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好像只有死亡才可以解脱我,我知道那样做很自私,无论是对你,还是对那些牵挂我的人。”
“也许是经历的还不够,我没有办法彻底控制自己。”
“我唯一的不舍,”她搂着张寰,“只有你。”
“可是…”张寰在她怀中抽泣了起来,离别前夕的场景,成为了她醒来后无法忘记的伤痛,“你离开得那么绝决。”
“我看着你的背影,有太多的话说不出口,我深知自己,没有这个资格挽留,可我还是期盼你能够留下,可是你的言语,让我又一次退缩,我明明,是那样的想将你留下。”
“你的不愿意回头,让我收回了伸出的手,那样的我,没有资格请求你留下,为我留下。”
“可是我…”
“真的有太多话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你。”
这是她从前不会说出口的话,也许她的改变并非是重活一世,而是再看到冰冷的尸体时,源自于内心的忏悔与醒悟。
两个犹豫又纠结的人,在冰天雪地里,迎来了彻底的分别。
那些深埋在心底还没来得及开口的话,再也没有机会说出口了。
“我向上天祈求,如果再有一次,一定要开口。”
沈清辞听后,心疼的抱着张寰,“有一些话,不用你开口,我已能感知。”
“我做的,都是我想做的,我从不后悔,那样的结局,也是我的选择。”
“在世俗里,你我都有太多的无力。”
“可即便是如此,也无法阻止两颗心的靠近。”
“再多的理智,也无法控制与压抑那些思绪。”
“好在…”沈清辞的声音变得哽咽,“我们还有机会。”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与爱人相拥,给了她克服对于火的恐惧。
即使浑身是伤,即使一切都不那么如意,即使什么都没有,也仍然会有人愿意向自己走来。
张寰抬起头,看着周围的火,两个人身上都已是汗流浃背,不管是来时路,还是后方的廊道,都已被堵塞,里面的烟雾也越来越浓,已经蔓延到了她们的身侧。
“可现在…要怎么出去。”
沈清辞剧烈的咳嗽几声,脸色突然变得极差,张寰瞬间紧张了起来,刚刚看到的血迹,以及唇色的苍白,于是她检查了一遍,发现沈清辞身上到处都是伤痕,“清辞。”
她扶着沈清辞来到了一处烟雾较少的角落坐下,“你伤得很重。”
“你不应该来的。”沈清辞看着逐渐蔓延过来的浓烟说道,如果无法出去,即使没有被火烧死,也会丧生在这烟雾中。
“现在你还要说这种话吗?”张寰有些不高兴的说道,“我已经来了。”
“我已经有过一次遗憾,在忏悔中度日如年,你还想让我经历第二次吗?”
“那也太残忍了。”她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我没有找到你,没有把那些话说出口,即使是活下来了,对我来说,和死又有什么区别。”
“还有,”张寰的话越发哽咽,“你是怎么样能够认为,我在失去你之后,还能够独活?”
