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没过几天,唐黎看到群里讨论县里有人确诊了。
一时间小县城都有些风声鹤唳。
相比远在千里之外形势严峻到全城封禁的a城等大城市,确诊和死亡的数字增长再快再多,镇上的居民都没有太多的感觉,还觉得是不是统计有问题,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然而从花县开始有人确诊并且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亡的例子在眼前,死亡的危机感一下子就逼近了。
这天晚上十点过,唐黎准备休息的时候听见小区外面一阵喧闹。
二栋本来就离小区大门比较近,租房的视野也不错,唐黎转到客厅,站在遮光效果一级棒的窗帘后面拿着个望远镜观察,看见个浑身狼藉满脸是血的男人拿着菜刀追着身穿保安制服的门卫砍。
附近有几个受伤的人倒地,也有被吓得不敢上前阻止的路人惊惶逃跑。
惨叫声回荡在小区上空,大半夜的听着特别骇人。
阮文静从卧室里几步跑出来,看见唐黎在客厅落地窗前,悄悄松口气,比划着问她出了什么事。
唐黎将窗帘合上,若无其事地说:“没事,有人打架而已,去睡吧。”
安抚住小姑娘,唐黎回头望着小区大门方向。
她有种小县城平静不了太久的预感。
第72章
混乱比想象中来得更快。黑血病的蔓延, 高死亡率且难以治疗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难以抑制地恐慌。
即便是封禁也无法完全阻隔疫病的传播。
网上的消息开始越传越离谱,官方的数据甚至都停更了,因为感染和死亡数字都太触目惊心了, 全部公开反而会引发社会恐慌。
但即使如此,人们也能感觉到周围的变化。
a城之后,陆续有数个大城市开始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随后全国推广,除了必要运转的部门,几乎能停的社会生产都停滞了。
人们必须的生活物资都是政府部门安排特殊的人群定期配送。
当然, 并不是无偿的。
这个时候社会资源还算充足,因此手里有钱的人甚至可以多花点钱买到超出分配定额之外的物资。
直到死亡率高到一个离谱的程度。
许多不幸被感染的在反应过来隔离治疗前已经将家人朋友等都传染到,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全家死绝的例子越来越多时,人们才意识到,这疫症来势汹汹,仿佛能把人类和不少种类的动物灭绝。
收敛遗体的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人们死亡的速度。
混乱开始蔓延。
等唐黎发现国外好些个小国家都已经死光了,开始大混战阶段,感慨着至少周遭治安控制得还可以,没乱起来时,才认真思索起以后来。
实际上当前处境也说不上好。
小县城也开始封禁隔离,政府统一安排配送物资的事宜,并定期安排志愿者们将生活物资送到各处居民家中。
从统一隔离回家到居家封禁转眼就是一个多月过去,物资配送从之前的三天一次调整到五天一次再调整到一星期一次。
之前至少还有物资会送到。
而眼下,物资配送的志愿者队伍这一次已经超出原定日期一个星期没来了。
很多居民家里都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危机。
丽水苑小区在县城边缘,小区后面不远处是一片绵延起伏海拔不高的山峦,山脚相对平坦处被附近居民整理出一些零散的荒地,种了些常见的蔬菜瓜果。
之前会有生活物资定期配送,这些地也还是被人盯上, 早就被薅干净了。
山上有些面积不大的果林,最近唐黎也经常看到人去采摘,似乎还发生了冲突,那些人也不敢跟人多接触,很快就散了。
唐黎心里清楚,一般人家里都不会有太多存粮。
最近停水停电已经越来越频繁,再加上物资没有及时配送,很多人家里存粮都会不够,一开始他们不敢去县城人多的地方怕被感染,只能往山上打主意,继续下去,总会忍不住的。
