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乐乐听到熟悉的声音,连小狗也顾不得了。
她刚从陈小曼背后出现,就被激动得双眼泛红的男人紧紧抱住。
“乐乐,爸爸终于找到你了!”
乐乐经历地震之后忘了妈妈已经死去的事,以为只是和妈妈走散了。
大概刚被救出来时是陈小曼照顾的她,她没经常哭闹吵着要妈妈,但对陈小曼便非常依赖,从南湖公园站转移的时候就跟着她,别人碰她就哭。
没办法,陈小曼只能带她登记之后暂且继续照顾她。
没想到这么快她的亲人就找了来。
人家来的时候警察跟着,显然是确认了身份的,之后就不需要自己这个外人操心了。
男人来之前就了解过情况,此时抱着孩子,不住地跟陈小曼和唐黎道谢。
孩子找到了爸爸自然是要跟爸爸回家的。
唐黎和陈小曼都不方便养狗,看乐乐喜欢,她爸也不反对,就让乐乐把小狗一块儿带走了。
直到乐乐爸爸带着孩子和狗消失在视线,陈小曼还在窗前依依不舍地望着。
“不需要照顾小孩儿了,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唐黎望着天随口问。
雨是停了一天,可这云还是阴沉沉的没有要散的迹象,好像还越压越深了。
她有种不太好预感。
副本只剩下三四天,总觉得会有什么大招。
陈小曼抽回思绪答:“我大概会去体育馆避难点那边吧,我朋友在那边,这边的人都说还是很缺人。你呢?”
“我留在这里。”
“继续留在救援队吗?”
“大概吧。”
陈小曼“哦”了声没再说话。
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也共患难了,还挺有缘分的,要不交换个联系方式吧?”
虽说是她主动借衣服给对方搭讪的,结果这几天都是对方照顾自己比较多。
陈小曼性子比较外向,觉得唐黎看着不爱说话也很少主动搭理人,但相处起来好像并没有表面看着那么难接近。
她觉得唐黎可能是遇到过什么事,不太善于表达自己。
唐黎说:“我手机丢了,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那好吧。”
和前几天一样和衣浅眠的夜。
后半夜,唐黎再次听见细密的雨声,雨势比前几天更盛。
副本第七天。
清晨的喧闹声嘈杂,陈小曼被吵醒时才发现,原来昨夜又下起了大雨。
短短一个晚上,操场的积水已经涨到将近两米高,直接淹过了食堂,初中部教学楼等建筑的一楼地板。
距离高中部教学楼也不远了。
她找了一圈没找到唐黎,倒是发现行李箱里多了些食水。
想也知道是唐黎给她的。
陈小曼抓紧时间洗漱,去避难点问怎么去体育馆避难点时刻意找了一圈,没找到唐黎。
上午有几个重病的人不得不转移到离医院更近的体育馆避难点。
陈小曼申请跟着过去。
钻进大卡车的后车厢时,她好像看见二楼某个窗户有个人影很像唐黎,但挥手对方却没回应。
“看来还真的等以后有机会再见了。”
而她不知道,并不会再见。
这一天唐黎借口身体不适,退出了避难点的临时救援队,也随大流搬到了高中部教学楼的高层。
她在等副本最后的大招。
第11章 地震求生08
这一次降雨量明显比第一次来势汹汹。
下午两点左右,第五中学地势较低的食堂和初中教学楼首当其冲,整个一楼很快被淹没了。
地势较高的高中部教学楼一楼也积了漂浮着各种垃圾已然没过小腿的污水。
此时,避难点已经容纳了超过六万的避难民众。
上午避难点就在一边组织所有民众往更高的建筑或者楼层转移,一边抢救位于食堂的各种物资。
尽管如此,所有人还是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食堂的物资已经无法满足六万人的吃用,食堂后勤组搬到原食堂三楼后各种厨房设备的缺失,也导致免费救济餐难以正常发放。
唐黎大概理解了这个系统叫灾难末日求生的原因。
无论地震还是暴雨,本来都只是普通的灾难,面对灾情人们不是没办法逃生躲避的。
然而灾难来得猝不及防,又双层叠加不给人喘气的机会,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长此以往,生存就会变得无比艰难,从而演变成为末日。