沈清辞瞪着湿红的双眼,泪水从眼角不断冒出,同时,她抬起手擦拭着张寰脸上的泪,“抱歉。”
“你觉得死亡很可怕吗?”张寰问道。
“爱人的死亡才是最可怕的。”她继续道。
“这意味着永远失去。”
“看不到你,抱不到你,感受不到你。”
“那么其他的一切。”
“对我而言,都已经再没有任何意义了。”
沈清辞抚摸着她的脸,她这才知道,在她离开后,她究竟忍受了怎样的煎熬。
“对不起。”
张寰摇着头,“这应该是我要对你说的。”她擦了擦自己的泪水,“一定有办法出去的。”于是她便摸索着仓库周围,寻找其他的出路。
“没用的。”沈清辞说道,“这个仓库是密闭,只有两扇门,一扇是我刚刚来的,那边已经倒塌了。”
砰!——
被烧着的货架轰然倒塌,大火也迅速弥漫了开来,墙面上掉落的墙体,差点砸到了张寰。
沈清辞紧张她的安危,“阿蘅。”
仓库内的烟雾实在太呛,已经开始感到身体不适的张寰回到了沈清辞的身边坐下。
二人相互倚靠,看着慢慢逼近的烟雾,“这样也好。”张寰道,她将头靠在了沈清辞的肩膀上。
沈清辞握着她的手,“连累的话就不要说了。”又道。
“你害怕吗?”沈清辞搂着张寰说道,“也许这一次,我们仍然无法逃脱。”
“要听实话吗。”张寰道,“现在的我。”
“嗯。”沈清辞点头。
“怕。”张寰回道,她靠在沈清辞怀中,紧紧依偎,“可我更害怕再次错过你。”
“所以进来的那一刻,无论结局是什么,我都欣然接受,只要能再见到你。”
沈清辞搂得越发紧了,“阿蘅,谢谢你。”
“能够遇到你,是我的幸运。”她庆幸的说道。
“这又何尝不是我的幸运。”张寰抬起头看着她注视自己的目光回道。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将我们分开。”
第112章 船行
三年后
1910年,广州,三月,春
距离港口不远的江边停靠着一艘巨大的货轮,三年前被烧毁的商铺,如今已经重建,而受损最严重的十三行,因为这场火,彻底陨落。
随后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以运输船业为主的新商行,并且搬至香港,又于今日在广州成立分行,正式开业。
——沈宅——
沈清辞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张寰坐在梳妆台,随后起身问道:“这样行吗?”
看着她妆容与衣着,沈清辞笑眯眯的回道:“好看。”
“我问真的。”张寰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么多人呢,总不能失仪吧,那天在香港就不好,你还敷衍我。”
“哪有敷衍,我说的也是真的。”沈清辞认真的回道,随后走上前向张寰索取着拥抱,“只要是你,怎样都好看。”
张寰回抱着她,仰起头,但没有说什么,只是往她怀里蹭了蹭。
“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吗?”随后她仍然紧张的站在镜子前整理衣着。
“做生意而已,只要我们具备足够的价值,无论你穿什么都是一样的。”沈清辞回道,“那些真正的老狐狸,看的都是实际价值。”
“你再好看,喝再多的酒,没有价值都是空谈。”
“话是这么说,但也不能不重视吧。”张寰又道。
沈清辞点了点头,“还有时间,不用着急。”
咚咚!——房门突然被敲响。
沈清辞走到门口,将门打开,“姑姑。”
沈虞站在门口,“方便进来吧?”她不再像之前那样随意进出沈清辞的房间。
沈清辞点了点头,沈虞走进了进来,“姑姑。”张寰再次起身,也随沈清辞改了口。
“为今天下午的开业做准备吗?”沈虞习以为然,随后到她的身前问道。
“嗯。”张寰点了点头,“清辞她说什么都要我陪着一起去。”
“看到你们越来越好,我也很放心。”沈虞说道。
“清辞。”她又唤了一声沈清辞。
沈清辞听懂了姑姑的意思,于是退离了房间,将门带上。
“广州这边的分行正式成立之后,你们就要回香港了吧。”沈虞拉着张寰坐下。
“清辞说,会常回来的。”张寰回道,“姑姑放心。”
“我知道。”沈虞点头,她拉着张寰的手,“清辞是我带大的孩子,之前也想过很多,关于她的以后,如今看到你们这么好,她能够遇到你,我也为她高兴,同时也很感激你。”