哪怕被感染的阴霾笼罩在头顶,没吃没喝的时候,总会有人铤而走险的。
早上起来,唐黎先打开了小区的社交群,里面发言的不多,基本都是在询问,抱怨,咒骂物资配送的人为什么还不来。
她起床收拾完毕走出房间,阮文静刚好从厨房出来,微皱着眉无奈地朝她比划。
水和气都停了,电还没停,阮文静用电煮锅熬了点粥,顺带热了点速冻馒头跟包子,两人将就着吃一顿。
吃完早饭,唐黎让阮文静回房间,不管是锻炼还是看书学习都好过坐在那里发呆。
她也知道眼下县城看似平静,暗地里肯定危机四伏。
此时距离她进入副本还不到两个月,小县城目力所及之处已经是一片荒凉,几乎很少有人会在街边路上走动。
即使偶然有人,也是包裹严实行色匆匆的。
等小姑娘走了,她才坐在客厅沙发上研究地图,顺道从客厅视野良好的落地玻璃窗前观察外面。
一个月前,小区门口发生恶性事件。
有个小区住户家里人突发疾病,打了急救电话,救护车来却被物业和保安拦在外面,说是为了防止感染,封禁期间外来车辆人员不允许进入小区。
双方发生冲突,那住户的家里人虽不是感染瘟疫,却因急症突发去世了。
亲人离世的男住户气得拿刀追着保安砍。
警察匆匆赶来,包裹得严严实实,都不敢过多停留,全部带走了,也不知怎么处理的。
反正之后就没再见过小区大门有人守。
这只是黑血病肆虐下普通人艰难生活最普通的一幕缩影。
随着县城的黑血病人越来越多,死亡率在这一方小天地也达到了个可怕的高度,世界仿佛停滞了下来。
唐黎看着地图皱眉思索。
这个疫症的危险程度比她预料中来得厉害得多,本来以为小县城情势能稍微好些,实际上也没好到哪里去。
最重要的是这次副本的危机类型有点叫人防不胜防。
以前副本她若是能找到地方安顿下来,等形势好转,还能去别的地方转转捡捡漏什么的。
这个副本却不行。
死亡率奇高的病毒肆虐,即使是她也得小心应对,毕竟她体质还没有到百病不侵的地步。
她将目光投到远离城镇的山林之中。
如果这疫症一直无法被有效控制,实在不行,也许只能离群索居苟过五年了。
唐黎看了一圈室内,还有些惋惜。
这房子在入住的时候她可是用心改造了一番的,还以为能多舒舒服服地住一阵,现在看来可能待不了多久了。
她进了厨房,清点了一下柜子和冰箱里的物资。
因之前准备充足,加上前一阵定期的物资配送,她和阮文静两个人消耗得不多,摆在明面上的这些都够她俩苟上三四天的。
这时,她突然听见楼上传来呼天抢地的哭喊声。
原本死寂的小区里有了些微动。
唐黎走到窗边,外面没什么人走动,特别空寂,因此楼上传来的哭喊声显得格外清晰,而且她耳力极佳,很快就从哭喊声中得知发生了什么事。
她打开住户群,已经没几个人活跃的群里难得有人冒泡,是听到了猝然的哭喊声询问发生了什么的。
隔了会儿有人回答,是有住户发现自家囤的粮食被老鼠给啃了。
边注意着群里的对话,她边往主卧改造的储藏室走去,同一栋楼,楼上住户囤的粮食都被老鼠啃了,她也得确认一下自家的存粮。
尽管不靠着这点粮食生存,她也不想浪费,走的时候她还打算好能带走就带走呢。
群里突然热闹起来,因为和唐黎一样去查看自家存粮的人不少。
大多数人都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顿时愁云惨淡。
到这个时候,谁不知道这场疫症就是鼠疫的变种,老鼠在日常生活中本就不是受欢迎的生物,这下更是被视作了万恶之源。
都知道沾上了疫症是要死人的。
本就物资短缺,这下存粮还被老鼠啃了,大家吃什么呢。
唐黎认真地把小储藏室的存粮检查了一遍。
坏消息,她的存粮也被啃了。
好消息,被啃的不多,暂且还不需要动用空间里的物资。
她认命地叹口气,和阮文静说了声。
两个人花了点时间将被啃到的物资清理出来准备拿出去丢掉,包装哪怕只有一点点破损的都不要。
剩下的唐黎再次仔细检查后重新用行李箱装了起来。考虑到可能要随时离开,她也提醒过阮文静收拾好东西,一切从简,加上物资的箱子,两人也不过才五个行李箱。
群里已经有人在询问别家有没有余粮可以支援了。
阮文静叹口气,比划着说:“志愿者已经推迟一个星期没来了,是不是再也不会来了?”
