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见阮文静求助,唐黎其实蛮欣慰的。
  换上比较结实的衣裳,将露出来的面部,手部都用仔细做好防护之后她才跟着阮文静一起去了山林。
  相隔不远有一大两小的三棵野生板栗树,已经到了成熟的季节。
  唐黎打量了一会儿说:“我给你们摘一些带回去解解馋,你们自己不要爬树摘,反正附近也没什么人了,有时间过来转一圈,等果子熟了自己掉下来你们再捡回去是一样的。”
  几个孩子都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催促她先去摘一点。
  以唐黎改造过体质的身体,爬树摘几个野板栗简直易如反掌,灵活得像只猴儿,三下五除二就摘了好大两袋子。
  正要带着孩子们满载而归时,突然发现了华点。
  她听见了鸡的叫声。
  搬过来之后一群人都忙着改造庇护所,还真没好好探索过附近只知道是远离市区的城郊,经过瘟疫的冲击,附近基本上已经没什么人了。
  唐黎有些好奇,便带着几个孩子远远地观察了一番。
  林子的另外一边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山地,错落着几间房子和外形特殊的钢结构活动房。
  外围被高两三米的围墙圈起来,里面有许多鸡跑来跑去。
  这里居然有个养鸡场。
  瘟疫冲击下,肉类市场几乎全线崩溃,且不提最开始感染的病牛和病猪的肉类,鼠疫蔓延开后,胎生类动物几乎都受到冲击,常见的狗,猫,羊,兔等等无一幸免。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冲击,大家似乎也发现了卵生动物基本不受影响。
  不过由于人类也是胎生的,在这场灾难里首当其冲,社会秩序都几乎崩塌,短时间内还没有从瘟疫蔓延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死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唐黎一行人从县城迁走的时候,偌大的县城几乎没有人迹,难以言喻的恶臭始终挥之不去。
  这种情况下,即便发现鸡鸭鹅之类的免疫瘟疫影响,能毫无芥蒂的吃进嘴里的也没几个人,酒店的这些人连吃点肉罐头都得选生产时期不在今年范围内的。
  重新在酒店庇护所安顿下来,唐黎倒是塞了不少自己的存货在库房冰柜里。
  她这些存货都不是在这个世界采购的,自然没有风险。
  告知众人这些是她一直放在冰柜里好久之前就买了的冻肉,大家知道她家里没断过电,也不至于害人,但还是不太感兴趣。
  时间长了才煮一点肉解解馋。
  唐黎不缺吃的,不过她想验证,鸡鸭鹅这些家禽是不是真的不受影响。
  如果是真的,庇护所也可以搞搞养殖。
  养鸡场里似乎有人影,唐黎没有贸然打扰,先带着孩子们返回了庇护所。
  之后她一有空就会跑到养鸡场附近去查看情况。
  感染了疫症的人或者动物都会在短时间内死去,唐黎特地观察了一个多星期,养鸡场的鸡们都很健康。
  她把情况跟庇护所其他人说了,询问他们的想法。
  唐黎的左膀右臂就是邵林和林静仪,邵林带着人去接庇护所成员们的家人了。
  林静仪没有去,这件事就由她负责。
  等邵林带着一群将近二十来个的家属们风尘仆仆赶回庇护所时,酒店后面的小型养鸡场已经初见雏形。
  而打理出来的田地里已经种下应季的蔬菜了。
  唐黎最近外出找物资的重点都放在了农业用具上,包含工具,肥料,各类种子甚至是农用机械。
  庇护所人目前将近五十人,基本上人人都有事做。
  附近除了养鸡场还住着一对夫妻,并没有其他人居住,唐黎深知找再多物资都不如开源,因此准备趁着十月份的天气种一波冬小麦。
  粮食这种东西,在生存危机前,总是不嫌多的。
  酒店庇护所里面那些绿化带经过改造,种菜之类的倒是没问题,土壤不算肥沃但是慢慢打理也能长得很好。
  种粮食就有点不太够看了。
  唐黎把目标放在了庇护所附近一些目前看起来无主的荒地上,反正附近也没什么人了,还不如把这些地方利用起来。
  现在庇护所里除了出去找物资和日常事务之外,也没什么特别的事,通讯是早就没有了的,平常这些成年人们也只能看看书做做运动打打牌消遣时间。
  为了调动他们的干活儿积极性,唐黎跟林静仪和邵林商量后,决定给庇护所制定个新制度。
  那就是工分制。
