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53节
  沈持作揖谢过他,拎着钱回去。
  到了李货郎家,他把铜板放在几上:“李大哥,我回来了。”
  李货郎从床上爬下来,看见足有半吊钱,瞬间病全消了,他往桌子上一扑,把铜板拢到手里:“这都是王大管家给的?”
  “嗯。”
  李货郎又一松手丢在几上,撸起袖子,一个个捡起来穿在麻绳上,吹着口哨回屋挂起来。
  “李大哥,这两日要给退思园送肥肠,”沈持幽幽地提醒他:“还得留35文出来买肥肠呢。”
  李货郎手里盘着铜板,极不情愿地拆了30个给他:“够了吧?”
  沈持大无语:“……”
  李货把余下的铜板揣好:“你多去几家买肥肠的铺子,讲讲价格知道吗?”
  沈持唯唯诺诺:“知道了李大哥。”
  次日。
  沈持做好肥肠,盛在碗里正要给退思园送,却被李货郎一把抢了过去:“我去送就行了,你在家吧。”
  他留个心眼防备着沈持,生怕退思园给的赏钱被这小子贪了。
  沈持:“……好的李大哥。”他心道:反正王六会问起我的,你去又何妨。
  李货郎出门后,他半靠在乌篷船上钓鱼,一手扶着钓鱼竿,一手执书本,耽搁近十天了,还没怎么看书。
  有人划船过来:“哟,李家表弟,你还是个读书人啊?是不是没考中童生?”
  “是啊,”沈持腼腆地笑笑:“我才开始识字呢。”
  水中的鱼儿突地跳出水面打了个挺又钻了进去,好像看他一眼:当你是姜太公呢,鱼饵都被我吃了,一个光秃秃的钩子能钓上鱼,才怪。
  沈持看着鱼儿,一脸怡然自得。
  日上三竿的时候,李货郎回来了,他一进门就气急败坏地叫道:“你,你……”
  沈持连忙把书收起来:“怎么了李大哥。”
  李货郎气鼓鼓的:“王六让我带话给你,说你要是想好了,就收拾东西到退思园帮工,还说管吃管住,一天另给30个铜板。”
  一个月能挣900文,快一两银子了。
  他起早贪黑挑着担子四处卖馄饨,也挣不了这么多钱,李货郎心中泛酸:他给退思园送了那么多趟馄饨,人家都没有让他进去帮工,而沈持才去两次而已。凭什么,凭沈持长得白净俊俏吗?
  不对,凭他会做肥肠,可自己做的馄饨也不差啊。
  李货郎的眼珠骨碌碌转,双手捏得关节啪啪作响:要是让沈持没办法去,是不是就轮到他了,一定是这样的,现在退思园的人越来越多,所以王大儒才需要厨子帮工,一定是沈持赶上了,他运气比自己好。
  沈持看他面上酸溜溜的神色,心中骤然涌起几分警惕:这人的心底只怕没那么好。
  “李大哥,”他说道:“我去买东西了。”说完他回屋换了身衣裳,取出推荐信揣袖子里,看了看他的包袱,迟疑片刻,没有拿直接走了出来。
  李货郎阴沉地看了他一眼,目送他走下乌篷船。——沈持没拿东西,他还会回来的。
  李货郎想:今晚上趁他睡熟了,假装抢劫的进入船舱,打断他的腿,退思园的差事就是他的了。
  沈持走在路上想:李货郎大概起了跟他争退思园帮工的,晚上肯定会使坏,他今晚不能回乌篷船。
  同里当地人脑子活泛,自打王渊回乡之后,同里到处都是打着他名号的客栈,沈持找了一间住下,只等后日一早就到退思园去入职。
  赵蟾桂还没回来找他,想是被苏州的繁华被绊住了。
  这两日他绞尽脑汁想法子处理了下身份文书,泡水涂猪油……总算把“生员”二字折腾得几近看不出来,日后只怕要回禄县更换新的了,夜里躺在床上,又为见到王渊设想了许多处场景。
  后日一早,沈持买了新鲜的肥肠和佐料,带上去敲退思园的门。
  小厮极不耐烦地给他开门:“李货郎,你平日都是辰时初才来送馄饨,今日怎么一大早就来了。”
  还没到王渊吃朝食的时间呢。
  沈持给他看了看手里的生肥肠,说道:“小的沈持,是来退思园做厨子的。”
  竟有这样的好事?!