就像她所在的现实世界。
极端天气演变成末日之前,谁也没想到这是一场残酷的生存考验,毫不留情地席卷全球。
而人类只能艰难求生。
已经转移到高中部教学楼顶层教室暂住的唐黎瞧着人满为患的教室暗自叹气。
照这样下去,很快就又得转移。
水位还在继续上升,低楼层的民众太危险了,剩下的高层空间也不充裕,要容纳六万人实在困难。
城市的高楼经过地震也岌岌可危。
最有可能的就是直接往城市周边海拔较高的山上转移。
但转移的设备奇缺。
避难点的负责人是头大如斗,水位上涨得太快,防汛物资也告急了。
为数不多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传来高层的指令,要求尽快将避难点民众转移到附近的南云山上。
咬咬牙也只能照办。
否则等不到明天,就得有超过一万的民众面临睡梦中被水淹没的威胁。
唐黎一直在注意避难点的动静。
看到第五中学避难点不到三十艘冲锋舟充气船来来回回把低楼层民众往南云山方向转移时,她举目望去。
她是有基本物资保证生存,但水位上升所有楼房被淹的话,就连她也跑不掉。
谁能想到地震灾难还会伴随这么严重的洪灾呢。
意识到自己囤的物资还是存在缺漏,她默默地在囤货清单上稍作补充。
出于个人原因,唐黎比较倾向待在人少的地方。
水位上升后,二三层的民众都往上搬了,高中部教学楼一共只有六层,安置了第五中学避难点绝大部分的受灾人群。
因此从四楼往上,不仅每间教室办公室挤满了人,就连走廊上都有人打地铺。
唐黎直接走到顶层的楼梯拐角,在角落里找了个地方铺上软垫和睡袋。
楼梯通往天台的门是镂空的铁门,雨水和冷风都能往里灌,只能勉强用胶带和保鲜膜包住。
选择待在这块儿地方的人不多,唐黎却显得更加自在。
她没打算睡觉,趁着去洗手间的时候给自己穿上保暖防寒的衣服加上防水的外套,怀里抱着背包,困了就闭眼小憩。
这一天的中午和晚上都没有免费的救济餐,没有存粮的部分民众再不甘心也只能无功而返。
原本雨停了一天,大家都以为水会很快退去。
哪怕余震的威胁还在,避难点也还是能勉强运转,保证几万人的基本温饱。
结果洪灾一来,连最基本的救济餐都没了。
许多人望着密集的雨幕,眼睁睁地看着积水上升,心里的绝望不比面临突如其来的地震时少。
到处都是水,根本没办法逃。
恐慌和绝望的情绪都在无形中滋生,随着夜幕的降临,第五中学却因无法如前几天一样恢复供电,陷入莫名的骚动。
唐黎所在的顶层暂且还没有受到波及。
没有任何灯光,风雨肆虐,将她所有的动静掩藏起来。
唐黎拿出一盒香蕉牛奶,在黑暗中无声地啃着三明治和肉松面包裹腹。
对她来说,最安稳幸福的就是吃东西的时候了。
许是人多过于拥挤,又黑压压的光线不明,到处都不太平静,争吵声不绝于耳。
直到夜深,这些骚动才渐渐平息下来。
唐黎没敢放松警惕,偷偷地把电「击」棒藏在最顺手的口袋里。
副本第八天,清晨。
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划破晨曦,随即惊叫声从楼下传来。
从浅眠中惊醒的唐黎危机感爆棚。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末世十年的生存经历让她敏锐地分辨出那是枪声。
六楼的其他人议论纷纷,还以为是哪里发生了爆炸。
这个副本的大环境跟她主世界差不多,别说热武器了,唐黎在商场碰上强盗,手里拿的都是普通的水果刀。
显然武器管制在这里也是十分严格的。
可是怎么会有枪声?
隔着被保鲜膜和胶带包裹的铁门,唐黎看见外面的天气,大雨还是没停,六七点钟的天黑得仿佛刚入夜。
她陷入沉思。
还以为会是直接淹掉三四层楼逼所有人朝山上转移又或者再来场高震级的余震之类的。
难道猜测有误,副本最后的大招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唐黎收起睡垫,背包背起,下到六楼,准备先去趟洗手间再找地方观察情况。
她刚从陈小曼背后出现,就被激动得双眼泛红的男人紧紧抱住。
“乐乐,爸爸终于找到你了!”