“姑姑。”张寰看着沈虞,在她的眼里看出了一丝不舍,“您将清辞教养的很好,我生长在高门之中,如果不是清辞,我的命运或许也与父兄一样,要背负着家门的责任,是她将我解救出来,我更应该感激您才是。”
沈虞擦了擦眼角的热泪,“我们都应该高兴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是。”张寰应道。
随后沈虞拿出了一个小小的锦盒,“寰。”
锦盒里的是一些精致的首饰,看着似乎年份有些陈旧,张寰看到后,连忙推辞,“姑姑,这太贵重了。”
“这是清辞的母亲,在医院临终前的嘱托。”沈虞说道,当初的火,沈清辞的母亲虽然被救出,但是由于伤势过重,最终还是身亡,“本来是留给清辞成年后的,我便寻思着,等她大婚再拿出来,那个时候也有了新的倚靠,以免睹物思人,伤心过重。”
“也许是经历的还不够,我没有办法彻底控制自己。”
“我唯一的不舍,”她搂着张寰,“只有你。”
“可是…”张寰在她怀中抽泣了起来,离别前夕的场景,成为了她醒来后无法忘记的伤痛,“你离开得那么绝决。”
“我看着你的背影,有太多的话说不出口,我深知自己,没有这个资格挽留,可我还是期盼你能够留下,可是你的言语,让我又一次退缩,我明明,是那样的想将你留下。”
“你的不愿意回头,让我收回了伸出的手,那样的我,没有资格请求你留下,为我留下。”
“可是我…”
“真的有太多话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你。”
这是她从前不会说出口的话,也许她的改变并非是重活一世,而是再看到冰冷的尸体时,源自于内心的忏悔与醒悟。
两个犹豫又纠结的人,在冰天雪地里,迎来了彻底的分别。
那些深埋在心底还没来得及开口的话,再也没有机会说出口了。
“我向上天祈求,如果再有一次,一定要开口。”
沈清辞听后,心疼的抱着张寰,“有一些话,不用你开口,我已能感知。”
“我做的,都是我想做的,我从不后悔,那样的结局,也是我的选择。”
“在世俗里,你我都有太多的无力。”
“可即便是如此,也无法阻止两颗心的靠近。”
“再多的理智,也无法控制与压抑那些思绪。”
“好在…”沈清辞的声音变得哽咽,“我们还有机会。”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与爱人相拥,给了她克服对于火的恐惧。
即使浑身是伤,即使一切都不那么如意,即使什么都没有,也仍然会有人愿意向自己走来。
张寰抬起头,看着周围的火,两个人身上都已是汗流浃背,不管是来时路,还是后方的廊道,都已被堵塞,里面的烟雾也越来越浓,已经蔓延到了她们的身侧。
“可现在…要怎么出去。”
沈清辞剧烈的咳嗽几声,脸色突然变得极差,张寰瞬间紧张了起来,刚刚看到的血迹,以及唇色的苍白,于是她检查了一遍,发现沈清辞身上到处都是伤痕,“清辞。”
她扶着沈清辞来到了一处烟雾较少的角落坐下,“你伤得很重。”
“你不应该来的。”沈清辞看着逐渐蔓延过来的浓烟说道,如果无法出去,即使没有被火烧死,也会丧生在这烟雾中。
“现在你还要说这种话吗?”张寰有些不高兴的说道,“我已经来了。”
“我已经有过一次遗憾,在忏悔中度日如年,你还想让我经历第二次吗?”
“那也太残忍了。”她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我没有找到你,没有把那些话说出口,即使是活下来了,对我来说,和死又有什么区别。”
“还有,”张寰的话越发哽咽,“你是怎么样能够认为,我在失去你之后,还能够独活?”
沈清辞瞪着湿红的双眼,泪水从眼角不断冒出,同时,她抬起手擦拭着张寰脸上的泪,“抱歉。”
“你觉得死亡很可怕吗?”张寰问道。
“爱人的死亡才是最可怕的。”她继续道。
“这意味着永远失去。”
“看不到你,抱不到你,感受不到你。”
“那么其他的一切。”
“对我而言,都已经再没有任何意义了。”
沈清辞抚摸着她的脸,她这才知道,在她离开后,她究竟忍受了怎样的煎熬。
“对不起。”
张寰摇着头,“这应该是我要对你说的。”她擦了擦自己的泪水,“一定有办法出去的。”于是她便摸索着仓库周围,寻找其他的出路。
“没用的。”沈清辞说道,“这个仓库是密闭,只有两扇门,一扇是我刚刚来的,那边已经倒塌了。”
砰!——
被烧着的货架轰然倒塌,大火也迅速弥漫了开来,墙面上掉落的墙体,差点砸到了张寰。
