”男人一脸正经的回答道。他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问题的源头。
宋知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她放下茶壶,走到盼盼身边,悉心哄着他,突然发现他的衣服没有穿好,“你怎么把他衣服提这么高,他会感到不舒服的”
宋知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果然把裤子往下拉拉,盼盼就不再哭闹了,可能刚开始是因为妈妈不见了哭泣,但是后来完全是因为爸爸穿的衣服不舒服。
顾淮瑾自知是自己的问题,讪讪的摸了摸鼻子,对于宋知的责备没有反驳。
宋知好不容易把盼盼哄睡着,轻轻把怀里抱着的盼盼,小心翼翼地放在床上,扭头看到顾淮瑾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
“知知。”低沉带着磁性的声音在宋知的耳边响起,宋知感觉自己的心头颤了颤。
她想要离开这个危险的场景,但是顾淮瑾却紧紧地按住了她的手臂。
“知知,别动。”顾淮瑾的声音中透露着一丝隐忍和渴望。
宋知微微颤抖着,看着顾淮瑾的眼神,里面深不见底。她试图抽回自己的手,但是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
顾淮瑾的一张俊脸慢慢的在她的面前放大,越来越近。
正在这个时候已经睡着的盼盼,眼睛正明亮的睁着,笑嘻嘻的看着面前的两个人,像是做游戏成功一样。
宋知连忙把顾淮瑾推开,她终于找到了一个理由来拒绝他。“别闹,儿子醒了。”
顾淮瑾面色一滞,一身的火气无处宣泄,只能去卫生间里面,一下待了将近一个小时。
出来的时候发现小崽子还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没有睡,顾淮瑾咬了咬后槽牙,这小崽子今天是要跟他作对。
宋知看见他现在这副样子,想笑又不敢笑,整个就是什么求不满的样子。
“他怎么还不睡?”
“可能今天在车上睡的时间太长了,大晚上兴奋的睡不着。刚刚还和我捉迷藏来着,假装睡觉。”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顾淮瑾更生气。
他气闷闷的站在床边拉开被子躺进去不说话。
宋知才不会让他这么安稳的睡觉,把盼盼轻轻的抱到他们两个中间。
小家伙还把手指头放到嘴里面,向左看看,向右看看,然后笑嘻嘻的自娱自乐。
宋知立马把他的手从嘴里拉出来,他又开始抱他的小脚丫。
宋知看着他眼睛还亮晶晶的,没有一点疲惫的神态,有些烦恼的开口说:“他怎么还不说睡觉?”
顾淮瑾眯着的眼睛缓缓睁开,看着躺在自己在面前兴奋的儿子,也很无奈。
“以后白天还是让他少睡觉。”
“他要睡觉,你还能把他扒拉醒?”宋知用你也太不靠谱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顾淮瑾看着兴奋的盼盼对他说:“盼盼,我们两个来玩个游戏,闭上眼睛。”
顾淮瑾知道他听不懂,还给他做示范让他看,盼盼秒懂快速闭上眼睛,不过很快就咧着嘴笑起来睁开眼睛。
宋知看着他们两个人小孩子气的动作,真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别逗他了,你不要搭理他一会儿他就睡着了,越搭理他他越兴奋。”宋知对顾淮瑾说道。
顾淮瑾和宋知缓缓闭上眼睛,卧室里没有声音,盼盼的眼皮也逐渐抬不上去,随后卧室里传来一家三口沉稳的呼吸声。
今年的新年对于顾家来说意义非凡,在这个新年里有着新成员盼盼的加入,顾家一片欢声笑语,每天都充满了热闹和快乐。盼盼的到来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和幸福。孩子的笑声填满了屋子,顾父和顾母的高兴溢于言表。
1977年初,对于全国下乡知青和高中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们迎来了新的希望和机会。
此时,恢复高考的消息通过广播电台传遍全国。同时,给出了77年底将举行两次高考的具体地址,分别是北京和上海。
对于许多下乡知青来说,这个消息是他们长期等待的结果,高考制度的重新恢复。那些下乡知青和高中毕业生们在这个特殊的新年里,迎来了他们人生道路上的转机。
恢复高考意味着他们将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大学,走出农村,通过学习知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个消息无疑给他们带来巨大希望。
让无数下乡知青心中的盼望变得更加真切和具体。他们将不再只是留在农村,而是有机会回到城市,继续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培养,对于那些对未来有目标,迫切实现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宝贵的机会。