唐黎肯定了她的猜测。
一时间小县城都有些风声鹤唳。
相比远在千里之外形势严峻到全城封禁的a城等大城市,确诊和死亡的数字增长再快再多,镇上的居民都没有太多的感觉,还觉得是不是统计有问题,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然而从花县开始有人确诊并且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亡的例子在眼前,死亡的危机感一下子就逼近了。
这天晚上十点过,唐黎准备休息的时候听见小区外面一阵喧闹。
二栋本来就离小区大门比较近,租房的视野也不错,唐黎转到客厅,站在遮光效果一级棒的窗帘后面拿着个望远镜观察,看见个浑身狼藉满脸是血的男人拿着菜刀追着身穿保安制服的门卫砍。
附近有几个受伤的人倒地,也有被吓得不敢上前阻止的路人惊惶逃跑。
惨叫声回荡在小区上空,大半夜的听着特别骇人。
阮文静从卧室里几步跑出来,看见唐黎在客厅落地窗前,悄悄松口气,比划着问她出了什么事。
唐黎将窗帘合上,若无其事地说:“没事,有人打架而已,去睡吧。”
安抚住小姑娘,唐黎回头望着小区大门方向。
她有种小县城平静不了太久的预感。
第72章
混乱比想象中来得更快。黑血病的蔓延, 高死亡率且难以治疗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难以抑制地恐慌。
即便是封禁也无法完全阻隔疫病的传播。
网上的消息开始越传越离谱,官方的数据甚至都停更了,因为感染和死亡数字都太触目惊心了, 全部公开反而会引发社会恐慌。
但即使如此,人们也能感觉到周围的变化。
a城之后,陆续有数个大城市开始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随后全国推广,除了必要运转的部门,几乎能停的社会生产都停滞了。
人们必须的生活物资都是政府部门安排特殊的人群定期配送。
当然, 并不是无偿的。
这个时候社会资源还算充足,因此手里有钱的人甚至可以多花点钱买到超出分配定额之外的物资。
直到死亡率高到一个离谱的程度。
许多不幸被感染的在反应过来隔离治疗前已经将家人朋友等都传染到,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全家死绝的例子越来越多时,人们才意识到,这疫症来势汹汹,仿佛能把人类和不少种类的动物灭绝。
收敛遗体的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人们死亡的速度。
混乱开始蔓延。
等唐黎发现国外好些个小国家都已经死光了,开始大混战阶段,感慨着至少周遭治安控制得还可以,没乱起来时,才认真思索起以后来。
实际上当前处境也说不上好。
小县城也开始封禁隔离,政府统一安排配送物资的事宜,并定期安排志愿者们将生活物资送到各处居民家中。
从统一隔离回家到居家封禁转眼就是一个多月过去,物资配送从之前的三天一次调整到五天一次再调整到一星期一次。
之前至少还有物资会送到。
而眼下,物资配送的志愿者队伍这一次已经超出原定日期一个星期没来了。
很多居民家里都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危机。
丽水苑小区在县城边缘,小区后面不远处是一片绵延起伏海拔不高的山峦,山脚相对平坦处被附近居民整理出一些零散的荒地,种了些常见的蔬菜瓜果。
之前会有生活物资定期配送,这些地也还是被人盯上, 早就被薅干净了。
山上有些面积不大的果林,最近唐黎也经常看到人去采摘,似乎还发生了冲突,那些人也不敢跟人多接触,很快就散了。
唐黎心里清楚,一般人家里都不会有太多存粮。
最近停水停电已经越来越频繁,再加上物资没有及时配送,很多人家里存粮都会不够,一开始他们不敢去县城人多的地方怕被感染,只能往山上打主意,继续下去,总会忍不住的。
哪怕被感染的阴霾笼罩在头顶,没吃没喝的时候,总会有人铤而走险的。