  小厮愣了一愣,不敢擅自做主,他去找王六:“外头一个叫沈持的说来咱们园子做厨子,他不是没睡醒吧?”
  王六:“快让他进来。”
  沈持被小厮带去见王六,果不其然,要办入职手续——让他出示身份文书,看看底细。
  “住在乌篷船上泡水了,”沈持掏出来展开,忐忑万分地说道:“您请看。”
  “哟,这是掉水里了?”还湿哒哒的,王六扫了一眼笑道:“原来阿池是秦州府人士,你好好在府上帮工,不会亏待你的。”
  沈持:“小的知道。”
  他心中惊喜:我进到退思园了,哪怕王渊不肯收他当学生,每日只要知道他们在学 什么,就够了。
  不过他相信来日方长,会有办法让王渊收他当学生的。
  他做肥肠的手法娴熟,一碗香喷喷的豆腐肥肠很快出锅,王六在一旁看着连连点头:“不错,果然是帮过厨的。”
  沈持嘿嘿笑了声,转头去洗锅铲:“我还会做些别的,以后换着给先生做。”
  王六很是满意,又嘱咐他:“灶房还有早饭,阿池先吃早饭吧。”这样勤快又能干的孩子,他很容易生出怜悯之心。
  本来要让退思园适龄的丫鬟过来见见人,谁看上了就说媒的,想着人家是头一天来,要忙的事情多,就没有开口。
  反正,沈持都进到退思园里了,早晚是退思园的女婿。
  在退思园的头一天,沈持过得比在李货郎的乌篷船舒坦多了,只是没有见到王渊本人,夜里就寝之前,沈持微皱着眉头,犯难。
  到了夜半,他听到了隐隐的读书声,当是王渊的学生在灯下温书。
  沈持披上衣裳,循着声音悄悄摸过去,是退思园后院的一处客房,里面亮着灯,三三两两的学生在苦读,有人埋头写字,有人在小声念书,像极了上辈子考前的自习室。
  看来老祖宗和后人一样,都喜欢夜中心静的时候读书。
  沈持在外面听了一会儿,看了一会儿,很羡慕他们。
  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挑灯夜读,一轮凉月西沉,他有些困意地回到杂院的铺中,揣着满腹心事睡下。
  次日,王六过来告诉他,今日王渊想吃些清淡的,他没什么活计,想回家帮着表哥卖馄饨的也可以回去,不想回去的,在府中歇着也行。
  沈持:“王管家,我有个不情之请。”
  王六紧皱眉头:“什么事情?”他想要提给沈持说媒的事情呢。
  “我想学识字,”沈持说道:“我想钻研菜谱做好多的菜,可是我不识字,看不懂菜谱,只能靠感觉,有时候得试验好几遍才行呢……”
  王六一开始听他说想学识字的时候心中一哆嗦,不会是又有人另辟蹊径来找王渊拜师的吧,当听他说要看菜谱的时候,他的心完全释然了,甚至还想拍大腿。
  “退思园里啊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王六说道:“不过呢,你想认字倒有些麻烦,这里的一般都是考中秀才甚至举人的,找先生有点难……”
  沈持暂时没有说话,一脸委屈的模样。
  “要不这样,”王六又一次打量他通身:“先生跟前的书童啊一到晚上就犯困,但是他呢夜里总是喜欢写字,写到深夜,书童总是打瞌睡,要是你能去给先生研磨就好了……”
  夜里王渊脾气很好,会把写的字念给书童听,教他们认字,只是他现在的两个书童的不爱学习,总是偷奸耍滑,每每到了子夜,坐在角落里打盹,任凭王渊一个人在那里练字。
  “王管家,”沈持说道:“我自小吃惯了苦的,能陪先生在夜里写字,我行。”
  王六:“你先做你的饭,等我哪天跟先生提一嘴,你等我叫你。”
  “嗯。”沈持很积极。
  他在退思园呆到第十天的时候,天黑,王六找过来:“阿池,今儿给先生煮锅清汤,亥时初送到书房,记住了吗?”