顾父也在家听着广播,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感慨:“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知知是准备参加这次的高考吗?”顾母突然想起来顾淮瑾给她提过,宋知每天都在学习,很感兴趣的问道。
“是的,妈。”宋知点点头回应。
“知道学习是好事,就是学习的时候要劳逸结合,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顾父在一旁淡淡的开口。
宋母听顾父这话表情感觉很认同,赞同的说道:“是呀,可不能整天闷在屋子里面光知道看书,还要多出来走动走动。”
“知知准备报考哪个专业?”顾父突然开口问道。
“农业类,打算报考北京农业大学。”宋知不好意思的说,虽然她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还是没有绝对的把握,现在说这话难免会有些气虚。
“农业?”顾父顿了顿,以为她会学英语专业,毕竟现在学习英语可是热门专业,农业确实不吃香,不过他接着说:“农业确实不错,国家现在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你是个有志气的。”
宋知笑了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
“你打算报考北京?”顾淮瑾回到卧室整个人很沉默,突然开口问道。
第125章
“嗯。既然要学习就要去最好的学校,不过我暂时是这么想的,到报考的时候再说,不过能不能考上也说不准。”宋知尽量把话说到保守一点,说大话很容易社死的。
“会考上的。”顾淮瑾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情不好,这句话说完就没有再说话,而是沉默的坐在桌子旁,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宋知其实是知道他沉默的原因,毕竟如果她回北京上学的话,他们两个人是要分隔两地的。
“其实没什么关系的,就算我在北京上学,到时候寒暑假我还是可以回去的。”宋知坐在他身边安慰着。
“别多想,我只是在想我要努力点,尽快也回京都。”顾淮瑾看着她带着担忧的目光,反倒安慰起她来了。
宋知以为他的意思是尽快把西北的工作处理好,顾淮瑾则是在想,练习射击的进程要加快速度,不然他们一家三口真的要分割两地了。
忙碌起来的日子格外快,很快就到了高考前夕,宋知正在准备自己考试需要带的东西。
“要不我陪你一块回去吧?”顾淮瑾想着她一个人坐车回去有点不放心的说。
“打住,我又不是小孩了,你安心上班吧,我到了之后给你回电话。”宋知头都没有抬,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他讲。
宋母抱着盼盼站在一边看着她收拾东西,说她把没有带的东西放进去。
盼盼已经一岁多了,和刚出生的时候看着简直变了一个人,现在的眼睛大大的,浑身上下白白嫩嫩,五官看着格外可爱养眼。
“妈……妈。”盼盼挥舞着小手想要站在地上,可是他现在只能站很短一会时间,他的骨头还很软。
所以宋母不想让他站在地上,万一摔倒了弄得身上都是土,况且现在天气也冷。
“妈,你让他站地上吧!”宋知扭头看着儿子,看他急的脸都红了,连忙对母亲说道。
“你就惯着他吧。”
宋知真不知道是谁惯着他了,盼盼走两步就到了母亲的身边,抱着母亲的腿,仰起头嘻嘻的笑着。
嘴里面还咕囔着吐不清楚的话。“走,走。”
宋知看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弯下腰扶住他的小身板,有些好奇的问:“走?你要走到哪里去呀?”
“去,去……”盼盼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但是看着妈妈收拾行李就知道一定是要出去,虽然他才一岁多,但他不是个小孩子了。
“乖乖和外婆待在家里面,过两天妈妈就回来了,爸爸也在家。”宋知也不知道他听懂没有听懂,很郑重的说道。
其实她心里也很舍不得儿子,但是不想带着儿子一路折腾,她自己倒不要紧,小孩子难免会受不住。
“不,走。”盼盼的眼睛睁的大大的,一副很不开心的模样,抱着妈妈的脖子也不松开,似乎知道妈妈要出远门了。
“真是个小机灵鬼,话都说不全,就知道你妈妈要走。”宋母听他说话乐的不停的笑,这小家伙不仅长得讨人喜欢,说话也招人喜欢。
“带着他不方便,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多机灵鬼怪。”宋知无奈的看了一眼母亲,有些没有办法的说道。
“要不我和你一起过去得了,我过去照看,盼盼你去考试,绝对不耽误你的事,你一走盼盼晚上弄不好要哭要闹。”宋母很是忧心的说。
“那也不行,妈不能惯着他,再说又不是出去玩的,他哭也没有办法,等看不见我就不哭了。”宋知嘴上说的轻松,心里则是担忧的紧,但是她不能表现出来。
“哎呦,她都不带你去,你还扒拉着她干啥?”宋母有点生气的抱起自家外孙,其实宋母也担心她一个人坐火车不安全,她跟过去多少也能有个照应,女婿上着班请假不太好,可是她闲着呀!