  将部分长期重复且必须的工作转换成聘用岗位,竞争上岗,和之前打卡上班一样,只要完成工作,就能获得工分。
  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承担了一点庇护所安排的活儿,所以在吃和住的方面唐黎没有苛待,都是一视同仁的,属于是包吃包住,没有后顾之忧那种。
  可人嘛,总是不满足的。
  待在这里暂且免于瘟疫困扰,又衣食无忧,自然有点别的追求,改善改善伙食,或者给孩子添置点东西。
  唐黎收集了不少,没打算免费提供。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非生活必须的那些东西总不能也搞平均分配,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
  于是她在一楼大厅挑了个宽敞的房间,趁外出带回来不少货架,整齐摆放着,把众多涵盖衣食住行的物资拿出来,直接开了个工分超市。
  只要应聘工分岗位,认真工作,就可以获得工分,用于在这个超市购物。
  即便想要的超市没有,唐黎也保证会尽量搜罗来满足大家的需求。
  本来还有些躺平的部分成员们积极性就起来了。
  包吃包住躺平可以,改善生活就得支棱起来,比如男人们总有戒不掉的烟瘾,女人们也没办法拒绝漂亮崭新的衣裳首饰。
  唐黎让人在庇护所附近打了口井,烧开放凉当日用,也提供没打开过的瓶装水给大家喝,但是酒,饮料之类的就不可能全部免费提供了。
  这部分放在工分超市,想要的自然知道努力工作去兑换。
  好处就是唐黎自己收集的部分物资可以拿出来正大光明的享用了。
  她甚至搞来一套工具,在工分超市的角落里弄了个烘焙间,大家还可以去定蛋糕。
  阮文静生日那天,唐黎亲自做了个三层的大蛋糕请大家吃。
  如果忽略庇护所的与世隔绝,跟瘟疫蔓延灾难降临之前其实没什么区别。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
  转眼就是年底。
  第77章
  冬天的第一场雪在十二月的中旬落了下来。
  酒店庇护所岁月静好,人不多,有唐黎这个外挂在,即便她减少了外出频率,也能每次都带着几个人开着一辆厢货车出去然后满载而归,物资丰厚,日子按部就班。
  外面的世界就没那么悠闲了。
  最初的一段混乱后, 大型的官方庇护所应运而生。
  然而疫病的特殊传染性导致人群聚集危险性极高,管理自然颇为严格,连基本的出行自由都没办法保证。
  人越多, 这种制度就越为苛刻。
  唐黎打听到了官方庇护所的情况,一直保持关注。
  酒店庇护所是没有什么科研基础的,人才和研究场地设备等等都欠缺,因此解决疫症的最终方案,无论是疫苗还是治疗方案,最有可能的都是从大型的官方庇护所被发现。
  在此之前,她也只能加强管理, 防范为主。
  酒店庇护所相对比较自由。
  除了物资小队和救援小队,基本上其他人都是不允许随便离开庇护所的,活动范围只能在庇护所以及周边。
  而拥有外出权限的人员每次出门都必须做好防护, 有任何异常都必须到专用的隔离点单独隔离一周以上, 尤其是有受伤的情况下,必须隔离21天。
  唐黎和邵林,林静仪等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一旦违反,立即逐出庇护所。
  仓库和工分超市的大权都在唐黎和她信任的人手里,庇护所一直井井有条, 有人不服从管理的,她就毫不留情的直接驱逐。
  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只要不犯事儿,在庇护所的日子跟灾难前没什么区别。
  想好好活下去的自然不会搞事情。
  真要搞事情,唐黎也成立了自卫队,还给配发了武器,射程之内,都是真理。
  因此灾难后的第一个冬天,酒店庇护所的人过得十分舒心。
  在冬天来之前,唐黎就已经带人准备了足够大家苟过一个冬天的物资,入冬后,连外出收集物资和搜寻幸存者都暂停了,只定期派人查看冬小麦的生长情况。
  庇护所设有图书室,影音室,娱乐室,健身房……天气冷了还能烧炉子取暖,尽量让大家生活得舒适。
  冬天结束时,酒店庇护所两百余人丝毫不见萎靡。
  唐黎又兢兢业业地开始带人外出收集物资,人一多消耗就大,要保障她的庇护所平稳运行下去,粮食是绝对不能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