沈清辞紧张她的安危,“阿蘅。”
仓库内的烟雾实在太呛,已经开始感到身体不适的张寰回到了沈清辞的身边坐下。
二人相互倚靠,看着慢慢逼近的烟雾,“这样也好。”张寰道,她将头靠在了沈清辞的肩膀上。
沈清辞握着她的手,“连累的话就不要说了。”又道。
“你害怕吗?”沈清辞搂着张寰说道,“也许这一次,我们仍然无法逃脱。”
“要听实话吗。”张寰道,“现在的我。”
“嗯。”沈清辞点头。
“怕。”张寰回道,她靠在沈清辞怀中,紧紧依偎,“可我更害怕再次错过你。”
“所以进来的那一刻,无论结局是什么,我都欣然接受,只要能再见到你。”
沈清辞搂得越发紧了,“阿蘅,谢谢你。”
“能够遇到你,是我的幸运。”她庆幸的说道。
“这又何尝不是我的幸运。”张寰抬起头看着她注视自己的目光回道。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将我们分开。”
第112章 船行
三年后
1910年,广州,三月,春
距离港口不远的江边停靠着一艘巨大的货轮,三年前被烧毁的商铺,如今已经重建,而受损最严重的十三行,因为这场火,彻底陨落。
随后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以运输船业为主的新商行,并且搬至香港,又于今日在广州成立分行,正式开业。
——沈宅——
沈清辞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张寰坐在梳妆台,随后起身问道:“这样行吗?”
看着她妆容与衣着,沈清辞笑眯眯的回道:“好看。”
“我问真的。”张寰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么多人呢,总不能失仪吧,那天在香港就不好,你还敷衍我。”
“哪有敷衍,我说的也是真的。”沈清辞认真的回道,随后走上前向张寰索取着拥抱,“只要是你,怎样都好看。”
张寰回抱着她,仰起头,但没有说什么,只是往她怀里蹭了蹭。
“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吗?”随后她仍然紧张的站在镜子前整理衣着。
“做生意而已,只要我们具备足够的价值,无论你穿什么都是一样的。”沈清辞回道,“那些真正的老狐狸,看的都是实际价值。”
“你再好看,喝再多的酒,没有价值都是空谈。”
“话是这么说,但也不能不重视吧。”张寰又道。
沈清辞点了点头,“还有时间,不用着急。”
咚咚!——房门突然被敲响。
沈清辞走到门口,将门打开,“姑姑。”
沈虞站在门口,“方便进来吧?”她不再像之前那样随意进出沈清辞的房间。
沈清辞点了点头,沈虞走进了进来,“姑姑。”张寰再次起身,也随沈清辞改了口。
“为今天下午的开业做准备吗?”沈虞习以为然,随后到她的身前问道。
“嗯。”张寰点了点头,“清辞她说什么都要我陪着一起去。”
“看到你们越来越好,我也很放心。”沈虞说道。
“清辞。”她又唤了一声沈清辞。
沈清辞听懂了姑姑的意思,于是退离了房间,将门带上。
“广州这边的分行正式成立之后,你们就要回香港了吧。”沈虞拉着张寰坐下。
“清辞说,会常回来的。”张寰回道,“姑姑放心。”
“我知道。”沈虞点头,她拉着张寰的手,“清辞是我带大的孩子,之前也想过很多,关于她的以后,如今看到你们这么好,她能够遇到你,我也为她高兴,同时也很感激你。”
“姑姑。”张寰看着沈虞,在她的眼里看出了一丝不舍,“您将清辞教养的很好,我生长在高门之中,如果不是清辞,我的命运或许也与父兄一样,要背负着家门的责任,是她将我解救出来,我更应该感激您才是。”
沈虞擦了擦眼角的热泪,“我们都应该高兴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是。”张寰应道。
随后沈虞拿出了一个小小的锦盒,“寰。”
锦盒里的是一些精致的首饰,看着似乎年份有些陈旧,张寰看到后,连忙推辞,“姑姑,这太贵重了。”
“这是清辞的母亲,在医院临终前的嘱托。”沈虞说道,当初的火,沈清辞的母亲虽然被救出,但是由于伤势过重,最终还是身亡,“本来是留给清辞成年后的,我便寻思着,等她大婚再拿出来,那个时候也有了新的倚靠,以免睹物思人,伤心过重。”