“嘻嘻。”盼盼听不懂外婆在讲什么,但是不影响他咧开嘴傻笑。
顾淮瑾看着她不慌不忙的收拾个人用品,脸上的担忧藏也藏不住。
宋知收拾好东西,拍了拍包裹长长舒了一口气,她自己像个没事人一样,丝毫不担心接下来的事情。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宋知就准备收拾坐火车,顾淮瑾也跟着起来准备送她去火车站,谁知道这个点不会醒的盼盼,竟然在妈妈穿好衣服之后,也从床上爬着站了起来。
顾淮瑾看了看宋知,宋知和他对视一眼也有点头疼,这个小机灵鬼可不好骗,叹了叹气,无奈的扶了扶额头,“我先把他送妈卧室,你赶紧洗漱吧。”
宋母本来就觉浅,听到动静就起来了,准备给女儿做点热饭,吃完再走。
“妈,你不用起来,哄着盼盼让他再睡一会,我和顾淮瑾一会去路上买点吃的就行。”宋知敲开门看着宋母也起来了,把盼盼递到宋母的怀里说。
“我去做点饭也不耽误时间,食材昨天就准备好了。”
“别做了,不然一会时间赶不上了,你和盼盼再睡一会,时间还早呢。”
宋母看女儿态度这么坚定,只能作罢。
谁知道盼盼看着妈妈走出去立马开始哭,哭嚎的声音很大,就是没有掉眼泪。
“你看,咱们在这里站了这么久了也没有听到盼盼挨打的声音,儿子虽然生气,但是还是有分寸的,不会动手打他的,他们自己的儿子就让他们自己操心,咱们就别管了。”
顾母虽然有点不放心,但还是跟着顾父一块下楼了。
宋知上楼的时候刚好和顾父顾母碰到头。
顾母性格就不喜欢拐弯抹角,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担心孙子,于是夸张地描述事情。她告诉宋知:“我们上来看看盼盼,你赶紧回屋吧,盼盼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哭。”
第124章
宋知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上楼。她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情绪。走进房间,她看见盼盼正抱着玩具哭泣,表情十分可怜。
“怎么哭了?”宋知焦急地问道。她并不理解为什么盼盼会突然哭起来,她走的时候还好好的。
“你出去他就开始哭。”男人一脸正经的回答道。他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问题的源头。
宋知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她放下茶壶,走到盼盼身边,悉心哄着他,突然发现他的衣服没有穿好,“你怎么把他衣服提这么高,他会感到不舒服的”
宋知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果然把裤子往下拉拉,盼盼就不再哭闹了,可能刚开始是因为妈妈不见了哭泣,但是后来完全是因为爸爸穿的衣服不舒服。
顾淮瑾自知是自己的问题,讪讪的摸了摸鼻子,对于宋知的责备没有反驳。
宋知好不容易把盼盼哄睡着,轻轻把怀里抱着的盼盼,小心翼翼地放在床上,扭头看到顾淮瑾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
“知知。”低沉带着磁性的声音在宋知的耳边响起,宋知感觉自己的心头颤了颤。
她想要离开这个危险的场景,但是顾淮瑾却紧紧地按住了她的手臂。
“知知,别动。”顾淮瑾的声音中透露着一丝隐忍和渴望。
宋知微微颤抖着,看着顾淮瑾的眼神,里面深不见底。她试图抽回自己的手,但是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
顾淮瑾的一张俊脸慢慢的在她的面前放大,越来越近。
正在这个时候已经睡着的盼盼,眼睛正明亮的睁着,笑嘻嘻的看着面前的两个人,像是做游戏成功一样。
宋知连忙把顾淮瑾推开,她终于找到了一个理由来拒绝他。“别闹,儿子醒了。”
顾淮瑾面色一滞,一身的火气无处宣泄,只能去卫生间里面,一下待了将近一个小时。
出来的时候发现小崽子还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没有睡,顾淮瑾咬了咬后槽牙,这小崽子今天是要跟他作对。
宋知看见他现在这副样子,想笑又不敢笑,整个就是什么求不满的样子。
“他怎么还不睡?”