早上起来,唐黎先打开了小区的社交群,里面发言的不多,基本都是在询问,抱怨,咒骂物资配送的人为什么还不来。
她起床收拾完毕走出房间,阮文静刚好从厨房出来,微皱着眉无奈地朝她比划。
水和气都停了,电还没停,阮文静用电煮锅熬了点粥,顺带热了点速冻馒头跟包子,两人将就着吃一顿。
吃完早饭,唐黎让阮文静回房间,不管是锻炼还是看书学习都好过坐在那里发呆。
她也知道眼下县城看似平静,暗地里肯定危机四伏。
此时距离她进入副本还不到两个月,小县城目力所及之处已经是一片荒凉,几乎很少有人会在街边路上走动。
即使偶然有人,也是包裹严实行色匆匆的。
等小姑娘走了,她才坐在客厅沙发上研究地图,顺道从客厅视野良好的落地玻璃窗前观察外面。
一个月前,小区门口发生恶性事件。
有个小区住户家里人突发疾病,打了急救电话,救护车来却被物业和保安拦在外面,说是为了防止感染,封禁期间外来车辆人员不允许进入小区。
双方发生冲突,那住户的家里人虽不是感染瘟疫,却因急症突发去世了。
亲人离世的男住户气得拿刀追着保安砍。
警察匆匆赶来,包裹得严严实实,都不敢过多停留,全部带走了,也不知怎么处理的。
反正之后就没再见过小区大门有人守。
这只是黑血病肆虐下普通人艰难生活最普通的一幕缩影。
随着县城的黑血病人越来越多,死亡率在这一方小天地也达到了个可怕的高度,世界仿佛停滞了下来。
唐黎看着地图皱眉思索。
这个疫症的危险程度比她预料中来得厉害得多,本来以为小县城情势能稍微好些,实际上也没好到哪里去。
最重要的是这次副本的危机类型有点叫人防不胜防。
以前副本她若是能找到地方安顿下来,等形势好转,还能去别的地方转转捡捡漏什么的。
这个副本却不行。
死亡率奇高的病毒肆虐,即使是她也得小心应对,毕竟她体质还没有到百病不侵的地步。
她将目光投到远离城镇的山林之中。
如果这疫症一直无法被有效控制,实在不行,也许只能离群索居苟过五年了。
唐黎看了一圈室内,还有些惋惜。
这房子在入住的时候她可是用心改造了一番的,还以为能多舒舒服服地住一阵,现在看来可能待不了多久了。
她进了厨房,清点了一下柜子和冰箱里的物资。
因之前准备充足,加上前一阵定期的物资配送,她和阮文静两个人消耗得不多,摆在明面上的这些都够她俩苟上三四天的。
这时,她突然听见楼上传来呼天抢地的哭喊声。
原本死寂的小区里有了些微动。
唐黎走到窗边,外面没什么人走动,特别空寂,因此楼上传来的哭喊声显得格外清晰,而且她耳力极佳,很快就从哭喊声中得知发生了什么事。
她打开住户群,已经没几个人活跃的群里难得有人冒泡,是听到了猝然的哭喊声询问发生了什么的。
隔了会儿有人回答,是有住户发现自家囤的粮食被老鼠给啃了。
边注意着群里的对话,她边往主卧改造的储藏室走去,同一栋楼,楼上住户囤的粮食都被老鼠啃了,她也得确认一下自家的存粮。
尽管不靠着这点粮食生存,她也不想浪费,走的时候她还打算好能带走就带走呢。
群里突然热闹起来,因为和唐黎一样去查看自家存粮的人不少。
大多数人都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顿时愁云惨淡。
到这个时候,谁不知道这场疫症就是鼠疫的变种,老鼠在日常生活中本就不是受欢迎的生物,这下更是被视作了万恶之源。
都知道沾上了疫症是要死人的。
本就物资短缺,这下存粮还被老鼠啃了,大家吃什么呢。
唐黎认真地把小储藏室的存粮检查了一遍。
坏消息,她的存粮也被啃了。
好消息,被啃的不多,暂且还不需要动用空间里的物资。
她认命地叹口气,和阮文静说了声。
两个人花了点时间将被啃到的物资清理出来准备拿出去丢掉,包装哪怕只有一点点破损的都不要。
剩下的唐黎再次仔细检查后重新用行李箱装了起来。考虑到可能要随时离开,她也提醒过阮文静收拾好东西,一切从简,加上物资的箱子,两人也不过才五个行李箱。
群里已经有人在询问别家有没有余粮可以支援了。
阮文静叹口气,比划着说:“志愿者已经推迟一个星期没来了,是不是再也不会来了?”
唐黎肯定了她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