乐乐经历地震之后忘了妈妈已经死去的事,以为只是和妈妈走散了。
大概刚被救出来时是陈小曼照顾的她,她没经常哭闹吵着要妈妈,但对陈小曼便非常依赖,从南湖公园站转移的时候就跟着她,别人碰她就哭。
没办法,陈小曼只能带她登记之后暂且继续照顾她。
没想到这么快她的亲人就找了来。
人家来的时候警察跟着,显然是确认了身份的,之后就不需要自己这个外人操心了。
男人来之前就了解过情况,此时抱着孩子,不住地跟陈小曼和唐黎道谢。
孩子找到了爸爸自然是要跟爸爸回家的。
唐黎和陈小曼都不方便养狗,看乐乐喜欢,她爸也不反对,就让乐乐把小狗一块儿带走了。
直到乐乐爸爸带着孩子和狗消失在视线,陈小曼还在窗前依依不舍地望着。
“不需要照顾小孩儿了,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唐黎望着天随口问。
雨是停了一天,可这云还是阴沉沉的没有要散的迹象,好像还越压越深了。
她有种不太好预感。
副本只剩下三四天,总觉得会有什么大招。
陈小曼抽回思绪答:“我大概会去体育馆避难点那边吧,我朋友在那边,这边的人都说还是很缺人。你呢?”
“我留在这里。”
“继续留在救援队吗?”
“大概吧。”
陈小曼“哦”了声没再说话。
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也共患难了,还挺有缘分的,要不交换个联系方式吧?”
虽说是她主动借衣服给对方搭讪的,结果这几天都是对方照顾自己比较多。
陈小曼性子比较外向,觉得唐黎看着不爱说话也很少主动搭理人,但相处起来好像并没有表面看着那么难接近。
她觉得唐黎可能是遇到过什么事,不太善于表达自己。
唐黎说:“我手机丢了,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那好吧。”
和前几天一样和衣浅眠的夜。
后半夜,唐黎再次听见细密的雨声,雨势比前几天更盛。
副本第七天。
清晨的喧闹声嘈杂,陈小曼被吵醒时才发现,原来昨夜又下起了大雨。
短短一个晚上,操场的积水已经涨到将近两米高,直接淹过了食堂,初中部教学楼等建筑的一楼地板。
距离高中部教学楼也不远了。
她找了一圈没找到唐黎,倒是发现行李箱里多了些食水。
想也知道是唐黎给她的。
陈小曼抓紧时间洗漱,去避难点问怎么去体育馆避难点时刻意找了一圈,没找到唐黎。
上午有几个重病的人不得不转移到离医院更近的体育馆避难点。
陈小曼申请跟着过去。
钻进大卡车的后车厢时,她好像看见二楼某个窗户有个人影很像唐黎,但挥手对方却没回应。
“看来还真的等以后有机会再见了。”
而她不知道,并不会再见。
这一天唐黎借口身体不适,退出了避难点的临时救援队,也随大流搬到了高中部教学楼的高层。
她在等副本最后的大招。
第11章 地震求生08
这一次降雨量明显比第一次来势汹汹。
下午两点左右,第五中学地势较低的食堂和初中教学楼首当其冲,整个一楼很快被淹没了。
地势较高的高中部教学楼一楼也积了漂浮着各种垃圾已然没过小腿的污水。
此时,避难点已经容纳了超过六万的避难民众。
上午避难点就在一边组织所有民众往更高的建筑或者楼层转移,一边抢救位于食堂的各种物资。
尽管如此,所有人还是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食堂的物资已经无法满足六万人的吃用,食堂后勤组搬到原食堂三楼后各种厨房设备的缺失,也导致免费救济餐难以正常发放。
唐黎大概理解了这个系统叫灾难末日求生的原因。
无论地震还是暴雨,本来都只是普通的灾难,面对灾情人们不是没办法逃生躲避的。
然而灾难来得猝不及防,又双层叠加不给人喘气的机会,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长此以往,生存就会变得无比艰难,从而演变成为末日。
就像她所在的现实世界。
极端天气演变成末日之前,谁也没想到这是一场残酷的生存考验,毫不留情地席卷全球。