  “他写字的时候你不要出声,等他停下笔来的时候,你问他,他就会教你了。”
  “记住了,”沈持把自己做的梅菜扣肉给他闻了闻:“香吗?”
  王六:“香,可太香了,自从你来之后啊,厨娘都清闲到去园子里养鱼种花侍草了。”
  沈持低下头,腼腆地笑了笑。对于抢了厨娘的活儿干,他也很过意不去呢。不过他以后还是不要太能干了,就做王渊指定的肥肠炖豆腐吧。
  沈持看着园子里丝瓜,摘了一根来,心想,晚上就烧个丝瓜蛋汤,再来盘点心吧。
  他看了看缸里的面粉,不知道做什么点心好,看着掐来的小葱,算了,做个葱花千层饼吧。
  沈持想好晚上的菜谱,回到房中闭目养神,今晚随机应变,时机到了,他不介意挑明自己来退思园拜师的目的。
  反正,他也不是很能装的人,而且,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沈持在亥时来到的一炷香之前烧好丝瓜蛋花汤,又烙了两个葱花千层饼,他用的是鸡油,尝一口,外皮很酥脆,内里绵软,非常适合宵夜。
  他飞快地换了身衣裳,用淡淡的熏香遮盖住身上的油烟气,而后提着食盒去书房。
  琉璃风灯之下,他得以把王渊的面容看得真切,一张瘦长端正的脸,高挺的悬胆鼻,伏羲骨很是明显,是古人说的出将入相的贵相,而且,他大概是没有睡扁头的,一根墨玉簪子挽起的发,后脑勺是圆圆的,是个俊美的中年男子。
  只是眼睛能看得出经历诸多风霜,符合他这个年纪的人设。
  他提笔的手非常白皙,一看就是多年盘踞高位之人。沈持听着他放下笔才叩门,而后得到了一声沉着和蔼的回应:“进来吧。”
  沈持拎着食盒走进去:“先生,王管家吩咐我来给你研磨。”
  “他还让你给我带了夜宵?”王渊笑呵呵地说道:“做了什么?”
  沈持把食盒打开:“一碗丝瓜汤,一些葱花饼。”
  王渊起身慢甩了甩袖子,看着他:“你那日来送肥肠豆腐,我遥遥看了你一眼,听说你之前在京兆府的高官家中做过厨子帮工?”
  “是的先生,”沈持声音清澈地回道:“我原是在灶上帮工的。”嗯,在青瓦书院的灶上掌过勺的。
  “你……读过书?”王渊的眼神深邃起来。
  沈持:这要怎么回答呢。
  他想了想说道:“嗯,读过书,一知半解。”王渊:“考取了什么功名?”沈持:他上来就问我考取的功名难道是被看穿了?
  大儒果然有过人之处。
  再装下去就没意思了,沈持说道:“学生是秦州府人士,今年院试考中秀才。”
  “先生,你先把夜宵吃了,而后一边说话一边消食,岂不是两全其美嘛。”
  王渊脸上没露出多少惊讶之色,他笑呵呵地对沈持说道:“走,咱们到院中坐下用餐。”
  沈持:……
  原先王六教他的,还有他设想的场景一个都没有用上。
  月下凉亭,不知名的花的馨香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