“可能今天在车上睡的时间太长了,大晚上兴奋的睡不着。刚刚还和我捉迷藏来着,假装睡觉。”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顾淮瑾更生气。
他气闷闷的站在床边拉开被子躺进去不说话。
宋知才不会让他这么安稳的睡觉,把盼盼轻轻的抱到他们两个中间。
小家伙还把手指头放到嘴里面,向左看看,向右看看,然后笑嘻嘻的自娱自乐。
宋知立马把他的手从嘴里拉出来,他又开始抱他的小脚丫。
宋知看着他眼睛还亮晶晶的,没有一点疲惫的神态,有些烦恼的开口说:“他怎么还不说睡觉?”
顾淮瑾眯着的眼睛缓缓睁开,看着躺在自己在面前兴奋的儿子,也很无奈。
“以后白天还是让他少睡觉。”
“他要睡觉,你还能把他扒拉醒?”宋知用你也太不靠谱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顾淮瑾看着兴奋的盼盼对他说:“盼盼,我们两个来玩个游戏,闭上眼睛。”
顾淮瑾知道他听不懂,还给他做示范让他看,盼盼秒懂快速闭上眼睛,不过很快就咧着嘴笑起来睁开眼睛。
宋知看着他们两个人小孩子气的动作,真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别逗他了,你不要搭理他一会儿他就睡着了,越搭理他他越兴奋。”宋知对顾淮瑾说道。
顾淮瑾和宋知缓缓闭上眼睛,卧室里没有声音,盼盼的眼皮也逐渐抬不上去,随后卧室里传来一家三口沉稳的呼吸声。
今年的新年对于顾家来说意义非凡,在这个新年里有着新成员盼盼的加入,顾家一片欢声笑语,每天都充满了热闹和快乐。盼盼的到来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和幸福。孩子的笑声填满了屋子,顾父和顾母的高兴溢于言表。
1977年初,对于全国下乡知青和高中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们迎来了新的希望和机会。
此时,恢复高考的消息通过广播电台传遍全国。同时,给出了77年底将举行两次高考的具体地址,分别是北京和上海。
对于许多下乡知青来说,这个消息是他们长期等待的结果,高考制度的重新恢复。那些下乡知青和高中毕业生们在这个特殊的新年里,迎来了他们人生道路上的转机。
恢复高考意味着他们将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大学,走出农村,通过学习知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个消息无疑给他们带来巨大希望。
让无数下乡知青心中的盼望变得更加真切和具体。他们将不再只是留在农村,而是有机会回到城市,继续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培养,对于那些对未来有目标,迫切实现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宝贵的机会。
顾父也在家听着广播,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感慨:“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知知是准备参加这次的高考吗?”顾母突然想起来顾淮瑾给她提过,宋知每天都在学习,很感兴趣的问道。
“是的,妈。”宋知点点头回应。
“知道学习是好事,就是学习的时候要劳逸结合,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顾父在一旁淡淡的开口。
宋母听顾父这话表情感觉很认同,赞同的说道:“是呀,可不能整天闷在屋子里面光知道看书,还要多出来走动走动。”
“知知准备报考哪个专业?”顾父突然开口问道。
“农业类,打算报考北京农业大学。”宋知不好意思的说,虽然她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还是没有绝对的把握,现在说这话难免会有些气虚。
“农业?”顾父顿了顿,以为她会学英语专业,毕竟现在学习英语可是热门专业,农业确实不吃香,不过他接着说:“农业确实不错,国家现在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你是个有志气的。”
宋知笑了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
“你打算报考北京?”顾淮瑾回到卧室整个人很沉默,突然开口问道。
第125章
“嗯。既然要学习就要去最好的学校,不过我暂时是这么想的,到报考的时候再说,不过能不能考上也说不准。”宋知尽量把话说到保守一点,说大话很容易社死的。