而人类只能艰难求生。
已经转移到高中部教学楼顶层教室暂住的唐黎瞧着人满为患的教室暗自叹气。
照这样下去,很快就又得转移。
水位还在继续上升,低楼层的民众太危险了,剩下的高层空间也不充裕,要容纳六万人实在困难。
城市的高楼经过地震也岌岌可危。
最有可能的就是直接往城市周边海拔较高的山上转移。
但转移的设备奇缺。
避难点的负责人是头大如斗,水位上涨得太快,防汛物资也告急了。
为数不多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传来高层的指令,要求尽快将避难点民众转移到附近的南云山上。
咬咬牙也只能照办。
否则等不到明天,就得有超过一万的民众面临睡梦中被水淹没的威胁。
唐黎一直在注意避难点的动静。
看到第五中学避难点不到三十艘冲锋舟充气船来来回回把低楼层民众往南云山方向转移时,她举目望去。
她是有基本物资保证生存,但水位上升所有楼房被淹的话,就连她也跑不掉。
谁能想到地震灾难还会伴随这么严重的洪灾呢。
意识到自己囤的物资还是存在缺漏,她默默地在囤货清单上稍作补充。
出于个人原因,唐黎比较倾向待在人少的地方。
水位上升后,二三层的民众都往上搬了,高中部教学楼一共只有六层,安置了第五中学避难点绝大部分的受灾人群。
因此从四楼往上,不仅每间教室办公室挤满了人,就连走廊上都有人打地铺。
唐黎直接走到顶层的楼梯拐角,在角落里找了个地方铺上软垫和睡袋。
楼梯通往天台的门是镂空的铁门,雨水和冷风都能往里灌,只能勉强用胶带和保鲜膜包住。
选择待在这块儿地方的人不多,唐黎却显得更加自在。
她没打算睡觉,趁着去洗手间的时候给自己穿上保暖防寒的衣服加上防水的外套,怀里抱着背包,困了就闭眼小憩。
这一天的中午和晚上都没有免费的救济餐,没有存粮的部分民众再不甘心也只能无功而返。
原本雨停了一天,大家都以为水会很快退去。
哪怕余震的威胁还在,避难点也还是能勉强运转,保证几万人的基本温饱。
结果洪灾一来,连最基本的救济餐都没了。
许多人望着密集的雨幕,眼睁睁地看着积水上升,心里的绝望不比面临突如其来的地震时少。
到处都是水,根本没办法逃。
恐慌和绝望的情绪都在无形中滋生,随着夜幕的降临,第五中学却因无法如前几天一样恢复供电,陷入莫名的骚动。
唐黎所在的顶层暂且还没有受到波及。
没有任何灯光,风雨肆虐,将她所有的动静掩藏起来。
唐黎拿出一盒香蕉牛奶,在黑暗中无声地啃着三明治和肉松面包裹腹。
对她来说,最安稳幸福的就是吃东西的时候了。
许是人多过于拥挤,又黑压压的光线不明,到处都不太平静,争吵声不绝于耳。
直到夜深,这些骚动才渐渐平息下来。
唐黎没敢放松警惕,偷偷地把电「击」棒藏在最顺手的口袋里。
副本第八天,清晨。
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划破晨曦,随即惊叫声从楼下传来。
从浅眠中惊醒的唐黎危机感爆棚。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末世十年的生存经历让她敏锐地分辨出那是枪声。
六楼的其他人议论纷纷,还以为是哪里发生了爆炸。
这个副本的大环境跟她主世界差不多,别说热武器了,唐黎在商场碰上强盗,手里拿的都是普通的水果刀。
显然武器管制在这里也是十分严格的。
可是怎么会有枪声?
隔着被保鲜膜和胶带包裹的铁门,唐黎看见外面的天气,大雨还是没停,六七点钟的天黑得仿佛刚入夜。
她陷入沉思。
还以为会是直接淹掉三四层楼逼所有人朝山上转移又或者再来场高震级的余震之类的。
难道猜测有误,副本最后的大招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唐黎收起睡垫,背包背起,下到六楼,准备先去趟洗手间再找地方观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