“会考上的。”顾淮瑾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情不好,这句话说完就没有再说话,而是沉默的坐在桌子旁,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宋知其实是知道他沉默的原因,毕竟如果她回北京上学的话,他们两个人是要分隔两地的。
“其实没什么关系的,就算我在北京上学,到时候寒暑假我还是可以回去的。”宋知坐在他身边安慰着。
“别多想,我只是在想我要努力点,尽快也回京都。”顾淮瑾看着她带着担忧的目光,反倒安慰起她来了。
宋知以为他的意思是尽快把西北的工作处理好,顾淮瑾则是在想,练习射击的进程要加快速度,不然他们一家三口真的要分割两地了。
忙碌起来的日子格外快,很快就到了高考前夕,宋知正在准备自己考试需要带的东西。
“要不我陪你一块回去吧?”顾淮瑾想着她一个人坐车回去有点不放心的说。
“打住,我又不是小孩了,你安心上班吧,我到了之后给你回电话。”宋知头都没有抬,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他讲。
宋母抱着盼盼站在一边看着她收拾东西,说她把没有带的东西放进去。
盼盼已经一岁多了,和刚出生的时候看着简直变了一个人,现在的眼睛大大的,浑身上下白白嫩嫩,五官看着格外可爱养眼。
“妈……妈。”盼盼挥舞着小手想要站在地上,可是他现在只能站很短一会时间,他的骨头还很软。
所以宋母不想让他站在地上,万一摔倒了弄得身上都是土,况且现在天气也冷。
“妈,你让他站地上吧!”宋知扭头看着儿子,看他急的脸都红了,连忙对母亲说道。
“你就惯着他吧。”
宋知真不知道是谁惯着他了,盼盼走两步就到了母亲的身边,抱着母亲的腿,仰起头嘻嘻的笑着。
嘴里面还咕囔着吐不清楚的话。“走,走。”
宋知看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弯下腰扶住他的小身板,有些好奇的问:“走?你要走到哪里去呀?”
“去,去……”盼盼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但是看着妈妈收拾行李就知道一定是要出去,虽然他才一岁多,但他不是个小孩子了。
“乖乖和外婆待在家里面,过两天妈妈就回来了,爸爸也在家。”宋知也不知道他听懂没有听懂,很郑重的说道。
其实她心里也很舍不得儿子,但是不想带着儿子一路折腾,她自己倒不要紧,小孩子难免会受不住。
“不,走。”盼盼的眼睛睁的大大的,一副很不开心的模样,抱着妈妈的脖子也不松开,似乎知道妈妈要出远门了。
“真是个小机灵鬼,话都说不全,就知道你妈妈要走。”宋母听他说话乐的不停的笑,这小家伙不仅长得讨人喜欢,说话也招人喜欢。
“带着他不方便,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多机灵鬼怪。”宋知无奈的看了一眼母亲,有些没有办法的说道。
“要不我和你一起过去得了,我过去照看,盼盼你去考试,绝对不耽误你的事,你一走盼盼晚上弄不好要哭要闹。”宋母很是忧心的说。
“那也不行,妈不能惯着他,再说又不是出去玩的,他哭也没有办法,等看不见我就不哭了。”宋知嘴上说的轻松,心里则是担忧的紧,但是她不能表现出来。
“哎呦,她都不带你去,你还扒拉着她干啥?”宋母有点生气的抱起自家外孙,其实宋母也担心她一个人坐火车不安全,她跟过去多少也能有个照应,女婿上着班请假不太好,可是她闲着呀!
“嘻嘻。”盼盼听不懂外婆在讲什么,但是不影响他咧开嘴傻笑。
顾淮瑾看着她不慌不忙的收拾个人用品,脸上的担忧藏也藏不住。
宋知收拾好东西,拍了拍包裹长长舒了一口气,她自己像个没事人一样,丝毫不担心接下来的事情。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宋知就准备收拾坐火车,顾淮瑾也跟着起来准备送她去火车站,谁知道这个点不会醒的盼盼,竟然在妈妈穿好衣服之后,也从床上爬着站了起来。
顾淮瑾看了看宋知,宋知和他对视一眼也有点头疼,这个小机灵鬼可不好骗,叹了叹气,无奈的扶了扶额头,“我先把他送妈卧室,你赶紧洗漱吧。”
宋母本来就觉浅,听到动静就起来了,准备给女儿做点热饭,吃完再走。
“妈,你不用起来,哄着盼盼让他再睡一会,我和顾淮瑾一会去路上买点吃的就行。”宋知敲开门看着宋母也起来了,把盼盼递到宋母的怀里说。
“我去做点饭也不耽误时间,食材昨天就准备好了。”
“别做了,不然一会时间赶不上了,你和盼盼再睡一会,时间还早呢。”
宋母看女儿态度这么坚定,只能作罢。
谁知道盼盼看着妈妈走出去立马开始哭,哭嚎的声音很大,就是没有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